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是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首选的必读书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言语和行事的一本书,也记有少量孔子弟子如有子、曾子等的的言论。它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是了解孔子思想的最基本的一本书。 《论语》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以至三传弟子,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编成的。成书在战国时期,时间约在孔子死后数十年至200年间。作者和成书的准确时间已不可考。《论语》注本很多,据有的学者辑录,有3000种之多。其中较重要的有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和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分别代表了不同年代、不同思潮学派研究《论语》的成就。当代学者的注本主要有和钱穆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孔子《论语》的思想,并非孔子个人的创造,而是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成果。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经历重大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孔子思想学说的出现,是中华文化这个变革发展的重大成果和标志。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小戴礼·表记》) 殷商以上,中华文化中宗教思想占着主导地位。直到殷商时期,中国人还是受天命思想所支配,一切都要通过占卜,取决于鬼神;在鬼神面前,人完全是被动的,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地位。 西周初年,中国人的思想开始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人们从夏、商、周三代的更迭中认识到 “天命靡常”(《诗·文王》) “命不于常”(《尚书·康诰》) 由此引起了思考。既然夏商都自称秉承天命而号令天下,又为何终至灭亡?天命为何而转移?周本小邦,继商而立,如何才能永保天命不失?思考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召诰》) 夏、商之丧失天命,都是因为后王失德,致使百姓生活无着,抱子携幼,向上天哀告。“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孟子·万章上》引《尚书》佚文)天怜悯小民的痛苦,于是收回了给他们的天命。所以想要永远保持周的统治,就要“敬德”。 “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 这样,第一次把人作为与“天”不同的力量,思考人在天命转移中的作用,提出了天人关系问题。天命的最高主宰地位没有改变,提出天人关系问题和敬德的要求,是为了“祈天永命”。但天命已经失去了绝对的地位;人们开始把人作为与天相对的力量,认为人能够影响天命。这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转变。有了这个转变,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了人,发展了人文方面的思考。 至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孝、忠、贞、信、仁、义、勇、知、敏等道德要求、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君子人格标准”(傅道彬:“春秋时代的风雅精神和君子人格”,(光明日报2012-7-23)。《左传》上就有许多当时人提出的政治、道德思想和道德故事。其中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的思想,反映出道德已经代替天命成为衡量是非善恶,决定人事命运的最高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在整理古代文献,继承上古以来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又总结西周以下人文思想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儒学,标志着天人关系问题上思想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他立足于人,提出了一个包括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的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即仁学的思想体系。; 这样,中华文化的发展,殷商以上是敬鬼尊神,天命思想主宰一切。西周初年天命思想开始动摇,中国人开始把自己当作与天相对的主体来认识世界,提出了天人关系。以后数百年间,人文思想得到发展,人的地位愈来愈提高,但天命的主宰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也还没有摆脱“祈天永命”的思维模式。至孔子创儒学,摆脱天命鬼神的羁绊,提出了自主、自由的完全立足于人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和转变。从此,中华文化的发展转到了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简单讲,殷周之际到春秋末期数百年间,中国文化经历了敬鬼尊神-敬德保民,祁天永命-敬鬼神而远之,以人为本这样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敬鬼尊神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孔子和《论语》是这个转变的标志。 他的仁学体系是这一转变的标志。他总结继承了他之前2500年的文化成果,又开启了他以后2500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儒学成为这2500年中华文化的主干,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人类四大文化思潮。而《论语》则是儒学和今天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二、《论语》的核心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流传千年的一句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许多人都认为《论语》的核心内容是讲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学,是历代统治者用来巩固其统治的学说。我今天要提出另一句话,就是《大学》所说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这是对《论语》精神最好的概括。 从《论语》的内容看。孔子确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是他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然而细读《论语》,却可发现,为了这个目标,他最关心的是人的完善;孔子治国的根本理念,“政者正也。”是一个“正”字。正首先是正名。要改变“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都能各得其所的秩序,使社会秩序归于正常。恢复社会秩序正常,关键在正人,使人自觉走上正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人有德而知耻,知耻而有所不为,自觉走上正道,社会秩序自然也就归于正常。正人中又有两方面:正人和正己。“正人先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首先是要求在位者自身要正。 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孔子用一个“正”字概括。 为达到“正”的目标,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孔子用“免而无耻”与“有耻且格”八个字概括说明法制刑政与道德礼教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法制刑政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为善;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预防犯罪。通过这样比较,他论证了“为政以德”的正确和必要,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把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在人们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 因此孔子重教育,把教育看作为政治国的基础。无论为政还是教育,中心都是“正人”,此乃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 从孔子思想对后代的影响看。 儒家提出的“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人生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以及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要求,为人们所继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民族的文化传统。 世代传颂,家喻户晓,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正是儒学倡导的为人之道最高的、集中的体现; 中国民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风尚,是儒学为人之道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支撑了民族的发展;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使我们赢得了礼义之邦的美名。 