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这几个问题搞不清楚,怎么配渐进片?

 陈聪华 2016-10-20

史老湿沉寂了一个多月,今天又回归啦。I’m back!


本来还想潜水一段时间,可这段时间被很多客户朋友打过来“中老年渐进验配”相关的电话,实在憋不住要出来透透气。

我配了一副13通道的内渐进,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框架啊?

我给顾客验光看近两只眼睛ADD不一样,我应该选择哪个更合适啊?

顾客45岁,可以给他配抗疲劳吗?

……

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几天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天天砸到我头上。


今天,借着出来放风的机会,从渐进片验配很重要的几个环节,跟大家再回顾一下渐进片验配的相关知识点。

一、老花的测量及处方给予

①有关“老花”的定义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跟原先的屈光状态,诸如远视、近视、散光通通没有任何关系!

大部分人的老花出现于45岁,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会加深。

老花的症状不仅仅体现在近距离阅读困难,还包括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视近不能持久易出现疲劳等问题。故,尤其在我们与刚刚步入中年的顾客要做好相关的检查与沟通。

②有关“ADD”的测量

ADD,也叫下加光。上文有提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的调节力衰退,老花度数增加,顾客在一定距离上所需要的调节补偿,便是ADD。

这其中,注意三点:1.ADD≠看近的度数,看近的度数=远用度数+ADD;2.ADD的值并不是恒定值,除了跟年龄变化有关之外,还跟消费者的阅读距离有关。一个牙科医生跟一个很少阅读但喜欢打麻将的老人,在测定ADD时所用的距离是不一样的;3.ADD不是越高越好,而要考虑给顾客保留部分调节力,如果ADD过高,顾客的明视范围就会缩小,感觉不舒服。

测量ADD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综合验光仪上近用十字视标测定法、近用红绿视标测定法、根据年龄暂定加入度推拉法(经验法)、测近点距离计算调节力公式法等等。

篇幅限制,这里就不再赘述各类测量ADD的方法,请各位看官自行网络或书本复习。

但史老湿要啰嗦的是:对于任何老视者,验光的第一步就是作远距屈光不正的检测,即进行规范的验光程序准确的屈光不正的验光和矫配基础,才是老视验配成功的开端,因此,验配医师必须建立这个观念,并首先熟练规范的验光程序。

准确验光并完全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近附加的测量要在屈光完全矫正状况下择定标准工作距离,两眼同时视的状态下进行。两眼同时视!两眼同时视!两眼同时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二、渐进片的选择

①有关渐进片的种类

市面上太多的渐进片种类,刨去品牌的差异,渐进片的设计原理大致相同,均遵循远中近的光度分布。当然,在设计原理相同的前提下,各类渐进在细节设计上会有所区别,如我们所熟悉的软、中、硬设计,则是对远中近不同视野范围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差异。

不同厂家在生产渐进片的时候,还会综合考虑材料、膜层、模具、设备、软件设计等相关问题。比如很多厂家推广的内渐进,则是利用现代化车房工艺——自由曲面加工机器搭配先进的面性分析软件,对镜片面型及光度分布做了优化设计。相较于由模具成型的外渐进,内渐进在舒适度、视野范围、度数精准性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同样限于篇幅,各位看官若想知道各厂家的渐进片区别,请与厂家联系。

了解你合作厂商的渐进片工艺及设计特点,是向消费者成功配适渐进的关键。

②有关渐进片的选择

渐进片种类繁多,消费者该选择何种渐进片,不是看顾客的长相,更不是看顾客钱包的厚度,而是看顾客的需求。我们会经常犯的错误是,挑镜架——谈价格——选镜片。

而一副成功的渐进片销售的正确打开方式是:问诊(定需求)——选镜片——选镜架

而包括问诊在内的验光流程,除正确给予顾客正确的远用及仅用处方之外,还需向顾客了解用眼的习惯、职业、年龄、配镜史、惯用近距离用眼姿势等等。通过了解到顾客这些很重要的信息之后,再去判断顾客适合什么类型的渐进片,这个时候需结合上文提到的渐进片种类予以知识点衔接。

三、渐进片投诉的处理

我最害怕接到的电话之一就是这类电话,倒不是我不知道如何处理投诉,而是我们很多朋友跑上来就直接来问“顾客看远没问题,看近不清楚,怎么办?”,这类问题真的好让我奔溃好吗?

殊不知,一个看近不清楚的可能性太多了,我真的无从下手啊!!!反过头来,我还得继续问很多问题来一一排除“看近不清楚”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更崩溃的是,“顾客已经走了,你问的这个参数我没关注……”,直接晕倒……


渐进片投诉的处理流程我们还是再回顾下:

倾听顾客投诉描述→核查眼镜装配参数→复查顾客视力及配镜参数→判断投诉产生原因→向顾客提出解决方案

有关投诉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可参照史老湿微信平台6月8日推送的

《干货丨第二弹:渐进多焦点验配不适分析&解决方案》

其实史老湿倒不希望我们掌握了多少解决投诉的方法,而是更多去思考如何减少投诉产生的发生。

良好的专业基础,善于总结的案例积累,钻研的学习态度是我们渐进片验配事半功倍的关键。

磨刀不误砍柴工,渐进片的成熟验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凡那些渐进片验配做得好的企业或个人,都是在专业技能、验配流程、标准化建设、顾客沟通上下了足够功夫的。

要想做好渐进片的销售,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及实践付出。



公众号:史老湿

一个有温度的眼镜暖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