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昨日发布。《方案》提出,要大力实施“五名”工程,即实施名科、名馆、名医(名师)、名产品、名基地工程,加快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和养生博士工作站建设,全力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健康产业基地、中医药创新基地。 目标 2020年前市中医医院建成省级中医名院 根据《方案》,2018年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完成中医馆(中医科、中药房、中医治疗室)标准化建设;80%的县、区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县、区级以上中医医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6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基本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2020年前,市中医医院建成省级中医名院和粤东中医特色医疗中心;力争县、区级中医医院均达到二甲标准;力争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60%以上;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年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22%;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79人;每万常住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5.5张;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更加繁荣,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企业,中医药健康服务总规模年增长率不低于20%;加快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和养生博士工作站建设,全力打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健康产业基地、中医药创新基地“三大基地”,推动我市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 举措 今年各县区完成50%基层中医馆建设 《方案》提出,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设置率达到100%,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配置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诊疗设备,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的中医馆,2016年,各县、区完成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2017年建成80%,2018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在推进“治未病”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方面,《方案》提出,今年,市中医医院,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中医医院完成“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并通过省级评估验收。2020年,惠城区、龙门县、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建成“治未病”服务平台。同时,加大中医药购买服务的力度,探索“民资公用”、“民医公用”的路径。到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5.5张,其中社会办中医医院床位数占15%,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服务量不少于全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量的20%。 打造一批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专科 《方案》提出,要打造一批中医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到2018年,市中医医院建成3~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至少建成1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各县(区)中医医院至少建成1~2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2~3个市级中医特色专科。 加快广东省葛洪中医药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中医药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龙头作用,努力打造成为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力争每年新承担省级以上中医药类科研项目4项以上,每年争取获得市级及以上中医药科技成果2项以上。 运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建立全市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鼓励开展面向基层和偏远山区的远程中医诊疗服务,将中医药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纳入市级信息平台建设,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工具支撑。 力争引进一所中医药大学来惠办学 如何培养名医?《方案》提出,我市将健全名中医培养、遴选和评价制度,培养一批中医名医,培养省级名中医3人以上,列入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人才培养专项的人数8人以上;开展名医师带徒工作,扩大名中医师带徒覆盖面和完善师带徒教育制度;加强国医大师和省市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和推广,建立一批名中医工作室,今年建成名中医工作室18间;到2018年,在惠州执业的各级名中医全面建立工作室。 同时,力争引进国内一所中医药大学来惠办学和筹建一所养生学院。继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定向培养中医药人才,确保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以上;开展县级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发挥县级中医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为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提供保障。 加快建设葛洪中医院 在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强葛洪中医药书籍的整理、挖掘,力争出版3本以上高水平专著。推动国家、省级葛洪研究会成立,在更高层次发挥研究会的作用。打好葛洪文化牌,加快建设葛洪中医院。编制《中华医学大全》、《民间偏方大全》。落实罗浮山为国家中医科学大会永久性会址。 同时加大青蒿园种植的财政投入,继续支持罗浮山建设葛洪博物馆、中药百草园、中医药文化长廊、中医养生馆,以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展示青蒿素精神,发掘罗浮山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内涵。 《方案》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也作了明确部署。其中提到,要积极开展健康产业基地、中医药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中医药精品,引导企业树立“罗浮洞天”医药品牌,培育拳头产品,做大做强百草油、凉茶等几个品种;积极鼓励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力争建立惠州市中医药“院-企”联盟,共同研究开发新的中药品种和适宜技术,共同开发“互联网+中医药技术”。 本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刘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