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尿白蛋白,您真的懂吗?

 小雨滴rxufiaqc 2016-10-13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 陈雁汶 胡尧

  (一)急性和慢性肾病的诊断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the 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分别在2012和2013年颁布了急慢性肾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指南通过血清Cr(血清肌酐)、尿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及尿Alb(白蛋白)等指标对急性和慢性肾病进行了定义与临床分期。明确指出GFR降低提示肾功能异常, 而肾脏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尿Alb异常、尿沉渣异常、电解质紊乱及组织病理学提示肾脏结构异常。所以, 在对急性和慢性肾病进行诊断、分期的同时需要对GFR和肾脏损伤进行评估, 而实验室诊断依据主要是基于对血清Cr和尿Alb的检测, 当然还需其他诊断性检验指标来确定肾病的病因。指南采用CGA系统, 即病因(cause, C)、GFR(G)水平和尿Alb(A)对慢性肾病进行分期。

  一个正常、年轻的成年个体每天尿Alb的排泌量为5~10 mg/d, > 30 mg/d通常就认为肾小球滤过膜有结构性损伤。尿常规试纸条Alb定性的浓度相当于300 mg/d, 而目前市售的尿Alb定量检测系统的分析灵敏度远远低于200 mg/L。急性和慢性肾病的早期往往症状较为隐匿, 但有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这些患者血清Cr还处于正常水平时, 通过尿Alb检测就可以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同时, 尿Alb水平还可用于急性和慢性肾病的临床分期, 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 尤其是1型糖尿病, 在早期阶段尿常规检查难以发现尿Alb异常。检测糖尿病患者尿Alb排泄已被公认为早期肾损伤的指标, 对预测糖尿病肾病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因此, 许多西方国家对于尿Alb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尿Alb筛查。糖尿病诱发肾损伤的原因有3个:一是肾小球的损伤, 二是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三是血液中的蛋白与高浓度的葡萄糖接触后增加了非酶糖酰化的速率, 从而引起基底膜屏障功能改变。在糖尿病患者中, 尿Alb阳性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尿Alb阴性者。根据尿Alb测定值不同, 对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尿Alb排出率> 20 μ g/min表明已发生了糖尿病肾病, 应进行干预治疗; 对于12~20 μ g/min者应每隔3个月检测1次,

  持续的高血压会影响靶器官, 特别是肾脏。原发性高血压诱发Alb尿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促进Alb穿过基底膜, 形成蛋白尿, 故测定尿Alb对肾脏的早期损伤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轻度高血压患者Alb尿症的发病率为12%~15%, 中度高血压患者为15%~30%, 重度高血压患者则> 50%。如未采取有效的血压控制措施, 当尿中蛋白含量超过300 mg/d时将出现大量Alb尿, 导致肾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高血压患者尿Alb与血压呈正相关。因此, 监测尿Alb是一种评估抗高血压疗效和防止肾脏损伤的有效方法。


  (二)尿Alb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子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高水平的尿Alb排泌将增加全因死亡率, 尤其是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肾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器质性损伤是导致Alb漏出的病理生理基础。尿Alb阳性所代表的肾脏损伤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相对于尿Alb阴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尿Alb阳性的患者有2倍的死亡风险。因此, 建议临床通过尿Alb检测来监测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 如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2.妊娠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在糖尿病妊娠者中明显增高, 形成较高的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1型糖尿病患者的妊娠前Alb尿可提示先兆子痫。对于无糖尿病的高危产妇, Alb尿是并发高血压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3.癌症化疗 某些抗癌药物具有肾毒性, 致使癌症的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在应用顺铂治疗时, Alb尿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标志。在使用异环磷酰胺治疗时, 也以尿蛋白排泄率进行监控。因此, 应用尿Alb对肾脏早期损伤进行监测可用于化疗剂量更精确的调整。

  来源:《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 31卷 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