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安徽第二大商帮——宁国府商帮明代中期起,全国各地陆续兴起一支支地域商帮,成为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具体标志。其中,安徽地区兴起的两大商帮,一是形成于明成化、弘志年间(1465—1505)徽州府商帮,二是形成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09)间的宁国府商帮。 宁国府商帮,是指宁国府下辖的旌德、泾县、太平、宣城、宁国及南陵6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萌生于晋代,成长于隋、唐、宋,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于嘉靖、万历年间;鼎盛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在宁国府境内长达10多年的拉踞战,战后,宁国府境内“野无耕种、村无炊烟、市人肉相食”,宁国府商帮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受到了致命摧残,连同宣城文化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现已出版的志书典籍均无系统记载。宁国府在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之前称宣州,因此,宁国府商帮通常又称为宣州商帮。清代,宁国府商人常常与徽州商人结成集团活动,又称徽宁商帮。 宁国府地境,商周春秋时为越人(注:古代中原人对长江以南居民的统称)居住地。秦并六国,蒙恬南伐越人,越人退居皖南山区。三国时,孙权再伐越人,越人退居到今广东省、越南国。《禹贡·州部》记载,从唐、虞、夏时代起,宁国府地境隶属扬州。《宋史·地理志》称扬州人“人性轻扬,善商贾”。西晋永嘉(291~306)“八王之乱”后,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今南京),宁国府地境为京畿之区,中原士家大族移寓境内,致使商贸日盛。邑人“竟商贩不为田业”(《宣城县志·大事记》)。隋代,宁国府地境“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商贾并凑”(《隋书·地理志》)。唐代,是全国的造纸中心,采铜中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晚唐时,“螟火丛桥市,晴山叠郡楼(张乔《送友人归宣州》)”,夜市热闹喧天。唐未,军阀混战,宁国府地境内人口锐减,宣城梅氏、贡氏,泾县茂林吴、黄田朱氏,旌德吕氏、汪氏等世家大族移居境内,客观上促进经济发展。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建都建临安(今浙江杭州),对皖南的木材、茶叶、文房四宝需求量大增。宁国府商人通过水阳江、青弋江将木材、茶叶等地方特产贩运到长江流域。但是,由于“重农抑商”的传统,商人缺乏地位与社会尊严,宁国府境内由于“其土乐,其民安,其俗阜”,外出经商的商人多是单个的、分散的“人自为战”,有“商”而无“帮”,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据清·嘉庆《宁国府志》卷九舆地志·风俗篇记载:明宪宗朱见深成化(1465—1487)、孝宗朱佑樘弘治(1488—1505)以前,宁国府所辖6县多以农为重,很少有外出经商者。“人尚俭朴,衣不过土布,非达官不用丝”。“男勤于耕、女勤于织(明成化《泾县志》)”,“民怀土无轻去乡(清康熙《宁国府志》)”,“妇女耻出门户”,“力耕织、薄商贾、敦俭朴(明代工部尚书雷礼《敬亭山赋》)”,“民业以工商为末利,以耕绩为本”,“产多美材、饮食诸物、所以利用厚生者、不他求而足(王文端《直府治记》)”,“民鲜百里之游。拥沃饶以为利,侈露积以为富,挟膏腴以傲刀锥(朱大器《保丰台记》)”。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1506—1521)年间,一是受“天下之人不为商者寡矣。士之读书将以商禄,农之力作将以商食,而工而隶而释氏而老子之徒,孰非商乎!”大环境的影响;二是“生养日久,轻役省费,民称滋殖。男子衣文绣,女子服五彩,衣珠翠,饰金银”人们需求的增加;三是人口的急剧增加,所产不敷食用,“人皆欲有生,以贾为生意,不贾则无望”,经商成了求生存的唯一出路。