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南山五彦 2016-10-13
    南阁古村:坐落雁荡山北麓,以文物古迹著称,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南阁牌楼群和明代诤臣章纶故居,村里几座牌楼群呈一字排列,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诉说着一个家族读书人的故事。高悬的红匾上分别写着斗大的楷体金字:“世进士”、“恩光”、“方伯”、“尚书”、“会魁”等。南阁入选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也是乐清市首次有古村落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村口,一个雄伟古朴的牌楼,上面写着"世进士"三个大字,从街口往里走,接下来的大红匾额分别是"恩光"、"方伯"、"尚书"和"会魁"。南阁的牌楼群原来有七座,但现在只剩下这五座了。这五座牌楼呈一字排列,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既表现出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又象征着章纶及其子孙的杰出业绩:从明正统四年至嘉靖二十三年间,百年间,章氏一门先后出过三名进士和一名举人。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五座牌楼每座结构均为三山顶六柱单间式,脊饰龙吻,两根立柱为圆角方形石柱,四根边柱为圆形木柱,左右柱子基柱用条石叠过,高约半米。柱梁之间的斗拱美仑美奂,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和南方特色。这五座牌楼中,"会魁"建于明正统四年,,这一年章纶中进士;"尚书"为章纶建于明弘治初年;"方伯"为章玄应建于明正德年间,"恩光"为章玄梅建于明正德年间;"世进士"为章纶、章玄应、章朝凤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清顺治六年因兵事,牌楼群被毁,清道光二十三年重建。虽然说这次重建主体部分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但牌楼群的"原版"可能会更加壮观。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在牌楼下走进去,是一条典型的村间街道,以红褐色的鹅卵石铺设各种图案而组成街面,几百年人来人往,这鹅卵石也历尽沧桑,被磨得如玉石般光洁。街道两旁的老房子现在所剩无几,但看到那侥幸留下的几间,屋檐下有的是乡间的副食品店,有的是老式的理发店,有的空落落地没人居往,再看看屋檐上那粗如蜡烛的瓦松,交错的画面里写满了古老的记忆。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据该村《章氏宗谱》记载,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942),南唐靖边指挥使的次子章贲,官任括苍提举时,有一天他从永嘉(今温州)出发,沿括苍山脉一路走来,到了雁荡山。他登上雁湖岗,看到了山巅上百亩之大小的雁湖,水面浩淼,湖面上芦苇丛在秋风里飒飒作响,举头远望,秋雁高飞,章贲惊叹不已,说此乃天然美池也。他继续往东行,过了百岗尖,走到了一个山谷垄中,只见南面的一座山峰如凤凰展翅,北面的山峰如狮似虎,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西向东蜿蜒而过,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久,章贲卸任,便带着一家老少到这里定居,他也就成了南村的开山鼻祖。算起来,南阁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来自偏远的海隅之地的章纶考中进士。他入仕共四十多年,在北京只有十多年,在南京有三十多年,所任的职务一般都是闲职,从级别上看也只是一位六品或五品的中下级小官。如果没有那起复储之事及后来发生的"夺门之变",章纶恐怕要在那些默默无闻的闲职上终老一生,明史上也将没有他的一页。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章纶为官的四十多年,正是明帝国从繁荣走向衰落,处于由强而弱的转折点上。此时在明王朝的北部边疆,蒙古瓦剌正在崛起,对明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领五十万大军亲征山西大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于谦快速拥立明英宗弟弟朱祁钰为帝,粉碎了瓦剌部族首领也先胁持明英宗侵吞大明江山的阴谋。同时,调兵遣将,在北京九门外与来犯的瓦剌部队鏖战,保住了明都城北京,也保住了明王朝。