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枚古钱币---乾隆通宝,从那时候起,我一见古钱币眼睛就发亮,走亲串友,无不雁过拔毛,蛮求强要。我这种爱好似乎与生俱来,没有家庭熏陶,也没有师傅引导,更没有花时间去进行系统学习,属于先天性泉痴型的古钱币收藏爱好者,二十年就这样一路懵懵懂懂的玩过来。 新手入门的时候一定要拥有几枚标准的“开门”基础藏品,本人推荐袁大头、孙小头、船洋,切忌好高骛远,入门就收藏顶级珍品。无论你多有钱,我只想说明一点,“珍品”顾名思义就是珍稀的品种,在制假工艺突飞猛进赝品泛滥的今天,想找一枚开门的珍品不是那么容易的,连有的大型拍卖会都把握不住,你有那么大的本事?有了几枚开门的基础藏品后,最好随身携带,经常握在手里,吃饭看、散步看、坐车看、睡觉前也看,反正有时间就拿出来看,虽然看多了可能会腻味,但新手必须要学会找感觉,真东西看熟了,假东西就容易看出来。反之,你上来就拿着几枚所谓“珍品”天天看,看多了,真东西也会看成假的了。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囊中羞涩,但喜欢喝红酒,每次都去超市买那种几块钱一瓶的廉价红酒,喝了若干年。有一次朋友聚会,开了一瓶价值上千元的法国高级红酒让大家品尝,那位朋友喝第一口就喷了,说“这是假酒,太酸!”由此引来哄堂大笑,买单的朋友当场脸就绿了……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老银币大部分距今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一百年的东西必有深厚的历史韵味,熟能生巧,老藏家们特别追求“神眼”的感觉,他们不太注重数据指标,鉴定的精确度却同样高得惊人。电脑刻模金属比例相同(89%银、11%铜)的高仿币从外观上看几乎毫无破绽,但很难逃过他们的慧眼,因为,那唯一难做假的厚重的历史韵味是仿造不出来的。所以,多看看基础藏品,培养“神眼”功力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我曾经有一年时间都随身带着个袁大头天天看,一直看到后来胸有成竹了,才换了一枚北洋龙又继续看了一年。 很多新手习惯用银币敲击银币,听发出来的声音来判断银币的真伪,这个方法对付垃圾仿品(合金材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付高仿币几乎就没什么效果了,因为高仿币的含银量和老银币是一样的。退一步说,如果你在网上买银币看到的仅仅是图片,你能从图片里面看出声音吗?如果碰到失聪的残障人士你让他怎么玩?还有银毫,请问你能把它吹响吗?有的人买银币的时候两个手指夹着银币就吹,如果吹响了就说是真的,先不说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如果你捏着别人的原光银币吹,老板可能会跳起来抽你一巴掌。我要告诉你,这种行为是电视剧看多了留下的后遗症,是无知的行为,但这种无知至少比那些用牙去咬银币的人还稍稍好一些。更有甚者,还有一些无知兼无畏的“勇士”,拿着银币就往地上扔,美其名曰听声响。天呀,人的无知怎么到了这种程度!无论合金币还是银币、铜币,只要直径达到39mm,使劲一吹都会响,声音最多只能做参考,切莫当成判定真伪的唯一依据。 我这几年经常和一些玩银币的高手交流切磋,发现他们从来不用卡尺、电子称,更不会去听声音,因为敲击边缘会破坏银币的品相,尤其是那些高档的原光币,不夸张地说,敲一下就会损失数百元。他们主要是看银币的图文风格,追求“第一眼”的感觉,其中另一个重要的鉴定内容,就是看内齿和边齿,最重要的还是看边齿。高仿币如果不让高手看边齿,他们同样很难判断真伪,为什么各网站售币帖都要求上传边齿亦是此理。 有人说银币的边齿总共有180格,实话说,我玩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去数过一次。并不是所有的银币边齿都是一样的,各种银币,各个版别的边齿都有它特定的风格,只要你看得多了,看得熟悉了就会掌握它,并且通过这一项特殊本领立断真伪。以前,玩银币的前辈们把银币边齿大概分为三类:直齿、橄榄齿和鹰洋齿。我经过多年观察又把边齿细分成12小类:贯通直齿、凹槽直齿、细条直齿、齿中齿、突缘直齿、高卷边直齿、线型齿、大弧橄榄齿、小橄榄齿、出缘橄榄齿、人字齿、鹰洋齿。只要你细心钻研,就会发现每个币种都有相对应齿的风格,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因为说起来篇幅庞大,还是留待在实践中慢慢总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