成化年间 “(泾县人还)鲜事商贾,尤贱工作(明成化《泾县志》)”,世宗朱厚熜嘉靖(1522—1566)年间则“商贾亦远出他境(明嘉靖《泾县志》)”,嘉靖年间则“操奇赢,走四方者多矣”。神宗朱翊钧万历(1573—1620)年间,泾县商人在湖州府归安县双林镇建立了“式好堂”;崇祯十一年(1638)在芜湖建立了“卉木庵馆”。旌德“弘治以前,人心甚古,乡里之老有垂白不识县官者。嘉靖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于是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逐利于绝徼,亦势使然也(明万历《宁国府志》)”。嘉靖、万历时人张瀚说,“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棹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时人章潢在其《图书编》中,更称宣、歙之间“其民尽仰机利,行贾四方,唱棹转毂,以游万货之所都而握其奇赢,故其地内啬而外侈(《钱志》)”。由此可知,到明嘉靖、万历时期,宁国府人结伙外出经商已经蔚成风气,一个地域性商帮初步形成了。 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宁国府所辖6县外出经商之人各不相同。外出经商人数最多的旌德县,因“恶田良田十余万为,田为岁米十余万石,常有二十余万口无食,此人有余而地不胜也(明万历《宁国府志》)”。“地狭山多,田土硗确,物产无几,故富者商而贫者工,往往散在京省市肆闲居,积通易以致富厚(佟赋伟《二楼纪略》)。”经商重地泾县,“万山重叠,绝少平衍,人多田少(光绪《泾县乡土志》)。”“我邑率山居,土壤硗确,统计岁收仅给三月粮,非贸迁则衣食何由赡,往往离父母,远妻孥,冀获什一于通都大衢,盖有所不得已也(清嘉庆进士、泾县人朱珔语)。”太平县“邑介黄山,山峻峭少屈伏,土薄石肥,一丘不得谷数斤,耕不以牛以锄。地逼仄或壁立,不能留足,上下如猿犹猱(明嘉靖《太平县志》)。宣城、南陵两县则多平原沃壤,土地肥饶,农事最勤,宁国县虽地处深山,但人口密度小,北部有宽阔的平原,因此,宣城、南陵、宁国三县外出经商之人远不及旌德、泾县、太平三县。 从经营的行业来看,宁国商帮同当时众多商帮一样,或行商或坐商,初期对外多从事贩卖本地土特产为主业,“以兴贩木材为上,下则携纸、刀、花、剪、漆、扇、绒、伞诸物走贸四方,或远入黔、滇间。即坐而贾者,仅缎绢布匹果实诸物,我多下品,或上品值贵莫售。”(嘉庆《宁国府志·食货志·物产》),外购家乡或邻近地区所缺少的商品。随着经商范围不断扩大,涉足行业多种多样。 (一)竹木。宁国府境内多山,竹木资源丰富。竹有金竹、水竹、凤尾竹、象牙竹、紫竹等30多个品种。木有罗汉松、株树、楮树、紫檀、漆树、杉木等20多种,其中“泾县饶杉,植最大者五六十年,小亦二三十年”;“贾人判山连伐。数千为捆,运入外江为宫室、棺、撑、舟楫、石器之需(清乾隆《泾县志·风俗》)。”木材多由青弋江、水阳江由水路经芜湖入长江,销往江南地区。(二)茶叶。宁国府境内种茶历史悠久。东晋司马睿时(公元317—322年)温阶官于宣城,进贡茶一千斤,贡若三百斤。《宁国府志·食货志·物产》记载,宣城敬亭绿雪茶、南陵格里茶、宁国鸦山茶、泾县白云茶、旌德凫山茶、太平云雾茶,品最高。至松萝茶,处处皆有,味苦而薄,然所用甚广。六县每岁销引三万用余。随着人们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叶贸易是宁国府商人经营的支柱行业。在上海的徽宁会馆中,有许多商人专门从事茶叶经营。(三)纸。一是宣纸,宣纸问世,始于东晋,成熟于唐代,唐宋时宣城郡(宣州)均产宣纸,泾县所制尤工,宋末元初由于战乱宣纸生产仅存于泾县。以泾县小岭曹氏为代表的宣纸商人,经营方式有两种方式:一是跑街销售,即送货上门,这较普遍;另一种是前店后栈,朝街的一面为销售店面,店面的后面为货栈或居所,有的还有专门的宣纸堆放仓库。二是皮纸。(宁国县)“山产楮甚多,乡人用楮树皮加石灰沤之,造成皮纸,可供当地之用,盈则运销外埠。似此,亦可与宣、泾贡纸并重矣”(民国《宁国县志·实业篇》)。主要销往刻书、印刷业极为发达的苏州、杭州等江南地区。三是表芯纸。仿江西造纸法创设纸厂。始办是,制纸无多,后则渐推渐广。出品名目曰表芯、曰方高、曰干古等类,行销境内及芜湖、高淳、东坝等各处。每年约计在两万担之谱(民国《宁国县志·实业》)。(四)烟草。宁国府境内烟草种植始于明代,清代时开始大规模种植,质量以南陵雁荡烟叶最佳。嘉庆《宁国府志》记载,(烟草)明季始有,近今种者甚多。南陵雁荡烟叶最佳。明清时期,苏州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盛世滋生图》俗称《姑苏繁华图》是清代苏州城市工商繁荣的真实写照,据其记载,在苏州经营烟业的主要是福建、河南、江西和安徽宁国府商人。