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物,夹缝之中解难题

 培元小生 2016-10-19


一般来说,在职场上,职位越高,工资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要求越高;在官场上,也是官职越高,需要的本事越大。但是,有一般情况,就有特殊情况,有时候,地位低、官职小的人,遇到的情况,比地位高、官职大的人遇到的情况更为复杂,所需要的能力要求更高。

 

你比如说,古代都有京兆尹这个官职,京兆尹的职责,就是主管京城的行政事务。但是,在京城,有皇帝,有皇亲国戚,有文武百官,这些权贵们,各个权力地位都比京兆尹高得多,而往往他们犯事之后,又必须由京兆尹来处理,京兆尹所面临的情况,经常是小官儿管大官儿的事,所以京兆尹这个官儿难当是众所周知的。

 

今天,就讲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处在两个大官的夹缝之中,以自己过人的机智,化解了难题,最后让各方皆大欢喜。

 

在清朝年间,张之洞身为胡广总督,谭继洵是湖北巡抚,总督管相当于现在两省的地面,而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可以说两个都是大官,但是,两个人却是面和心不和。

 

有一年春天,张之洞和谭继洵共同视察武昌地面,当时隶属于武昌的江夏县县令陈树屏也陪同视察。中午时分,在长江江边儿的黄鹤楼上吃饭饮酒。

 

酒酣耳热之际,张之洞和谭继洵高谈阔论,说起了当时长江江面儿的宽度。谭继洵说:“我看啊,这个长江的江面,有五里宽。”张之洞却说:“我看不然,长江如此宽阔,怎么会只有五里呢?我看有七里的宽度。”

 

谭继洵却并不买账,拒不让步,坚持说,“我看是五里的宽度。”张之洞也继续争论:“我看是七里的宽度。”“五里!”“七里!”两个人争吵不休,互不相让。

 

最后,张之洞说:“这个地方属于江夏县管理,县令对于此地必是了如指掌,那就让县令说说,这江面到底多宽!”

 

陈树屏是江夏县令,是七品芝麻官儿,那在总督和巡抚面前,那都是微乎其微的小官儿,两头他都得罪不起,得罪了哪一方,将来都可能会被穿小鞋儿,揪辫子,轻者罢官,重则丧命。两位大人争论不休的事,却让他一个小小的芝麻官儿来评判,这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啊!

 

陈树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就对两位大人说:“其实两位大人说得都对,这个江面在夏季涨水时,是宽七里,在冬季枯水时是宽五里。制台(总督)大人说的是夏季涨水时的宽度,而抚台(巡抚)大人说的是冬季枯水时的宽度。”

 

陈树屏巧妙地把江面的宽度分成了两种情况:一宽一窄,这样既保住了总督张之洞的脸面,又保住了巡抚谭继洵的脸面。他们二人,本来就有骑虎难下之势,听得如此高明的打圆场的话,也不好意思再争论下去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就坡下驴,两个人就举起酒杯,一笑了之,皆大欢喜了。

 

县令陈树屏靠着自己过人的机智,巧妙地化解了一个大难题,保住了两位高官的面子,更保住了自己的前程。



祝 国庆快乐!




智慧与谋略   zhhyml5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