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高水平的芭蕾舞团。以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为其驻地,是与英国的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Birmingham Royal Ballet),英国国家芭蕾舞团(English National Ballet)和苏格兰芭蕾舞团(Scottish Ballet)四大芭蕾舞团之一。 1923年,俄罗斯芭蕾大师尼古拉亚·古斯塔沃维奇·莱加特(Nicolai Gustavovich Legat)开办了自己的舞校。英国芭蕾舞界著名人物玛戈特·芳婷(Margot Fonteyn)、艾丽茜娅·玛尔科娃(Alicia Markova)和费雷德里克·阿什顿(Frederick Ashton)都曾是他的学生。因此可以说英国芭蕾也深受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影响,但是英国与美国不同,她毕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而且比较保守,所以英国人很快就主宰了自己芭蕾的命运,无论是尼内特·德瓦卢娃(Ninette de Valois)还是玛丽·兰伯特(Marie Rambert)都创作了一批英国题材的芭蕾。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英国开始建立自己的芭蕾艺术。1926年,玛丽·兰伯特(Marie Rambert)演出了英国人自己创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剧《时尚的悲剧》(A Tragedy of Fashion),并在以后的五十年中成为英国芭蕾的灵魂。1927年,著名的芭蕾女明星尼内特·德瓦卢娃承袭了欧洲传统芭蕾的真谛,在芭蕾舞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吸收了法国宫廷王室的气息、又在俄罗斯经过了马里于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等大师的亲手点拨之后,被重新带回到欧洲的腹地并成立了自已的舞蹈艺术学校(The Academy of Choreographic Art),培养了一批芭蕾舞女孩,她的意图是让学校能演一些常备的芭蕾舞节目。它是英国芭蕾流派的摇篮,她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有保留剧目的芭蕾舞团,所以她先组建了一个小的舞蹈团,舞者来自学校,以培养她们独特的英国芭蕾风格。为了能让学校的学生能在专业的歌剧舞台演出和戏剧表演中结累经验,她为剑桥的节日剧院(Festival Theatre)和都柏林的艾比剧院(Abby Theatre)编导了几个芭蕾片段,让孩子们去参加演出。 1930年,由《舞蹈时代》杂志菲利普·里查森(Philipp Richardson)和评论家阿诺德·哈斯凯尔(Arnold Haskell)创立了卡马戈协会(Camargo Society),通过上演芭蕾作品并培育发展英国的舞蹈家及编舞家,以促进芭蕾舞剧事业的发展。同年10月19日在剑桥剧院(Cambridge Theatre),首演了由艾黛琳·吉内(Adeline Genée)、尼古拉亚·古斯塔沃维奇·莱加特和尼内特·德瓦卢娃编导的《神圣的舞蹈和世俗的舞蹈》(Danse sacrée et danse profane)和费雷德里克·阿什顿编导的《波莫娜》(Pomona,又名《果树女神》)。舞者都来自玛丽·兰伯特和尼内特·德瓦卢娃的学校以及在社会上招聘等明星艾丽茜娅·玛尔科娃,利蒂娅·洛波科娃(Lydia Lopokova),奥尔加·斯佩茜夫特塞娃(Olga Spessivtseva),安东·多林(Anton Dolin)。协会在英国首演了《天鹅湖》(Swan Lake)第二幕和《吉赛尔》(Giselle)。首演了新的英国芭蕾作品,有:《约伯》(Job ,1931年)和《创世纪》(La Création du monde,1931年)费雷德里克·阿什顿的《正门》(Fa?ade,1931年)和安东尼·图德(Antony Tudor)的《亚当和夏娃》(Adam and Eve,1932年)。卡马戈协会是编舞家,舞蹈家,作曲家,舞美设计和作家一个重要的聚会场所,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伦敦艺术界所有从业的艺术家和他们非常感兴趣并见多识广的赞助人一个紧密的联络地,卡马戈协会里包括的不仅有音乐家:康斯坦特·兰伯特(Marie Rambert),威廉·沃尔顿(William Walton), 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和阿瑟·布利斯(Arthur Bliss);还有舞美设计家:凡妮莎·贝尔(Vanessa Bell),爱德华·巴拉(Edward Burra),邓肯·格兰特(Duncan Grant),格温·拉弗拉(Gwen Raverat)和约翰·阿姆斯特朗(John Armstrong);首席舞者:利蒂娅·洛波科娃,艾丽茜娅·玛尔科娃,尼内特·德瓦卢娃,菲莉斯·贝代尔斯(Phyllis Bedells), 莫代·劳埃德(Maude Lloyd), 安东·多林和斯坦利·贾德森(Stanley Judson)。协会通过长期订座的方法与芭蕾观众产生了牢固的联系,推动了芭蕾艺术在英国的发展。卡马戈协会在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举行了两场盛大的演出后,于1933年解散。所有的芭蕾舞剧和舞者汇入到维克 - 威尔斯芭蕾舞团(Vic-Wells Ballet)。 