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移动互联网时代:何以解乡愁

 昵称29425872 2016-10-14

我算得上一枚小小的游子罢,离开故土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工作居住已十二年有余。大约四年前的春节,因为想念家乡美食,在众多网店中游弋许久,却终无收获。于是萌发了开一家正宗地道家乡特产的念头,后来在我的鼓励下,这一愿意在姐姐身上实现了,店名是我取的,曰“愈土弥香”,专门销售家乡的土特产。

这几年的网店掌柜做下来,姐姐店铺的销量始终不温不火,隔三岔五总有寥寥几笔订单,却也未曾中断过。清淡的生意,带来的微薄收入,一度使姐姐思忖是否要关掉这个网店。最终还在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角鼓舞下,仍然在苦苦坚持。由于她网店所销售的是家乡特产,所以顾客多是如我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在他们身上发生着许多凝聚浓浓乡愁的故事,因为乡愁里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对家乡美食绵绵不绝的回味与思念。

这不,姐姐今天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了他的一位顾客,一个典型孝子的故事。这位买家一上来,并没有咨询关于产品的任何问题,而是复制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儿子打飞的买藕了却父亲心愿》,武汉、济南两地主流报纸两年多以前均有刊载。报道讲述了一位离开故乡62年的八旬老人,怀念故乡的藕汤,儿子在当地购买的食材始终做不出那种家乡味儿,孝顺的儿子于是打“飞的”回武汉购买正宗莲藕,了却父亲心愿的故事。姐姐不知道买家发这个报道意欲何为,正费思量时,买家说明了情况,他正是那篇报到中的主人公,那位孝顺的儿子。原来,他父亲如今正处弥留之际,又念叨家乡的特产藕汤。这位孝子必须在医院照料老人,无暇再次打 “飞的”回武汉购买食材,然后在网上找到我姐的店铺。简短问询,顺利成交,买家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产品必须正宗,因为“这次买藕,估计是老父亲最后一次喝藕汤了”。

听完姐姐的讲述,我眼眶里噙满了泪水,为这位儿子的孝心深深感动。联想到自己,父母亲目前在我们身边暂居,帮我们照顾小孩,他们会不会有朝一日,也如那位报道中的老者一样,生生念念家乡的特产。那些所谓特产,其实只是家乡原本普通常见的食物,在异地他乡却变得弥足珍贵。

好在,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网店铺天盖地,数以万计像姐姐一样平凡普通的网店经营者,用他们的辛勤劳动,扮演着一个不生产美食却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角色,为思乡的游子,拉近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无论你身在何方,都能够品尝到故乡原汁原味的传统美食。有人说“味觉是故乡给外出的游子装置的终身味道识别系统,是故乡物产与人文灵魂深处的重合”,我深以为然。

回想姐姐讲述的那个孝子故事,我脑海里不禁跳出了一首打油诗——莲藕炖汤凝乡愁,孝子“飞的”解父忧,网商店铺遍神州,家乡美食轻松购。感谢互联网!感谢网商!

 

 

附:《儿子打飞的买藕了却父亲心愿》新闻报道

楚天都市报http://ctdsb./ctdsb/20140228/page_10.jpg

齐鲁晚报http://epaper./qlwb/PDF/20140226/C10.pd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