乾隆年间,泾县、太平两县的烟商在苏州阊门南城下设立宣州会馆,以后势力还不断发展。咸丰十年(1860年),宣州会馆遭战火毁坏,战乱后,“苏、松、太城乡各处,新开烟铺,所雇伙匠,多系泾(县)、太(平)人氏(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五)丝绸。“曰丝,曰绸,曰绢。俱明时岁贡。曰绵绸,宣城东门外绵绸机户(嘉庆《宁国府志·食货志·物产》)。” 明代丝织业分为官营和民营两种。官营丝织作坊设于京师的有针工局、织染厂等,归工部管辖。京师之外,则分设于浙江,南直隶镇江、苏州、松江,安徽徽州、宁国等处。宁国府商人不仅将丝绸转贩于家乡本土,而且还江南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其他地区乃至海外市场。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康熙时,“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连袂,如一都会”,在苏州府“诸镇中推为第一”。道光《徽宁会馆碑记》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地,而繁华过他郡邑。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多有,而(苏州)盛镇尤汇集之处也。” 湖州府归安县双林镇,因丝绸生产而人口大增。“各直省客商云集贸易,里人贾鬻他方,四时往来不绝”。康熙年间,泾县丝绸商人朱、明、洪、郑、汪五姓及旌德县刘姓在此共建立丝绸公馆。嘉庆、道光年间,泾县商人在该镇上开设加工丝绸的皂坊,专制绫绢,运销江宁、徽、宁等处,“人数颇众,营业极盛”,来自泾县的工匠兴盛时多达数百人,建有泾县会馆。(六)盐。自古以来,历代政府都把食盐的销售作为一大利薮。明、清时期在扬州设有两淮盐运司,两淮盐场产盐最多,盐利最丰。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有晋商、徽商、秦商等众多商家,“旌德盐商”是当时扬州盐商中最有实力的帮派之一。旌德盐商在扬州创建的旌德会馆,是扬州最早的会馆之一。根据现存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老房契记载,当年以梅盛德名义购置的旌德会馆,前后共有七进,既有门面房,又有住宅房,还有门楼、福祠、厅堂、厢廊、楼宅、天井、院落、火巷等。(七)书。宁国府文化发达,藏书丰富,学术繁荣,著述如林。元代,旌德县令王祯发明的木活字印刷,将木活字依韵分门,排列轮上,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转轮取字,省工省时。宁国府商人以依托丰富的藏书,本府源源不断的稿源,先进制版技术、加上富厚的资金介入出版界,南京等地设立书局参与角逐,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书商。(八)油。泾县和太平商人在湖北沙市开设的油坊,垄断了当地的油业买卖。此外,宁国府商人还经营境内丰富的资源如:煤、中药材、宣木瓜以及粮食、漆、伞等商品。 从经营活动的地域来看,宁国府商帮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江南、江西和汉口为麇集之地。其中,与宁国府毗邻、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江南地区是宁国府商帮的主要汇集之所,不仅在苏州、杭州、南京、扬州等商业城市,而且在江南的大小城镇,都有大量宁国商人活动的身影。《金陵旌德会馆志》记载,“从来族人之为贾久矣。或托业于荆湘,或贸迁乎吴越,或散处于蜀山易水”。清嘉庆年间,万商云集的汉口汉正街,泾县商人频繁出入,开厂办店,聚居的人多了,当地人称之为“泾县帮”。一批泾县帮人沿河北上到德安府城(今湖北省安陆市)和今孝感市云梦县胡金店镇,从事商业活动。落脚胡金店镇的泾县商人从开始几户发展到后来的30多户,他们集中在一条街上经商,当地人称之为“泾县街”。此街于清嘉庆末年开始兴建,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江西“三面据山,背沿江汉,实为吴楚、闽越之交”(张翰《松窗梦语》卷四《商贾记》),宁国府商帮又一重要活动场所,今上饶市玉山县冰溪镇解放东路111号还保存有旌德会馆。长江中下游的其他地区,诸如安徽芜湖与桐城、湖南澧州等地也都充斥着宁国府商人。