分享

如何准确的判断一个城市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如何准确的判断一个城市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文 \ 戴显天 央行观察研究员

附文一:

表1:中国各个时期的十大都市

历史时期

当时的十大都市

春秋战国时期十大城市

1、洛邑 2、临淄 3、大梁 4、邯郸 5、咸阳 6、蓟 7、曲阜 8、姑苏 9、宛 10、郢

秦和西汉时期十大城市

1、长安(西安)  2、洛阳 3、邯郸 4、临淄 5、成都 6、宛(南阳) 7、定陶 8、睢阳(商丘) 9、蓟 10、广陵(扬州)

东汉时期十大城市

1、洛阳 2、宛(南阳) 3、长安(西安) 4、成都 5、邯郸 6、临淄 7、蓟 8、邺 9、荥阳 10、涿

三国时期十大城市

1、洛阳 2、长安(西安) 3、襄阳 4、许昌 5、邺 6、成都 7、建邺(南京) 8、南皮 9、汉中10、宛(南阳)

两晋时期十大城市

1、洛阳 2、京兆(西安) 3、建康(南京) 4、邺 5、成都 6、姑臧(武威) 7、襄阳 8、寿春 9、长沙 10、吴郡(苏州)

南北朝时期十大城市

1、建康(南京)  2、洛阳 3、邺 4、长安 5、平城(大同) 6、晋阳 7、成都 8、江陵 9、广陵(扬州) 10、番禺(广州)

隋唐时期十大城市(按中唐城市名)

1、长安(西安)  2、东都(洛阳) 3、扬州 4、益州(成都) 5、太原府 6、魏州 7、汴州(开封) 8、幽州 9、苏州 10、广州

五代十国时期十大城市

1、东京(开封)  2、西京(洛阳) 3、成都府 4、江宁(南京) 5、太原 6、杭州 7、江都(扬州) 8、长沙 9、江陵(荆州江陵县)  10、兴王府(广州)

北宋时期十大城市

1、东京(开封)  2、西京(洛阳) 3、成都府 4、大名府(河北大名县) 5、杭州 6、江宁府(南京) 7、应天府(商丘) 8、苏州 9、扬州 10、洪州(南昌)

南宋和金时期十大城市

1、临安府(杭州)  2、开封府 3、平江府(苏州) 4、建康府(南京) 5、大兴府(北京) 6、襄阳 7、泉州 8、成都府 9、扬州 10、潭州(长沙)

大元时期十大城市

1、大都(北京)  2、杭州路 3、汴梁路(开封) 4、泉州路 5、集庆路(南京) 6、奉元路(西安) 7、 扬州路 8、成都路 9、平江路(苏州) 10、龙兴路(南昌)

大明时期十大城市

1、顺天府(北京)  2、应天府(南京) 3、苏州府 4、开封府 5、西安府 6、杭州府 7、扬州府 8、太原府 9、成都府 10、大同府

大清时期十大城市

1、京师(北京)  2、苏州府 3、江宁府(南京) 4、扬州府 5、汉口(武汉汉口) 6、广州 7、杭州府 8、佛山 9、成都府 10、天津卫

民国时期十大城市(1948年民国末年)

1、上海 2、天津  3、北平 4、沈阳 5、南京 6、重庆 7、广州 8、青岛 9、大连 10、汉口(注:当时武汉三镇汉口、武昌、汉阳分别统计)

“城市”这个词其实是“城”和“市”这两个字的组合词,在古代“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区别于乡村和未开发的自然界,城以内是工商业高度发达的地方,人口密集、科教兴盛、经济社会活动活跃,与乡村和未开发的自然界有着实质的区别。虽然城市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个词创造出来的时候反映的内涵,现在仍旧适用。在经济学上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在社会学上,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地理学上,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且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在城市规划学上,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从这些定义来看,城市是一个生产经营活动高度繁荣、各组织机构联系紧密、地理上连片建设的聚居点。


但是在中国由于“市”是一级行政级别,因此作为行政区划上的“市”经常混淆了作为聚居点上的“市”,并对人们的判断和认知造成混淆。在我国,叫做“市”的行政区划有三种: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但是是否那些看似行政区划统计上人口很多的城市就一定是大城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举个例子,重庆市很大,面积高达8.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高达3016.55万(2015年末),而上海只有0.6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15.27万(2015年末),但是国内外却认为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而非重庆。原因是重庆的主城区(本质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市辖区同)人口仅为834.82万(2015年末),而上海则高达2315万(2015年末,15年崇明未改区),与此同时2015年上海和重庆的GDP分别是24964.99亿和15719.72亿,在其他很多方面的指标,上海都压倒性的优势高于重庆,差距明显,鉴于沪渝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大家的了解程度,大多数人都能区分的清楚。

但是对于很多中小城市,却不是这样的,尤其是某市全境的经济总量远远高于另外一市时,这样干扰会更大。就拿厦门和泉州来说,事实上厦门才是闽南最大的城市和中心城市,而不是泉州,尽管2015年末,厦门才381万常住人口和3466.01亿的GDP,而泉州高达844万的常住人口和6137.74亿的GDP,为什么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原因跟沪渝的情况类似,此处不再详述。尽管关于厦门和泉州的地位有一些人分不清,但是鉴于厦门的名气,大多数人还是认同了厦门的中心地位,但是其他更多的城市出现类似的情况却未必如此了,就拿苏州、无锡和常州的处境来说。其实撇开下辖的县级市,苏锡常的实力是差不多的,剔除后来合并的吴江和金坛,截止2015年,苏州原先市辖区的常住人口418.67万,GDP5221.28亿,无锡市辖区常住人口362.09万,GDP4382.22亿,常州市辖区常住人口338.1万,GDP4009.71万,三市实力非常的接近,这与之前三市实力相差悬殊的观念差别很大。

