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人鮑勃·迪倫|我們生正逢時

 圆角望 2016-10-13


You don’t get anything you don’t deserve,Where we were born in time. (你不會得到任何你不應得的,因爲我們生正逢時。


這是鮑勃·迪倫的一句歌詞,今天,他所得到的正是他值得擁有的。


北京時間10月13日19時(瑞典當地時間13時,瑞典文學院宣布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因为“他在偉大的美式歌謠的傳統下,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出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一位美國唱作人、藝術家和作家。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他今年還出了新專輯《Fallen Angels》。


 經典歌曲  






我終將獲得解放

 

他們說人人都需要保護

他們說人人都會沮喪

然而我發誓我看到我的影子

在高牆之上的某個地方

 

我看到我的光芒出現

從西面一直閃耀到東面。

隨便哪天,不定何時

我將會被釋放。

 

此處在這孤獨的人群裏

我旁邊有人發誓說他並無罪責。

整天我聽到他高聲叫嚷,

呼喊著說他受到冤枉。

 

我看見我的光芒出現,

從西方一直照耀到東方。

不定哪天,無論何時,

我終將獲得解放。


(李晖 譯)



I Shall Be Released

Bob Dylan

 

They say ev'ry man must need protection,

They say ev'ry man must fall.

Yet I swear I see my reflection

Some place so high above the wall.

 

I see my light come shining

From the west down to the east.

Any day now, any day now,

I shall be released.

 

Down here next to me in this lonely crowd,

there's a man who swears he's not to blame.

All day long I hear him cry so loud,

Callin' out that he's been framed.

 

I see my light come shining

From the west down to the east.

Any day now, any day now,

I shall be released.


 自傳書籍  



編年史

(美)鮑勃·迪倫  著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5年2月


這是美國傳奇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曆時三年在打字機上親手敲出來的回憶錄,記錄了自己生命中種種非凡的時刻——初到紐約,簽約哥倫比亞,遭遇創作瓶頸,家庭生活片段,點燃靈感火花,打破界限……這位民謠詩人用熱情、憐憫和深邃的目光回顧的往昔歲月,將那逝去的黃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强烈推荐紀錄片  



別回頭

英文名: Don't Look Back 

導演: 彭尼貝克  

主演: Bob Dylan,Albert Grossman

上映時間:1967-05-17(美國)


 這部紀錄片是對鮑勃迪倫1965年英國巡演的忠實記錄,導演彭內貝克用影像清晰的說明那時的鮑勃迪倫與披頭士是多麽的不同。與同時期的《苦難日之夜》相比,《別回頭》更直接,深刻,對自己的拍攝對象也沒有造星般的刻意吹捧,甚至還毫不掩飾的可以嘲諷,但是,再冷靜的鏡頭都無法掩蓋年輕迪倫的燦爛光芒,同現在的老迪倫相比,年輕的他無與倫比的傲慢,機智,激情洋溢,而其中一段以垮掉派代表艾倫金斯堡爲背景的開場更是彌足珍貴。


 相關閱讀  




鮑勃·迪倫並不是第一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此前他也只是常常和村上春樹一樣做個陪跑者。我們節錄一段寫于2014年諾獎揭曉之際的文章。雖然作者米亞說這些只是“惡搞的頒獎辭”,供諾獎委員會參考,但是可以看出,作爲一個寫作者,鮑勃·迪倫的獲獎並不該令人意外,他所應得的,其實一直在那裏。


如果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文/米亞


1 因爲他的作品幫我們恢複了音樂與詩之間至關重要的聯系。

 

這句偉大的評語出自艾倫·金斯堡。


1996年8月,戈登·鮑爾代表競選委員會爲鮑勃·迪倫正式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向媒體宣讀的金斯堡的推薦信:“雖然他(迪倫)作爲一個音樂家而聞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學上非凡的成就,那麽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事實上,音樂和詩是聯系著的,迪倫先生的作品異常重要地幫助我們恢複了這至關重要的聯系。”

 

2 鮑勃·迪倫不需要諾貝爾獎,但諾貝爾獎需要鮑勃·迪倫。

 

迪倫出版過《歌詞:1962-2001》、自傳第一部《編年史》(國內譯作《像一塊滾石》。他的書登上《紐約時報》年度榜、被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2007年,普利策獎頒發特殊貢獻獎獻給他——“迪倫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


文學本無陳規,在20世紀被吟唱的民謠,難道不是讓文學煥發新生命的一種偉大形式?