此外,还有部分宁国商人远游到东北辽阳地区、东南福建蒲城地区,甚至西南川、滇、贵地区贸迁有无。 从经营特点而言,宁国府商人一是以血缘为粘合剂,以家族为纽带,举族经商。举族经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合资经商”,即由族人出资,委托一人经营;一种是“合伙经商”,即同一族人各持本金,共同外出经商。举族经商的结果是形成了一批著名的商人家族。如泾县的朱氏、胡氏、洪氏、郑氏和汪氏五大望族,旌德的汪氏,均是数代业商的商人家族集团。据《泾县乡土记》记载,“朱氏族大,散居于县之东乡,纵横十余里,户口数万,人文蔚起,朱理之政事,朱踌之辞章,至今族人能称道之,世业盐,财富甲于邑。其商业之伟大实足以左右一县之概,上海裕源、裕通纱厂及面粉、织布诸厂资本百万,皆朱氏独力经营,不可谓非商界之特色也”。二以地缘为粘合剂,建会馆,一则以“敦乡谊”,联络同乡感情;二则“辑同帮”协调内部,共御外侮,共谋发展;三则“为贮货公所”,“为商贾贸易之所”。如康熙三十六年地1697),泾县商人在苏州建立的宛陵会馆。旌德商人、泾县商人在南京创建的旌德会馆和泾县会馆。旌德商人、太平商人在汉口创建的旌德会馆和太平会馆。泾县、旌德、太平商人联合在常州创建的泾旌太会馆。旌德盐商汪竹铭在扬州建造盐商会馆——汪氏小苑,是今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遗存老房旧屋近百间,建筑面积1580余平方米,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三与徽商联合以谋求发展。嘉庆十四年(1809),旌德商人同徽商一起在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共同兴建的徽宁会馆碑记云:“徽宁两郡,本属同省,今又同邑经营。古云,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何况毗连邻郡耶?众勤易举,合成徽宁会馆,谁曰不宜?” “由商致富”的宁国府商人:一是“以末起家,以本守之”。购买的大量土地,盖豪宅,建牌坊、造祠堂,遗留下大量规模宏大、华丽、精致、富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宅第、拱桥、石道、牌坊、祠堂、亭阁等古建筑。清道光年间,泾县黄田盐商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在沪经商,成巨富,并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每每回到家中,便向家人讲述外面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朱一乔的母亲和妻子在听到“洋火轮”的情形后,产生了想见一见的愿望,因交通落后加之缠足致行动不便,难以出行,终未如愿,禀性孝顺的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与儿子商议修建一座外形酷似大轮船的建筑一洋船屋。二是“富而重学,学而致仕”。明代泾县商人查图源、查洪源、查宝源弟兄三人先后了出资兴建有龙山书院、石门书院、晓山书屋、栈岭书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商人查思道投巨资创设乡学“震山书院”,正是这些商人对教育的一掷千金,奠定了教育的基础,使得人才辈出。明、清两代,泾县查济一门六进士、三进士、兄弟进士、文武进士、文武举人屡出不穷,翰林、京官、知府、州官、县令的官位越来越多。三是义举善事。现存的《式好堂兴复上坊义渡碑记》记载,湖州上坊渡“当春夏涨发,腾激浩瀚……需舟最急”,泾县商人在此设立义渡,开展救济。《大通镇救生局碑记》记载,宁国府商人在金陵、汉阳、大通镇等沿江重镇造江船,设救生局“专为拯溺之计。”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八年(1743)、十三年(1748),旌德发生粮荒,米价大涨,城乡各都巨族赴三河、芜湖买米减价粜,且多建置社仓义谷,倘遇歉岁,有备无患(二楼纪略)。 宁国府商帮虽然在同时期的安徽商帮中排名第二、在全国商帮中排名第十一位,其一,相对于位居全国商帮之首的徽州商帮,声誉还是太小;其二,宁国府与徽州府同处皖南山区、山水相邻、地理特征相似,风俗习惯相通;其三,宁国商人与徽州商人相比,虽然具有自身的特色,但彼此的经营理念、经营商品的种类、活动的区域范围等大体相近,因此,宁国府商帮被误认为徽商的子商帮,不被人提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