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版“门口野蛮人”:43亿重庆巨富从A股碾压到新三板

 cooltodie 2016-10-19

最霸气的“野蛮人”叩门方式,并非宝能系姚振华大张旗鼓举牌万科,也不是阳光保险低调友好增持伊利股份,而是重庆巨富张松山父子联手在A股和新三板市场扫货,举手之间便构建出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

9月25日,丽江旅游(002033)在深交所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称,截至2016年9月22日,28岁的张一卓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增持丽江旅游2113.50万股股票,持股比例达到5.0002%,触及举牌。

不过,尽管丽江旅游的股权十分分散,但公司目前的前三大股东雪山开发、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均为国资背景,张一卓想要效仿宝能系,直接从二级市场取得控制权几乎不可能。

虽然控股丽江旅游还是未知,张一卓的父亲——55岁的华邦制药(002004)实际控制人张松山及其背后的新三板帝国却已浮出水面。

根据富姐统计,目前以张松山为实际控制人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和拟挂牌公司共有三家:颖泰嘉和(833819)于2015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凯盛新材(Q162702)和秦岭旅游(Q163441)分别在今年7月和9月正式申请新三板挂牌。

知识型富豪的发家史

有其父必有其子。年纪轻轻的张一卓成为创业板上的“野蛮人”,其父亲张松山更非泛泛之辈,其名头远比张一卓响亮。

早在2015年,张松山家族的财富就已经达到43亿人民币,位列重庆富豪榜第十位,其个人投资的产业涉及医药、酒店、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张松山才是张一卓举牌丽江旅游的幕后推手。

在重庆的新一代富豪中,张松山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被业界称为知识型富豪。在华邦制药的发展历程中,张松山不仅仅是一位高管,也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和核心技术人员,曾兼任过公司新药开发部研究员,并担任过多个药品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根据《重庆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张松山先后在郑州大学生化系、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六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他随妻子来到重庆之后开始创业,和另外6个人共同创办了重庆华邦公司。

彼时正是重庆政府支持科技型人才创业的好时代。张松山在公司创立之初的50万元投资额,就有43万元来自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而他和其他6个自然人之间总共出资7万元。但在一年之后,华邦制药的产值便达到250万元,净资产增加为80万元。

自1997年起,华邦制药实施增资扩股,壮大了资本金实力,占据了皮肤科用药的绝大部分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2004年6月,华邦制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西部第一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而在华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张松山也通过多次并购,成为华邦的第一大股东。

合并颖泰嘉和开启新三板跑马圈地之路

颖泰嘉和(833819)是华邦制药旗下最重要的控股子公司,也是新三板市场上最重要的医疗类挂牌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陶氏益农、安道麦等国际农化公司在中国地区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颖泰嘉和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90亿元,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从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之后,公司共定增2次,分别募集资金10.21亿元和11.9亿元,成为新三板市场上少数融资超过10亿元的企业。

不过富姐发现,其在2016年6月29日发行的11.9亿元定增,由其母公司由华邦制药全部认购。

华邦制药与颖泰嘉和之间是通过换股的形式吸收合并的,其中还经历了一番波折。2009年9日8日,华邦制药停牌谋划重大资产重组,在其公告中称,公司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参股22.74%的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月后,一份《换股吸收合并北京颖泰嘉和科技公司预案》出炉。紧接着在经历2010年4月“延期向证监会回复反馈意见”等波折后,华邦制药终于在2011年9月拿到证监会的核准批复。

但在整个过程中,华邦制药都未提及颖泰嘉和拥有其“主要供应商”盐城南方化工有限公司50.2%的股权一事,直到2012年4月20日,公司才通过2011年年报披露了这一被遗漏的重大信息。这一操作在当时引来市场和媒体的猜疑。

这些猜疑并未阻挡华邦制药的资本扩张之路。仅在2012年,华邦制药就累计斥资3亿元收购了上虞颖泰精细化工公司、上虞帝瑞云涛公司、河北万全宏宇化工公司、河北万全凯迪进出口公司、大丰帝瑞云涛化工公司、杭州庆丰农化公司6家公司股权。

但这些收购背后却存在“股权迷乱,业绩屡屡变脸”的现象。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华邦制药多位董事离职,被外界怀疑有“圈钱嫌疑”。

尽管如此,公司还是在2014年4月和2014年6月成为山东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和陕西太白山秦岭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今年7月和9月,这两家公司分别申请挂牌新三板。

98家A股公司将子公司送进新三板

自新三板扩容以来,不仅成为类似BAT这样的大型巨头企业跑马圈地的场所,也成为很多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争相抢夺资源的肥沃土壤。根据媒体统计,现在新三板有98家血统纯正的A股控股子公司,不包括那些挂牌之后被上市公司收购的,还有22家在排队等待挂牌。

有业内人士称,新三板挂牌成本低,却可以在不影响主业的情况下装入很多资产,已经成为很多A股上市公司资产运作平台。不少公司在公告中提及,子公司挂牌新三板,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持有资产的价值,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上市公司子公司挂牌新三板后,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规范发展,拓展新的融资渠道,提高品牌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新三板挂牌后,提高了其股权流动性,并形成有效股份退出机制,有利于增加这些A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

富姐相信,未来会有更多A股上市公司在新三板市场上角逐,这里也将催生更多优质的企业。不过,虽然新三板的准入门槛比较低,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相对较严。很多上市公司在安排子公司挂牌时遇到过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公司独立性、对赌协议或反稀释、国有资产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