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错过了春花秋月,不能错过桂子飘香

 抹云阁 2016-10-16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出差一趟回来,还没有下车,一片的香气已经钻进车厢,明明白白是桂花开了!不管官家怎么表扬自己,上海的空气质量自然是不怎么样的,一年四季之中,只有这个季节的空气,让你的鼻子、让你的全身充满了享受,再懒惰的人——比如我,这时候也愿意晚饭后在小区走一走,与桂花来个近距离的接触。今年的桂花比较晚,前些日子,还有人对我说,今年桂花不开了,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老天什么时候会辜负人!




几十年前,大别山区有一句俗话,“栀子花香千里,桂花香万家”。彼时虽然知道桂花,其实并不多见,反而没有现在上海,街头、绿地、小区,随处可见。可以想象,这几天的桂花开遍申城,该是多么富有诗意。一座城市都浸润在桂花的香气里,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感谢这座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


我在浦东新闻办工作时,办公楼是“回”字形,中间天庭里面就是一棵硕大的桂花树,风吹不到,香味堆积,透过层层的窗户,送进了每一间办公室。现在的虹桥绿谷,更是在下沉式广场、地面、露台、屋顶都种满了桂花,四面八方,层层叠叠,置身其中,你最能体会“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感觉——我敢保证,这里是上海最好的赏桂圣地,欢迎朋友们光临,我在桂花树下等你。百度地图输入“虹桥绿谷”就能找到我。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宝宝念诗”去年发了一篇白居易的《忆江南》“山寺月中寻桂子”,著名理论家、收藏家,国防大学黄宏将军说:“散文真美。香味中排队,此句此景,堪称一绝”。补充说一句,这位是耍枪杆子和笔杆子的,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主攻团政委,是难得真打过仗的将军,不是嘴皮子混出来的杂耍。《忆江南》词很好,很适合于小朋友念。今天再念一首写桂花的词。


今天这首是李清照的词,估计很多人都没有看到过。毕竟李清照的好词太多了。这首词专门写桂花。词的意思是说,桂花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也得不到许多追捧——“情疏迹远”。但是,即便不是“浅碧深红”,却能香满人间,才是真正的“花中第一流”。梅花和菊花,在桂花面前也都自愧不如,桂花才是中秋前后的花中之冠。可惜屈原没有情调,当年在《离骚》中,写了那么多的香草名花,怎么就没有想到写桂花呢?




李清照,这个小女子真是大胆,批评芸芸众生倒也罢了,竟然敢调侃诗歌的祖师爷没有眼光。骚人,这里专指屈原。屈原写《离骚》后,诗人、文人,又被称为“骚人”、“骚客”,这个意思与现在的风流、浪荡完全不是一回事。


解释得太多了点,几乎不是“宝宝念诗”的风格。回过头,还是去欣赏桂花吧。说桂花不被重视,似乎有点冤枉古人,古人想象中,圣洁的月亮里,唯一的仙子是嫦娥,唯一的动物是玉兔,唯一的树就是桂花树。小时候,我爸爸说月中的阴影只象桂花树,有点勉强,难道不象松树,不象梧桐,不象香樟……什么的?可见古人还是真心喜欢桂花树。



“八月桂花遍地开”,说的是阴历,很喜欢这首歌,欢快、流畅,既不咬牙切齿,也不苦大仇深;“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说的是阳历,这句话好是好,用得太滥太俗了。周末,不要宅在家里,出门去寻桂花吧。闻香识桂花。桂花,是唯一一种不需要眼睛,仅凭鼻子,凭嗅觉就可以欣赏的名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花都是美丽的,如果要强分优劣的话,最好的花,自然应该是那些有色有实的,比如荷花、桃花,花本身美丽,或大气,或妖娆,果实又好,真正造福人类。相比较之下,牡丹,国色天香,好看是好看,也仅仅是好看,真所谓花架子。桂花,花形不大,色不鲜艳,但香气芬芳,有益人的身心,同时也有很多实际的用场,桂花茶、桂花蜂蜜、桂花汤圆,都是大自然的天作之合。


我爱桂花!爱桂花的人,请转发此文,找到更多的知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