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打劫的“大吉”

 沈维鑑 2016-10-18


“大吉片儿”位于北京原宣武区的核心,俗称“宣南”,是林海音所著《城南旧事》所描述的地方。大吉片东起粉房琉璃街,西到菜市口大街,南起南横东街,北至骡马市大街,东西宽约700米,南北长约600米,大小胡同街巷30多条,院落300余个。大吉片历史渊源久远,很多都是金代留下的街巷,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可是在开发商的努力下,这里已是翻天覆地、高楼林立;古老街巷已经荡然无存。

大吉片儿的名称源于这片区域中的一条普通的胡同——“大吉巷”。由于它的名字“吉利”,被开发商当作这一片的名称。其实他们不知道这里最早叫“打劫巷”,暗示着他们对北京数百年历史文化的打劫!


大吉巷夹在果子巷与米市胡同之间,与骡马市大街平行的东西向胡同。 北大吉巷东西两边是热闹异常的果子巷和米市胡同,而它却是夹在闹市中独享清幽的一条长巷。显得气韵清雅,素洁无尘。

这条胡同形成于明代,属宣南坊,明崇祯时称“打劫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有人认为是当时治安情况不好,常常有歹人打劫,留下了这么个恶名。

但也有人认为‘打劫’并不是抢劫,老北京人买东西觉得昂贵,会说‘打劫啊’。因此,这个名字可能恰恰证明这里曾经集中了许多商铺和娱乐场所。”

清乾隆时则同音雅化成“大街巷”,清末图吉利改称为“大吉巷”。1965年北京整顿街巷名称时,将其南边的羊肉胡同改称“南大吉巷”,大吉巷就称为“北大吉巷”了。

北大吉巷胡同虽然不长,却因为保存完好,堪称宣南胡同中的一个亮点。清朝康熙十年(1671年),为防止八旗子弟腐化堕落,曾喻“京师内城永行禁止设戏园。”因此内城所有娱乐场所均迁往了外城,由此形成了宣南地区会馆林立,戏园众多的局面。


北大吉巷以居住过多位梨园行和曲艺界名人而著称,像一直与梅兰芳先生合作的花脸演员刘连荣、著名京剧武生李万春和曲艺界名宿京韵大鼓白派创始人白云鹏等都曾经住在这条胡同里。

宣南文化的根在哪里?这个必须予以明确。所谓‘宣南’,最初是明代的一个坊名。大吉片绝大部分都处于明代“宣南坊”的范畴之内。因此,可以说,大吉片正处于宣南的核心地带,后来广义上的宣南则泛指宣武门外地区。

丞相胡同、米市胡同、兵马司、迎新街、南北大吉巷、贾家胡同、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和平巷、保安寺街、包头章、方盛园胡同等等街巷胡同、古都风貌尚存,闹中取静,古色古香,青砖灰瓦,门墩石雕、木刻影壁……其中不少院子游廊壁画是北京四合院中的经典之作。


大吉片的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康有为故居、中山会馆……其他有文物历史保留价值的古迹、会馆、民居、店铺、遗址、名人故居更是不胜枚举。如陶然亭东街79号、81号、135号是袁复礼三兄弟旧居、粉房琉璃街115号的新会会馆(梁启超故居)、贾家胡同37号的林则徐故居、南横东街109号的曾国藩故居、菜市口胡同84号的潮州会馆……


这说明宣武区西部既是北京城的发祥地,也是北京胡同的诞生地,金代街巷胡同的根就在此处。胡同格局一直留存到今天,难能可贵,比西城区元代形成的砖塔胡同还要久远。


大吉片拥有丰富的金代城市要素:铁牛坊(菜市口胡同、米市胡同、迎新街等)、宣曜门(贾家胡同南口)、金中都东城墙(潘家胡同以西至贾家胡同以东)、东护城河(潘家胡同)。像这样集街坊、胡同、城门、城墙、护城河为一体的地块,十分少见,对辽金民居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对于无数专家学者、热心人士、当地百姓和媒体试图保存这片胡同区的努力,开发商有恃无恐不断蚕食,由南向北步步推进,今天大吉片传统街区已经彻底消失。金代形成的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二十多条胡同和地下遗存已不复存在,上述有价值的会馆、寺庙、名人故居、保护院落等大部分消失,仅留下南海会馆、米市胡同29号楼、新会会馆、莆阳新馆四处文物,成为楼海中的孤岛。


笔者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二十余年,在这片胡同中上的小学,读的中学;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巷,留恋这里的文化古迹,怀念曾经的发小、街坊... ...然而,原来熟悉的街巷变得极为陌生,原来可亲的四合院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楼林,原来的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文:皇城根下的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