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正是因为中国的地级市和直辖市下面代管着县和县级市,才造成了很多错觉,笔者之所以在比较的时候刻意将苏州的吴江区和常州的金坛区剔除出去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这还不是最彻底的,前面我们说城市是一个生产经营活动高度繁荣、各组织机构联系紧密、地理上连片建设的聚居点,尽管我们已经将城市的统计范围细化到市辖区了,但是并非市辖区就是非常准确的聚点意义上的城市概念了。就像我们之前将苏州和常州的两个区剔除出比较的范围一样,这么做也只是踢除掉了一部分干扰的区域,留下来的区域是与主城区联系相对紧密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某一些区域或多或少是与主城区连成一片的城市建成区(虽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聚居点,但是已经越来越接近了)。

但是很多所谓的市辖区,其实还有很多大片的非城市化区域,或者即使城市化了,也并非与主城区相连,而是相对独立的,这种相对独立的城区,我们可以称之为卫星城。这些卫星城也许与主城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方面联系较为紧密,但是相较于主城区内部区域而言,联系肯定是相对较弱的,在地理分布上,他们往往是单独的、自成体系的,与主城区之间还间隔农田、森林或者河流湖泊等非城市化区域。在国内有很多专家或者政府当局将这种结构的城市称之为“组团式城市”,但在笔者看来,其实将是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将一群独立分布的城市强行捆绑在一起,“貌合神离”,如果是大城市与一群小城市之间存在这种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主城区(大的聚居点)和卫星城(小的聚居点)的关系,凝聚力相对还算可以,主城区对卫星城的影响力很大,卫星城则甘愿“臣服于”主城区,为主城区“服务”;但是当一群实力相当的城市合在一起的时候,其城市的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能力实际不强,这些“区”仍旧为一盘散沙,毫无整体感可言。

前者主要体现在直辖市、省会、副省级城市和实力较强的地级市,他们的撤县设区或者撤市设区行为往往较为成功,被撤并后的地区往往由于城市的快速开发而较好的融入了主城区,甚至成为主城区的一部分,比如上海1992年撤并的上海县,与老闵行合并后的新闵行区现在已经是高度城市化的区域了,原先闵行区的城区所在地莘庄与徐汇去区连城一片,周围的乡镇七宝、虹桥等镇也变成主城区的一部分;同样2001年撤市设区的杭州市萧山区与余杭区,2000年撤县设区的南京市江宁区,现在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虽然没有全境开发,但是一些临近主城区的区域被得到了城市化,成为主城区的一部分,或者未城市化区域被开发,卫星城与主城区连成一片,目前杭州市城西的属于余杭的仓前镇已经被杭州市区连片开发,而萧山区的城区则与杭州的主城区滨江区开始连城一片,南京的江宁区城区也因为南京南站的开发建设与主城区雨花台区连成一片。

后者只要体现在实力较弱的地级市吞并了相邻的县市,虽然这些县市已经被调整为区,看似地级市的“城区”扩大了,但事实上合并前后,城区本身并没有实质性扩大,被合并后的城市(通常为原先的县级市城区或者县城)也是“貌合神离”,顶多只能算卫星城,甚至还有因为实力相差不大一直不服气的 “区”,比如浙江省台州市的三个区(椒江、路桥、黄岩),至今几乎所有的本地人还在椒江、路桥、黄岩的叫,而没有把椒江称为“台州”;另一个典型是山东省淄博市,虽然市辖区非农人口早就超过一百万了,号称山东第三大城市,但是下辖的五个区(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没有一个是连着的,主城区张店区全境包括农村只有96万人口,体现不出一个大城市该有的特点,因此即使市辖区人口高达320万,仍旧在城市的影响力比不过很多市辖区人口比他少的城市,如烟台、潍坊、临沂等主城区比较大的城市;而因为实力相当,合并后不服气导致的城市“貌合神离”较为突出的是佛山的顺德,在佛山吞并顺德以前,顺德是中国百强县第一名,诞生了美的、万家乐、格兰仕、容声等知名品牌,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顺德一直与佛山主城区矛盾不断,且由于顺德城区与佛山城区距离较远,合并前佛山城区较顺德也不是很强,因此至今也不是融合的很好。

当然,卫星城的形成也不全是合并的,有很多时候是城市为了适当疏散人口,主动而为,就像上海的临港新城开发,广州的南沙区开发,杭州的下沙开发,青岛的黄岛开发等等这些卫星城的形成通常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建设的,与前面通过行政调整,合并形成的卫星城完全不同。

为什么要讲到主城区和卫星城(郊区中城市化的部分)的概念呢,因为一个城市真正产生影响力的源泉主要是主城区(也就是最大的那个聚居点)的实力,虽然被并为区的卫星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城区一把,但是实际能量有限。在中国现实情况下,这些被称为“区”,但是与主城区并不连片的“区”,实际上是分布在主城区周围的卫星城(城市化部分),而那些“区”甚至还有大片未城市化的区域,也被统计进了这个城市,这既会对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产生干扰,也会对科学规划和发展这个城市产生很多误区。很多城市主政者热衷于通过撤县设区或者撤市设区的方式扩大“主城区”,但是实际上撤并前后的至少很短一段时间内这个城市主城区并未实质性拓展,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专家所谓的虚假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