 

3 因爲他充滿自由氣息、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發生了深遠影響。

 

這是1964年,薩特獲諾貝爾獎時的頒獎辭。


21歲時,迪倫寫下平生《答案在風中飄》,接連問出12個永恒之問:“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稱作是一個人?炮彈要飛行多少次才能永遠被禁止? 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沖進海洋? 一個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獲得自由? 一個人要擡多少次頭才能看清天空? 一個人要長多少耳朵才能聽見人們哭泣?”


從此,迪倫把民謠變爲犀利的抗議詩和揭示現實的寓言詩,開啓了新的詩篇時代。

 

4 他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沖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狀態。

 

這是1980年米沃什的獲獎辭。


1963年5月,鮑勃·迪倫專輯《放任自流的迪倫》上市。3個月後,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舉行了幾十萬人的民權大遊行,馬丁·路德·金發表了撼動世界的《我有一個夢想》。迪倫和多位著名歌手在此生最浩大的場面一起大合唱了《隨風而逝》,這首歌成了民權運動的國歌。

 

5 他著作中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這是1957年,加缪的諾貝爾獎獲獎辭。


艾倫·金斯堡說,迪倫是最棒的詩人。“當我聽到那首《暴雨將至》,我哭了出來。薪火傳承到了新的一代,從早期的波西米亞和垮掉的一代,到尋找光明和自我激勵的這批年輕人。我被他的修辭鎮住了,這些詩詞簡直就像《聖經》箴言一樣,憾動人心。”


迪倫寫下《暴雨將至》時,古巴導彈危機迫在眉睫。盡管當時大規模反戰運動尚未開始,迪倫卻已寫下20世紀後半頁最響亮的反戰歌曲。



6 由于他的作品對人性的了解,以及對當代文化的敏銳透視。

 

這是1976年索爾·貝婁的獲獎辭。


鮑勃·迪倫從不買政治家的賬,哪怕總統說是他的腦殘粉。奧巴馬就曾公開表示,迪倫的歌在他iPod上播放率極高。猜猜迪倫如何回應?他說:“大多數總統就職時都有最好的意願,最後卻灰溜溜地下了台,例如約翰遜、尼克松、克林頓……以及杜魯門,好比他們飛得離太陽太近,結果就被燒死了。”


7 因爲他不能與列夫·托爾斯泰、易蔔生、契诃夫、卡夫卡、喬伊斯、博爾赫斯、納博科夫、卡爾維諾、普魯斯特、里爾克、羅伯·格里耶、伍爾夫站在一起。

 

以上這些大作家,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漏網之魚。是的,他們都死了。但米蘭·昆德拉還活著啊。爲什麽他也沒獲獎?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産生,不過是瑞典學院18位院士開會投票決定。這18個人中不乏師生關系,一旦有空缺的席位,補入什麽人也由老人們拍板決定。

 

8 因爲他高尚純潔的理想、因爲他標新立異,因爲他現在多少已經過氣。

 

1900年代,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標准“富有理想傾向”被解釋爲“高尚和純潔的理想”,托爾斯泰因此躺槍,沒被評獎委員會看中。因爲18位瑞典人認爲他,“他在不少作品中不僅否定宗教,而且否定國家,甚至否定所有權,而他自己卻一貫享有這種權利,以及反對人民和個人有權自衛和防護。”從而蓋棺定論——在這樣的一位作家身上怎麽能體現出純潔的理想?!


到了1950至70年代,選擇標准變成了“標新立異”,而到了80年代後,則更注重的是“不太爲人在意但是優秀的作家”。諾貝爾獎多年來左右搖擺。

 

9 因爲他比村上春樹大八歲,我們只好先頒給他。

 

諾貝爾獎的“最受讀者喜愛獎”今年屬于村上與迪倫。在中國的語境裏,可簡稱“最佳人氣獎”。在英國立博博彩公司,押在迪倫身上的賭注,有六成五來自諾貝爾獎的故鄉瑞典,真是值得玩味的小細節。


*米亞文章轉自公衆號:半茶(mycuppate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