儒家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精神表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世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之所在。 从古代圣贤豪杰,历史人物的体会和践行看。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能,所学何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憾。” 顾炎武: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兽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愚以为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顾炎武) 他们都是学孔子思想,用于修己,成为中国人时代称颂的英雄豪杰,民族的脊梁。 三、做人的核心价值 《论语》讲做人,提出了以“君子”为代表的理想人格的要求,学做君子的纲要、途径和修身的精神、方法。其中最核心的可以概括为五点:义、群、和、礼、耻。 义。精神和物质,道义和功利的关系,以精神、道义为上,“义以为上”,这是人生和社会的根本问题。 就人生言,以精神生命为生命意义之所在,以精神生命和道义的追求引导、节制物质生活的欲求。先做人,后做事;追求做好人,不是追求做富人贵人。 《论语》说“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论语》也提出了践行这一点的不同层次: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 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无勇也。”从正面讲就是见义勇为。见义不为是常见的现象,又是道德建设中严重的问题;一事当前做与不做,两种选择:应该不应该?有利不利?见义勇为就是日常生活中,把应该不应该当作言行取舍的标准,放在有利不利,功利的衡量前面,应该做的就做。这是践行义以为上原则的起点. 见利思义。“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以精神生命、道义的追求,指导和节制对物质生命、富贵的追求。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生死抉择,惟义所在。 就社会言,“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不仅是君子人格的最高要求,也是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群(公)。群己关系,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个人发展和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统一。可称之为“群己统一”。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是讲人生的责任;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民到于今称之。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这是讲人生的价值。中国人追求的不朽,是把个人的小生命融入群体的历史的大生命中,在历史长河中”虽久不废“,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践行的要求。忠恕之道是处理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修己安人,是对君子的要求;以天下为己任,”修己以安百性“,”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理想的圣贤目标。 义和群,是人和禽兽相区别,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所以是为人之道的核心要义。二者是统一的。重义的人不会孜孜于私利,热心助人为群的人必定重义。二者的集中表现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精神贯穿古今,代代相传,不断获得新的内容,更新、丰富、发展。支撑了民族的全部历史,培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塑造了民族的形象。 义利和群己,也是当今世界面对的两大问题。当今世界,是个人第一,物质利益至上的时代;是一个”处处争端,人人为己,颂赞自我主义,只顾经济利益而违背道德准则的世界“。”利己主义和贪欲仍在不断地加重人民之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长此以往便会引发世界各地的冲突“。(坦桑尼亚前总统姆卡帕) 和。义、群(公)是从为人角度讲,和是从宇宙观和社会整体讲。《论语》讲到”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前一点是根本的价值观,后一点是待人处事的根本原则。 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程子说; “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 和而不同,各得其所,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也是我们最高的价值追求;由此,待人处事必以承认差别为出发点,以达成各得其所为终极目标。和而不同既是对世界万物的根本认识,也是待人处事的根本原则和终极目标。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孔子为政,以“正名”为当务之急,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得其所为目标,则是以和为贵在当时环境下的具体内容。 中庸、中道是致和的基本方法。 礼。是从落实的角度讲。遵守道德、礼制的规范。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义、群、和三项都通过礼而落实。《论语》说为政:是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说教育,是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说君子,是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离不开礼。礼的功能是“齐”“约”,把德的要求落实到言行举止,是人们在共同的规范下达到社会的和谐。 总之,一切行为举止,不离礼的规范。所以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立于礼”,“不学礼,无以立”。礼的实质和功能是“别追求和”,在承认和厘清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耻。是从道德的基础讲。行己有耻,有所不为。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有耻才能有所不为。《论语》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都是强调有耻的重要。 西方人的道德建立在宗教信仰上,信上帝,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就要受到责罚。曾有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传统,行为不受上帝约束,所以道德状况不好。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无知。中国确实没有单一的延续几千年的宗教传统,但并不代表中国人对自己没有约束,“行己有耻”就是自我约束。这约束不是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信仰上,而是建立在内在的道德良心上,是真正的自律。中国人的道德建立在行己有耻的基础上。 以上五项,从人之所以为人之所在,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存在形式,道德践行的落实和道德精神的基础等几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做人的根本要求,构成中国人为人之道的核心价值体系。用今天的语言说,可以概括为崇义、乐(药)群、贵和、守礼、知耻。 这五项核心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因,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古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现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至抗震精神、航天精神;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和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雷锋……一脉相传,贯穿古今。今天,它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脱离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将成为不可能。同时,传统的核心价值也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获得新的内容,更新、丰富、发展。今天也应该对它作新的阐述,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使它有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升华。 这五项,,都反映了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别,同时又都具有普遍的意义,为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在现代条件下继承、发扬这些传统的核心价值,不仅可以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而且可以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来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016年7月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