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欠新路径:从三角债关系中找方案

 江湖一飘168 2016-10-18
清欠新路径:从三角债关系中找方案
林大为 张城铭 本报记者 丁巨

    当因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而陷入重重债务的企业发生巨额欠税,无力缴纳,被查封资产拍卖又连续三次流拍,税务机关该怎么办?辽宁省抚顺市地税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利用三角债务关系,为艰难的税款清欠工作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之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日前,随着恒昇公司将862万元欠税款划缴国库,抚顺市地税局开发区分局(以下简称开发区分局)成功运用这一理念,将一个困难重重的税款清欠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诚相待

    与房地产欠税大户博弈先胜一步

    恒昇公司是抚顺市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07年成立。2013年,由于摊子铺得过大,该公司在商品房滞销的市场环境下,工程欠款难以结算,在建工程无后续投入,资金链断裂,发生欠税。

    为摆脱困境,恒昇公司开展多种自救措施,但收效甚微。2014年,该公司将占地13.3万平方米连同地上在建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的锦绣澜湾B区转让给沈阳某置业投资集团。因为是清理债权,没有现金流,造成欠缴地方税1042万元。

    从恒昇公司开始欠税起,所属地税机关开发区分局先后依法采取限期缴纳、查询企业银行账户并扣款、送达处罚决定、订立还款计划、欠税公告和限售发票等管理措施。其间,企业补缴了一些税款,但欠税总额不断增加。

    恒昇公司已陷入重重债务之中,其所有房产均抵押给了金融机构或施工企业,法律手续一应俱全,税务机关强制执行似乎无从下手。加上该公司是抚顺市的重点企业,对就业、民生的影响比较大,如何稳妥地对其依法清缴欠税,成为开发区分局需要用智慧解决的难题。

    “对这类企业,我们既要准确执行政策,又要提供周到服务。”从这个思路出发,开发区分局税务人员一次次到恒昇公司提供政策辅导,帮助其分析利害。终于,企业同意通过法律程序将抵押给关联企业的4套门市房解除抵押,交由税务机关查封,并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多次到省城办理有关房产解押的法律手续。2014年11月,开发区分局查封恒昇公司A地块85#1号~4号门市房,共计1285.66平方米。2014年~2016年,该公司新增欠税857万元,由于之前被查封的房产价值低于其所欠税款,开发区分局经恒昇公司同意,于2016年5月又依法查封了其A地块85#5号~10号门市房,共计3750.53平方米。

    进退维谷

    拍卖欠税人房产连续三次流拍

    2015年3月,抚顺市地税局组织召开清欠工作会议,依法对开发区分局先期查封恒昇公司的1号~4号门市房提交第一次拍卖。经评估机构评估,以6380元/平方米的起拍价向社会公示,组织第一次公开拍卖,结果流拍。

    一个多月后,该局与评估机构沟通后将有关查封房产的拍卖底价下调约10%,启动第二次公开拍卖。结果再次流拍。

    同年6月9日,评估机构将有关房产的拍卖底价降为5300元/平方米,发起第三次公开拍卖。结果,竟然还是流拍。

    三次拍卖,三次流拍,恒昇公司1号~4号门市房的拍卖程序暂时终止。依法拍卖陷入尴尬境地,对恒昇公司的税款清欠工作似乎走入“死胡同”中。

    另辟蹊径

    从三角债务关系中找方案

    怎么办?“恒昇公司的欠税额巨大,我们必须转换思维,另辟蹊径,采取有计划、分步骤、多方向的现实策略。”经过讨论,开发区分局决定改变清欠方法,借助开发区管委会等多部门的力量。

    得知开发区分局的清欠困境后,抚顺市地税局领导多次到开发区管委会交流思想。在研讨中,双方慢慢形成一个共同思路,即利用三角债务关系处置恒昇公司的资产。具体做法是:由债权企业利用自己对开发区管委会的债权,购买恒昇公司待拍卖的资产,由开发区管委会支付价款,抵顶恒昇公司的欠税。

    带着这个想法,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亲自出面与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展开沟通。在费了很多口舌后,只有A公司同意洽谈此事。为推动洽谈成功,保障相关各方的利益,开发区分局专门聘请法律顾问仔细研究并确定有关合同条款的内容,加快相关法律程序和文书的办理。最终各方达成共识:将恒昇公司被查封的85#6号~9号门市房,以第三次拍卖的底价卖给A公司,所得价款缴入国库,抵顶恒昇公司所欠税款。

    在即将进行置换操作时,A公司突然犹豫起来,担心动用巨额债权购置非生产、非急需性的固定资产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利。这时,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和开发区分局领导都诚挚地帮其分析利害,A公司最终打消了顾虑。

    按照合同约定,前不久,在税务人员的全程监督下,862万元抹账款开始履约:开发区管委会转款给A公司,A公司将款转给恒昇公司,恒昇公司到开发区分局缴纳欠税,上述事项在一天内完成。

    清欠体会

    面对难题税务人员应当勇于创新

    完成本次清欠工作后,开发区分局做了经验总结,认为这是一起成功的“非典型”依法清欠税案例。

    特殊之处在于,清欠税款不是通过直接拍卖扣押财产,而是利用不同利益方的多角债务关系,通过法律程序,突破“扣押——评估——拍卖——收款”的惯常模式,实现税款的迂回入库。这个曲折的清欠案例,不仅显示了税务人员锲而不舍的力量,也为今后依法清欠税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即在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的今天,税务机关可以适时把握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多角度开展清欠工作。

    掌握信息是基础。本案中,税务人员不仅依法计征税款,摸清欠税的底数,而且全面掌握了欠税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和债务情况,对相关利益方的债务关系也有深入了解,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关欠税款之所以能够成功入库,关键就是三角债务关系线索。

    转换思路是重点。本案例中,连续的拍卖流拍,让清欠工作似乎回到原点,但地税人员不放弃,积极想办法,跳出传统思路,转变方向,进而使清欠工作豁然开朗。

    沟通理解是策略。本案中,正是基于地税人员热情周到的政策服务和为企业设身处地的利弊分析,涉案企业才积极配合,将先期被建筑施工企业起诉查封的房产解除抵押,使开发区分局的扣押查封房产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政府支持很重要。本案中,开发区管委会出面积极筹措资金,协调相关企业购买欠税企业的房产,并参与签订三方还款协议。在购买方犹豫的关键时刻,政府的坚定支持立场,促使债务清偿成功,欠税款如数入库。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欠税清理工作愈加艰巨。这要求税务人员遇到问题不能绕着走,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