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铃铛的出现

 昵称RoFND 2016-10-14

说起铃铛,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也许仅限于那些悬挂在某些建筑上的,或者挂在家畜脖子上的装饰品。而实际上,自古以来,铃铛种类繁多,功能更是五花八门,其中有着外行人想象不到的精彩。近日,国内首个铃铛展在静安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展示咨询中心开展,520余种20个系列来自古今中外的铃铛齐齐亮相,令观者耳目一新。

“铃”是以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响器,体内垂一小舌,摇动发声。“铛”是形容撞击金属等器物的声音,人们把“铃”及其发出的声音“铛”连在一起,称之为铃铛。

“龙膝扬扬 和铃央央”

我国铃铛产生的历史,几乎可以穿起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诗·周颂》中有:“龙膝扬扬,和铃央央。”体现军旅之气势;每遇大祭祀,即“鸣铃以应鸡人”。我国古代铃铛以铜制为主,称作铜铃或者老铜铃铛。时至今日,在出土器中,除被演绎的乐器外,纯粹的铃铛多与马具、兵器伴随。

黄河中下游流域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就存在铜铃,一般被认为是某种祭祀中使用的器具。从出土情况看,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安徽、河北等地。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的一件铜铃, 属于目前我国最早的铜铃。陶寺铜铃的发现把我国铜铃的起源时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说明在龙山文化晚期, 铜铃就出现了。铜铃可能是由陶铃发展而来的, 因为在陶寺铜铃的同时或略早发现了与铜铃形制相仿的陶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