1931年,老维克剧院(Old Vic of Theatre)的经理的莉安·贝蕾丝(Lilian Baylis)准备开第二个剧院,前后曾四度重修的萨德勒之泉剧院(Sacller’s Wells of Theatre,1683年,狄克·萨德勒盖剧院时,挖出一口中古世纪的井,井下的泉水,民众认为这井泉能治百病,趋之若鹜,后来,到萨德勒听音乐、逛花园、喝灵泉,成为伦敦人生活的一部分),莉安·贝蕾丝邀请尼内特·德瓦卢娃负责为老维克剧院和萨德勒之泉剧院制作所有的开场舞蹈,在莉安·贝蕾丝的支持下,尼内特·德瓦卢娃成立了维克·维尔斯芭蕾舞团和维克·维尔斯芭蕾舞学校(Vic-Wells’ Ballet School),并任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5月5日在老维克剧院进行首次演出,演出了德瓦卢娃几个短小的芭蕾舞剧,包括:《小东西》(Les Petits Riens),《神圣的舞蹈和世俗的舞蹈》, 《向美丽的维也纳致敬》(Hommage aux Belles Viennoise)和安东尼·多林(Anton Dolin)的《西班牙舞蹈》(Spanish Dance)。当时因谢尔盖·帕夫洛维奇·佳吉列夫(Sergei Pavlovich Diaghilev)去世,刚好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 Russes)解散,她吸收了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明星安东尼·多林作为维克·维尔斯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塔玛拉·普拉托纳夫娜·卡尔萨文娜(Tamara Platonovna Karsavina)也以顾问的身份受邀与芭蕾舞团一起工作。 1931年5月15日秋季,维克·维尔斯芭蕾舞团在威尔斯·萨德勒剧场进行了首演,在此以后,固定每两周演出一次。因贝蕾丝的这两个剧院的表演各有重点,老维克剧院主打戏剧和歌剧,萨德勒之泉剧院以舞蹈为主。到1935年,芭蕾舞团仅在威尔斯·萨德勒剧场演出。1933年,劝请玛丽·兰伯特芭蕾舞团的费雷德里克·阿什顿爵士加入到她的舞蹈团担任编导和舞者(1931年他作为客编导创作了《帆船赛》(Regatta)),同年,罗伯特·赫尔普曼(Robert Helpmann)也接着加入到芭蕾舞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来,他为德瓦卢娃的芭蕾舞团创作了许多作品,他的作品深深的影响着芭蕾舞团开放的风格,其纯正的古典性和丰富的抒情性。芭蕾舞者布拉埃(Brae),霍纳尔(Honer),哈罗尔·图纳(Harold Turner),戈雷(Gore),查佩尔(Chappell)和迈克尔·索姆斯(Michael Somes),他们致力于德瓦卢娃建立一套强大的古典的保留剧目并准备在1932年首演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Swan Lake)第二幕。1932-1935年,芭蕾舞明星艾丽西娅·玛尔科娃加入到芭蕾舞团, 1935年,玛戈特·芳婷她第一次在阿什顿的作品《格兰德河》(Rio Grande)中饰演主要角色并在战前的5年里她是主要的舞者。 1933年,尼古拉·谢尔盖耶夫(Nicolas Sergeyev)根据自已的舞谱记录恢复重排了马丽娅剧院芭蕾舞团(Ballet the Mariinsky Theatre)的的芭蕾舞作品《葛蓓莉娅》(Coppélia)、1934年,恢复重排《吉赛尔》(Giselle)、《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和《天鹅湖》,主角均由利蒂娅·洛波科娃担任。这些演出大获成功,为该团的经典剧目打下了基础。在其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如德瓦卢娃的《浪子的历程》(The Rake's Progress,1935年)和《将死》(Checkmate,1937) ,阿什顿的《妖女之吻》(Baiser de la fée) (1935年), 《幽灵》(Apparitions,1935)和《溜冰者》(Les Patineurs,1937)。 1937年,芭蕾舞团在巴黎演出,这是芭蕾舞团在国外的第一个演出季,并在1939年上演了其第一部作品《沉睡的公主》(The Sleeping Princess,后来被称为《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成为芭蕾舞团的标志性作品。 1939年以后,老维克剧院经营不好,所以从1941年开始,将维克·维尔斯芭蕾舞团改名为萨德勒之泉芭蕾舞团(Sadler’s Wells Ballet),1942年,学校也改为萨德勒之泉芭蕾舞学校(Sadler’s Wells Ballet School)。芭蕾舞团开创了"精致的英国式的芭蕾"的新的芭蕾艺术纪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萨德勒之泉剧院被炸,舞团在英国各地巡回演出,常用双钢琴伴奏,因在爱国情绪的鼓动下的劳军慰民活动,让原本一周两次的表演、仅有特定观众群的舞团,成了一周演出达九次之多的全国性舞团,大大提升了芭蕾对观众的吸引力。在战时,舞团与观众产生紧密相连:一方面是因为战乱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是芭蕾之美在当时确实新奇,同时舞剧的故事也有助释放升化对战时生活的恐惧。其后的演出季在伦敦的新剧院(New Theatre)和王子剧院(Prince's Theatre)演出。1940年,在访问荷兰期间,由于纳粹德国入侵荷兰,芭蕾舞团几乎被困在那里。由于战争,虽然许多男舞者没有能留在芭蕾舞团继续效力,但还是有许多的舞者继续参加一些新的芭蕾舞剧的演出,如赫尔普曼的《司酒宴之神》(Comus,1941年),《哈姆雷特》(Hamlet,1942年),《戈巴尔斯的奇迹》(Miracle in the Gorbals,1944年)。 |
|
来自: 龙潭今语 >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