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学堂】生产与物料控制(二)

 Nora书阁 2016-10-12

PMC一周导读

周一:生产与物料控制概论

周二:产能评估、订单评审

周三:生产计划

周四:物料计划

周五:出货计划


1.0产能评估

作为制造型企业,如何进行自身的生产能力评估,即'产能'有一个充分而客观的认识;以利于在制订实际生产计划中和人、物、机的配合。若以超出'产能'的工作量承载,情形会是有量而不能保质,难以满足顾客对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也会造成在制品与库存增加。如太少的'产能'又不能满足顾客的订单需求,同时也会造成成本浪费。因此,生产能力是需要根据当期现实情况加以分析和平衡的。见以下解读图示。


1.2应用描述

生产能力衡量,简单地说是生产设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每周或月)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正常产能是过往生产设备的平均使用量,最大产能是生产设备所能最大程度产量,这是满负荷产量。它是一个理论参考值,是作为计划产能的参考。而作为计划产能是未有把相关主客观因素考虑在内工时计算。因此,标准衡量值也就是有效产能。它是使用机器和设备生产中,把维修、待料和生产过程返修的不良品等因素都考虑在内,从而作为考核生产部门的标准(业绩指标)基准。

其生产能力体现的质与量过程和趋向,正是不遗余力地贴近'柔性管理',也就是在充分预估人、物、机各种情况下,获得生产计划与实际完成的调节、变通和灵活掌控。


1.3实操提示

对运用和涉及生产设备较多的企业产能分析和衡量,应注意:

★ 该企业生产机台的制造流程和承受能力,主要是机台运转的满负荷。同时,要预留材料准备的前置时间,即从物控、采购和入仓的时间准备。

★ 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造过程的标准时间是有效产能标准和人力负荷能力;即依据计划产量、标准工时计算的总工时和人员数。

★ 生产配置和环境场地和承载能力,当出现急单或赶工'冲灯'时,应在评估机台在安全运转情况下的承受程度后,运用分班制或加班方式,从人力上则考虑增加员工人数来提高机台使用率。


2.0订单评审

1、外部评审:根据市场预测、客户诚信、订单量大小、利润、收款周期等评审-------评审目的是接还是不接;


2、内部评审:根据公司目前的生产人员、机器设备、生产工艺、采购周期等对订单交期、产品规格、品质要求等方面进行评审;--------回复客户订单交期,并保证按回复的交期交货;


2.1订单评审目的

1.评估异常、异常提前、资料准备;

2.确保客户订单有效完成,满足客户需要;


2.2订单评审适用范围

1. 所有客户订单

2. 订单更改的评审


2.3订单评审参与部门

商务部(业务部)、PMC部、产品技术部(工 程部)、品保部、生产部、采购部、总经理


2.4订单评审失控的后果

1、订单评审失控,会造成生产/采购错误;

2、订单评审失控,会造成生产计划延误;

3、订单评审失控,会造成订单延误;

4、订单评审失控,会造成生产混乱;

…………


2.5订单评审失控的表现

1、订单评审走过场;

2、订单变更随意

⑴ 生产无统筹,随意插单、插单多;

⑵ 订单变更随意(内部原因、客户原因)


2.6订单分类

1、常规订单:已经生产过的,客户重复下单的订单。(常规订单评审:由计划员与商务部进行简单沟通,双方协商并确定交期)


2、非常规订单:未生产过,或者客户有殊要求的订单。(新订单、紧急订单、变更订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