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1

 大白兔奶奶 2016-10-13
齐鲁之邦,历代名医辈出。小儿推拿渐为盛行,历代推拿医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清代光绪丁丑年(1877年),登洲宁海人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通治成人小儿之疾,以成人为主。李德修(1893一1972)自幼家境贫寒,17岁染疾,暴致耳聋。幸得《推拿三字经》,遂发奋苦读,精心钻研,深得其要。1920年,在青岛设诊所,以推拿疗效,颇具声望。1955年在青岛中医院任负责人,专致小儿推拿,以推拿救治病婴无数,他为人淳朴,医德高尚,经验丰富,有求必应,勤勤恳恳,为患儿服务,誉满岛城。

李德修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小儿推拿,是小儿推拿三字经派的奠基人。德修老诊病注意望诊,患儿一进诊室,他举目一望,就能判断出患儿的主要病情,每使病家赞叹不已。临证施术主要以左上肢以下穴位为主,取穴主张少而精,一般不超过3一5个穴,尤擅长独穴治病,医效显著。更为可赞的是,他勇于开拓,热心传授,诲人不倦,培育新人,小儿科在60年代,出现了高徒满门、人才济济,团结奋进,医术迢迢的可喜局面。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使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法不断完善,发展成为山东小儿推拿三大派之一。 

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推拿之所以有特色,就是与其它流派相比具有独创性,主要表现为善用独穴、五脏辨证五行取穴、取穴少而每穴操作时间长、具有便于掌握与操作的特定穴等

三字经流派主张取穴少而精:常用穴不过30几个,临床治疗中,一般每次取穴3~5个,尤其擅长用独穴治病,在他们看来“取穴不宜多,多则杂而不专”。

根据少而精的取穴原则,李德修先生拟订出治疗部分小儿常见病的基础方。如:治疗外感病,肺系疾病基础方:清肺平肝,天河水;脾胃病基础方:八卦,清胃,天河水;脑病惊风基础方:阳池,二马,小天心等。风寒感冒,一般采用一窝风,平肝经,清肺经三个穴位。慢性痢疾用清补大肠独穴即可。

所谓独穴治疗:就是在一定情况下,只用一个穴位,推拿的时间要长,以得效为度,用以治疗急性病效果更好。《推拿三字经》指出:“治急病,一穴良,大数万,立愈恙,幼婴者,加减量。”

李德修先生曾说:取穴少,推的时间长,是我们这一派的推拿法的特点。靠这一特点,临床才收到较好的疗效。

徐谦光所用独穴28个,《推拿三字经》记载:“今定独穴,以抵药房。分阴阳为水火两治汤;推三关为参附汤;退六腑为清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内劳宫为高丽清心丸;补脾土为六君子汤;揉板门为阴阳霍乱汤;清胃穴为定胃汤;平肝为逍遥散;泻大肠为承气散;清补大肠为五苓散;清补心为天王补心丹;清肺金为养肺救燥汤;补肾水为六味地黄丸;清小肠为导赤散;揉二马为八味地黄丸;外劳宫为逐寒返魂汤;拿列缺为回生散;天门入虎口为顺气丸;五经穴为大圣散;阳池穴四神丸;四横纹为顺气和中汤;男左六腑为八味顺气散;女右三关为苏和香丸。”

现在临床常用的独穴有:外劳宫、二马、清补大肠、揉板门、补脾、清肺、平肝、阳池、一窝风、运八卦、推三关、退六腑、清胃、四横纹、清补脾、清大肠、小天心、天河水、列缺、清脾等。例如:取外劳宫一穴,多推久推治疗蛔虫性肠梗阻;清补大肠治疗久痢;一窝风治疗风寒腹痛;补脾治疗慢性咳嗽;清补脾治疗脾胃虚弱的纳呆;退六腑治疗高热;先天不足揉二马;心火上炎推天河水;平肝治慢惊;揉板门治上吐下泻;清胃治呕吐;揉阳池治疗头痛等,每能效如桴鼓,神创奇功。凡是久推无害、疗效明显的穴位,都可用做独穴。

三字经流派手法操作简单,推拿以左上肢肘以下穴位,推拿时间长。 在施治时,每穴操作的次数多,主张久推取效。《推拿三字经》载:“大三万,小三千,婴三百,加减良。”推拿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是因年龄大小和病情轻重而灵活掌握的。每个穴位一次需要推5~15分钟。1~3岁小儿治疗一次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

三字经流派治疗以清为主。小儿患病,实证、热证居多,故本流派治病取穴以清法为主,主张祛邪为先。临床常在肝经、肺经、胃经、大肠经取穴,少用补法,清天河水、退六腑常用,而推三关少用。尤以清肝经在治疗中应用甚多,如清肝经配清肺经主治呼吸道疾病;清肝经配清胃经,主治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显著。肺非极虚不宜妄补,补则呼吸满闷。胃经清之则气下降,补之则气上升,胃气以降为顺,故胃经宜清不宜补。大肠经不可多补,如欲加强其功能,又可用清补法。

线型穴位离心推为清,向心推为补,来回推为平补平泻。点型穴位常用揉法,揉法中提出左揉为升,右揉为降。运八卦时,提出不运离卦,恐扰动心火;肝经只清不补,如见肝虚用补肾法;肺经不补,如欲补肺,用补脾代替;大肠不可多补,欲加强其功能,可用清补法;心经只清不补,清心火不用心经,用清天河水代替;肾经虚弱,用揉二马来补肾。

三字经派善用五脏辨证五行取穴。在运用中医四诊八纲中,首重望诊,以查看印堂色泽为先。《推拿三字经》指出:“小婴儿,看印堂,五色纹,细心祥。色红者,心肺恙。色青者,肝风张。色黑者,风肾寒。色白者,肺有痰。色黄者,脾胃伤。”这些理论至今对儿科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三字经派灵活运用阴阳五行原理指导配穴。根据木能克土、木火刑金的原理,常用清胃配平肝治疗脾胃病。清肺配平肝治疗咳喘病。

有些脏腑不宜补,可用“虚则补其母”的方法取穴。例如肝为将军之官,性主升散,宜清不宜补。如见肝虚须补时,则用补肾治疗之,取穴揉二马或补肾。滋肾水以养肝木,起到补肝的作用。
又如肺虚久咳,痰多清稀,纳呆腹胀者,可用补脾独穴治疗,以培土生金。

若见肝火偏旺出现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耳鸣等证,可采用泻心之法,大清天河水穴以降肝火,此谓“实者泻其子”。水惟畏土,其制在脾。若土不克水,出现脾虚水湿泛滥,水肿胀满,常见于肾病综合征,应重揉外劳宫,以温运脾阳,治水消肿。

有的穴不易推,如心主神志属火,一般不直接推心穴,恐扰动心火。如心火盛须清心时,可推天河水代替,该穴善能散热清心降火。

胃气以和降为顺,胃穴不用补法。若胃阴虚则用清补脾代替。肾为先天,藏元阴元阳,小儿肾常虚,不宜清泻。若有肾火,则用清小肠膀胱穴代替,利小便肾火即去。


三字经派认为:清法多用须防伤正,应佐以补法,例如高热用退六腑20分钟,佐揉二马5分钟,则热退神清,正气不伤,热不反复。另外,对大寒、大凉、大热的穴位和泻法、重刺激手法等,推拿时要中病即止,切勿过量,以免伤正,耗伐生发之气!!

常说用穴如用药,选穴需要慎重,容不得草率马虎。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何可乱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