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科学网马军博客 最近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参会人员规模非常大。因为授课任务多且请假比较麻烦,多年没有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了。2016年至今参会2次,我自己和同事也承办了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发现参会的新人越来越多了。主要是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参会的人员大幅度增加,还有一些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 曾经有年轻教师问过我如何增加在学生圈子的影响,抱怨说自己去参加学术会议似乎无所适从。自己认识的人太少,大家也都不认识自己,“大学者”和知名专家都难以套近乎。最让他苦恼的是每次参加相关会议,给一些同行圈子的知名教授打招呼,甚至曾经和知名学者同桌吃饭、短暂面谈等,但知名学者和专家总是想不起自己是谁了等等。 我想这是很多青年学者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于是应几位博友的要求,根据我的理解写一篇博文供大家批评,希望对年轻学者快速成长、扩大学术影响、增强学术影响等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要在学术会议上结实科研界的前辈,并且向他们有力的“推荐”自己,你需要注意下面这几方面: 你要认识到,科研领域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教师正越来越多,每年总有毕业的博士生不断加入,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想要让大牛们认识你、记住你,首先增强自身科研实力、让自己的研究领域立体起来才是硬道理。 了解本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相关著名学者,关注他们的课题组进展。大学者们一般比较忙,估计没时间搭理你,你可以经常和这些课题组助手,如组里的副教授、年轻博士(重要论文的第一作者)等加强邮件联系,把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通过邮件发给这些课题组,并请教一些相关问题。 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认真做好口头学术报告,积极展现自己。 通常,一个成功的学术报告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PPT,另一个是报告人的表达能力,包括中文表达能力和英文表达能力。有人形容作报告就像讲一个故事,首先要把故事讲得完整,在完整的基础上,故事要生动才能打动听众。所以,PPT要求思路清晰,内容丰满,简洁美观;表达要熟练、准确、生动、如果有能力再加上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势。报告做得好,能够向评委和听众更好地展现你的工作,能够让你的工作更容易获得认可。 做报告时不必从引言到结论依次全面叙述,主要应该明确主旨、展示思维逻辑、逐步展开层次、突出创新结果、讲清基本观点。开头要讲清研究背景、基础和目的。叙述时简明扼要、定位准确。实验结果可以与讨论结合讲、夹叙夹议、前因后果,衔接清楚、引人入胜。在报告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自问自答等不失为吸引听众的良方,在报告过程中引入问题,让听众来思考,往往可以把听众的心找回来。结尾处,把你最希望听众记住的精彩部分,最后再简明扼要地讲一遍,这样听众更容易记住。 建立自己的researcherid,researchgate,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或阅读最新的文献关注相关研究学者和课题组成员及其他们的最新研究动向。查找最新文献的方法,可以参考这里最新文献如何查找?这些途径可能会是不错的选择。 请已经认识的知名学者介绍来认识一些其他同行知名学者。会议上可以把自己的名片发给一些相关学者。 还是那句老话,认真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争取做出亮点工作,大课题组自然就会关注到你的成果。 除了较大型的报告会或少数特定情况外, 大多数的学术报告结束后都安排有 提问题的时间。会议上积极提问一些关键问题,提问时记得报上自己的大名,比如:我是XXX大学的YYY,我想对您的报告ZZZ问题请教下……让做报告的人知道你是谁,这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了,因为每个报告也只能提问1到3个问题。 至于提问方式,在学术会议上常提出的问题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向讲演者请教(Consulting Question) 。这种问题涉及很广,可以从一个概念的定义到对一个学说或学科的评价。这种问题谁都可以提,事先可以做些准备,甚至没全听懂报告也可以提出很好的问题。但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同报告内容或报告人的专长有关。 第二类问题是澄清报告中的内容(Clarification Question) ,指对于没听懂或没讲清的问题发问,或要求报告人深入讲解一下某个具体问题。要注意,这种问题只能是在对报告大致听懂的情况下才可能提出。问题最好是在关键的概念、技术或结论上,这样使讲演者感到你已经差不多理解了他先前所讲。 第三类问题是挑战性的问题 (Challenge Question) 。这类问题是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观点、 技术、数据、结论等发问,或提出新观点和建议。这类问题往往由同行专业学者提出,是学术研究公平竞争的体现,也是促进学术发展的关键。这类问题是学术会中高水平的问题,往往也是讲演者最头痛的问题。很多问题不一定有明确答案,但提出来讨论,其本身可能就十分有意义。提问者应该在听懂报告,知已知彼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 挑战”。 谨记,学术圈主要靠的是实力,要摒弃任何投机想法。 相关资料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