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臺靜農逝後25年,全集首次出版

 許學仁 2016-10-17
臺靜農

由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主編的《臺靜農全集》近日由海燕出版社出版。《臺靜農全集》共11種(13冊),採用小布面精裝,全套定價480元。據出版方介紹,除書畫作品外,全集收錄目前所能見到的台先生的所有作品:《地之子》《建塔者》《龍坡雜文》《白沙草 龍坡草》《靜農論文集(上、下)》《中國文學史(上、下)》《關於魯迅及其著作》《淮南民歌集》《臺靜農遺稿輯存》《臺靜農往來書信》《臺靜農年譜簡編》。

ADVERTISEMENT
臺靜農(右二)與張大千(左一)、莊嚴(左二)等聚會。

此次全集出版,系台先生逝後作品首次全面結集,系海燕出版社與魯迅博物館合作完成。據了解,元月全國書市期間,出版方將組織相關學者與作者遺屬對談推介活動,並舉辦專場發布新書。

附錄:《臺靜農全集》出版說明

臺靜農(1902—1990),字伯簡,筆名青曲、孔嘉等,晚號龍坡叟,安徽霍邱人。青年時期就讀於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與魯迅等發起成立文學團體未名社,編輯出版《莽原》半月刊、《未名》半月刊和《未名叢刊》《未名新集》等叢書,出版小說集《地之子》和《建塔者》。魯迅編輯《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選錄臺靜農作品達四篇之多,更在序言中稱讚臺靜農「貢獻了文藝,而且在爭寫著戀愛的悲歡,都會的明暗的那時候,能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的,也沒有更多,更勤於這作者的了」。臺靜農編輯的《關於魯迅及其著作》,是中國最早的魯迅研究專著之一。1927年後,任教於輔仁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及齊魯大學等。抗日戰爭爆發,遷四川,任職國立編譯館和白沙女子師範學院。1946年赴台,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二十餘年,弟子甚眾。

ADVERTISEMENT
臺靜農著作版本雖多,但皆為單行,略無統系,又因為大陸、台灣暌隔多年,台先生一些著作不為大陸讀者所知,其貢獻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2012年,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辦了「無窮天地無窮感——臺靜農書法精品展」暨紀念臺靜農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會後我們即策劃編輯臺靜農作品全集和書畫集,得到台先生親屬以及台灣大學、北京魯迅博物館、香港香江博物館等機構的大力協助。

「出水新蒲含秀氣,臨風春草散清芳」楷書聯。
國畫《墨梅》,1981年作於台北龍坡里。

《臺靜農全集》共11種(13冊)。除書畫作品外,收錄目前所能見到的台先生的所有作品:《地之子》《建塔者》《龍坡雜文》《白沙草 龍坡草》《靜農論文集(上、下) 》《中國文學史(上、下)》《關於魯迅及其著作》《淮南民歌集》《臺靜農遺稿輯存》《臺靜農往來書信》《臺靜農年譜簡編》。

《地之子》《建塔者》《龍坡雜文》《關於魯迅及其著作》《淮南民歌集》《靜農論文集》為台先生親自編定。《中國文學史》是台灣大學中文系的講義,為台先生後半生心血所聚,經其弟子編輯整理而成。兩本詩集加上未編集的詩列為一卷。未收入自編集的文章編為《臺靜農遺稿輯存》。台先生書信所存不多,且從未編集,此次在台先生親屬努力下,得到台先生給家鄉親屬的信札多通;我們將一些他人寄台先生書信編入,稱之為「往來書信」,雖然有些書信並沒有構成來往,但藉此可以了解台先生的交遊和志趣。最後,編者參考了多種資料,編成《臺靜農年譜簡編》。

全集的主要編撰人員為黃喬生、姬學友、劉思源、許禮平、徐鼎銘等。台灣大學中文系何寄澎、柯慶明、許銘全諸位先生整理《中國文學史》厥功甚偉,值得銘記。海燕出版社重視學術文化積累,精心組織,細緻核校,使全集得以順利出版。

臺靜農著作出版時間跨度大(有些作品為20世紀早期白話文),加之台灣和大陸出版規範的差異,我們在編輯過程中遇到大量文字用法不統一的問題,如「做」和「作」,「好象」和「好像」,「的」和「地」,「那」和「哪」,「崛強」和「倔強」,「迷漫」和「瀰漫」,「消毀」和「銷毀」,等等。為了尊重文本的歷史性,在不損害文意的前提下,本集儘量保存較早版本的原貌。

因水平有限,本集一定存在不少問題,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