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庞

 新冬瓜排骨汤 2016-10-20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这个“庞”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①是在屋子下面有一巨龙,意味着这屋子实在高大。②是小篆的形体,其中的“龙”形变得不像了,笔画极为复杂。③是楷书繁体字,与小篆极为相似。④是简化字。

《说文》“庞,高屋也。”这个本义后世已经消失,而多用“高大”这个引申义,如王夫之《小云山记》:“大云庞然大也。”这是说:大云山实在是高大呀!由“高大”又可以引申为“杂乱”,如《旧唐书·李勉传》:“汴州水陆所凑,邑居庞杂。”大意是:在汴州水陆所聚合的地方,城市所居极多而又杂乱。

请注意:《诗经·小雅·车攻》:“四牡庞庞,驾言徂东。”“言”为语助词,无义。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四匹公马充实而强壮,驾着车子往东奔驰。不过,这里的“庞”不能读pang2,而必须读作long2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字形及本义

甲骨文上部像高屋形,即“广”;下部是“龙”,表声。小篆由甲骨文变而来。《说文》:“庞,高屋也。从广,龙声。”“庞”的本义指“高屋”。


字义演释

1.高屋。名词。

《说文·广部》:“庞,高屋也。

2.由“高屋”引申为“高大”、“大”。形容词。

《国语·周语上》:“财用蕃殖于是乎始(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这开始征收),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力强大繁荣昌盛的局面从这里奠定基础)

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老虎看到了驴子)庞然大物也(好一个高大的家伙)”现作“大”如:庞大。

3.由“高大”引申为“厚实”。形容词。

《淮南子·汜论》:“古者人醇工庞(远古时期,人民淳朴厚道,工匠制作器皿坚实精细),商朴女重(商贾诚实不欺诈,女子天真纯洁),是以政教易化(因此政教容易感化),风俗易移也(风俗容易改变)

4.由“厚实”引申为“杂”、“杂乱”。形容词。

《书·周官》:“推贤让能(推举贤明而让能者),庶官乃和(众官就会和谐);不和政庞(众官不和,政事就复杂了)”现如:庞杂。

5.借指“脸蛋”、“脸盘”。名词。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济楚庞儿俊(衣冠整齐脸蛋儿俊)”现如:面庞。


字义发展图示


——王朝忠《汉字形义演释字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