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此时章纶还在南京任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新的皇帝在北京登场,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章纶在南京任满,凭考绩升任京都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就在他到北京上任的途中,读到了一纸诏文,内容是景帝将哥哥的儿子朱见深太子位废掉,立自己惟一的儿子朱见济的生母杭妃为皇后。耿直的章纶对此事不满。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过了四年,新东宫太子朱见济一病不起,不久便死了。此时,表面上已经平息了的易储议论又沉渣泛起。相当一批官员认为,东宫是朝廷的根本,不久可虚,否则会使社稷不安,国家动荡,重新速立太子是朝廷的当务之急。其实,这个时候,前皇帝明英宗早已被瓦剌送回,虽然被景泰帝尊为上皇,实质被禁锢在南宫。两宫同时存在,虽然为同胞兄弟,但皇位使两兄弟虎视耽耽。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景泰五年,章纶上奏,他的题目是《修德弭灾十四事》,意思是根据最近天气预示,天下将有灾难,奏请皇上修德,做到如下十四件事,则天伦全备而和气充溢于宫廷,灾异自然就会消失。章纶在疏章第七条"敦孝义"中指出,希望景帝退朝之后去看看两宫皇太后,节假日时率群臣去看看上皇,恢复被废汪后的皇太后之位,并还前皇帝太子的储位……景帝一看,章纶一言一语如一针一锥都刺到他的痛处,当即火冒三丈,吩咐传旨。当时天色已暗,大小宫门早已锁严,可景帝一刻也不可能等了,令太监将诏旨从门隙中传中,命锦衣卫立即将章纶进诏狱。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章纶在狱中做了一百九十四首诗,因为没有笔墨纸张,章纶只得利用狱中的破瓦片和铁锈钉作为纸和笔,用铁钉在破瓦片上划字。后人将他这些诗作汇编成集,名为《困志集》。 章纶于景帝五年五月入狱,这一年 章纶四十二岁,到了天顺元年即景泰八年一月,英宗皇帝复位后出狱,在狱时间为两年七个月。在狱中御吏钟同,被挺杖活活打死,而章纶却在两次残暴的重刑之下不死,也算是个奇迹。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传闻章纶在狱中,有"麻雀送梳","移床避祸";还有一位叫王梦竹的温州同乡,为他送饭,及上下送礼打点。据温州高腔《拜天寿》剧目所载,王梦竹是温州永强二都的农民。但据章纶所写的诗,王梦竹会弹琴做诗,又不象农民。不管怎么说,章纶落难时,确有王梦竹其人相助。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天顺元年的冬天,景泰帝终于病倒了。正月十六日夜,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吏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潜入南宫,发动了"夺门之变",将软禁在南宫的英宗接出来复辟。并捏造了于谦等人"迎立外潘"的罪名,将于谦杀死。于谦无辜被杀,因直谏犯上而坐牢的章纶在"夺门之变"后,却有了生的转机。当英宗重新将皇位坐定,一想到自己的儿子曾被弟弟废掉太子,环顾四周大臣问道:"朕在南宫时,关于易储之事,满朝文武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敢为此说话吗?"朝臣们才想起被打入死牢的章纶。章纶终于被放了出来。他写了一首《哭御史钟同》的诗,与其说是在痛悼钟同,还不如说是在哭自己:复储一语重于山,自是胸中铁作肝。慷慨捐生今不易,从容就义古尤难。释囚愧我如箕子,封墓怜君如比干。满地血污春草碧,东风泣雨泪泛滥。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章纶出狱后,英宗一高兴,在天顺元年的三月,提升他为礼部侍郎。但在第二年,章纶遭到石亨等人的排挤,被调出了北京朝廷,到南京补缺。临走之前,英宗皇帝假惺惺将章纶招到文华殿,进行一番劝慰后说:"卿是忠节之臣,本不想让你远去,但南京是祖宗的根本重地,非你去不可……"然后又赏赐章纶白金二十两和彩缎两包。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章纶官归南京,到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章纶上奏恩准致仕,当官十八年,他竟然一直没有得到升迁。据明史记载,章纶不得升迁是因为他"憨夫"的性格,个性亢直,不肯谐俗而难容于官场。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从南京辞官回家不久,成化皇帝即章纶当时为之拼命提出复储的那个皇子朱见深的钦差也到了,赐"笃忠堂"匾额一块。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章纶在故乡南(门+合)无疾而终,终年七十一岁。

章纶死后葬在村东头马屿山的南坡,现在章纶墓还留下石人一对,石马一只,石虎一只。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