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癫痫要与下面十种疾病相鉴别

 美好生活758 2016-10-22

  由于公众对癫痫知识的缺乏,也会将一些非癫痫性发作当作癫痫,甚至有一些医生也会将非癫痫性发作误认为癫痫而予以药物治疗。所以,对于癫痫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诊断癫痫性发作时必须除外非癫痫性发作,应详细询问发作史,寻找引起发作的原因,EEG特别是视频EEG监测对于鉴别癫痫性发作与非癫痫性发作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那么,在临床中,有哪些疾病或发作需要与癫痫相鉴别呢?

  一、晕厥

  晕厥是最常见容易与癫痫相混淆的疾病,有很多病人因为多次晕厥发作而被误诊为癫痫进行药物治疗。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意识障碍,大多是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失常导致血管舒缩障碍。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所导致的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多发于34-65岁,而65岁以上者占1/4。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突然发病,一般表现为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 ,症状开始就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缓解。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还需要注意烟雾病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三、癔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所导致的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多发于34-65岁,而65岁以上者占1/4。多在体位改变、活动过度、颈部突然转动或屈伸等情况下突然发病,一般表现为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运动和感觉功能缺失) ,症状开始就达到高峰, 然后逐渐缓解。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还需要注意烟雾病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四、偏头痛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发作性、搏动样头痛,程度较重,多为偏侧,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光、声音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而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

       五、睡眠障碍

  包括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夜惊、梦游、梦魇、快速眼动期行为障碍等,多发生在睡眠期或者在睡眠-清醒转换期间,发作时意识多不清醒,发作内容包含运动、行为等。由于很多的癫痫发作类型也容易在睡眠中发病,表现一定的运动、意识障碍等,如睡眠中发生的强直-阵挛发作、某些额叶起源的发作,因此,睡眠障碍易被误诊为癫痫。睡眠障碍多出现于非快速眼动睡眠Ⅲ、Ⅳ期,而癫痫发作多出现于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期;通过睡眠脑电监测有助于区分。

  六、生理性发作性症状

  多为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生理现象或者行为表现,包括新生儿的反射性运动、屏气发作以及睡眠中的生理性肌阵挛等;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

  七、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发作性症状

  一些器质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强直、痉挛等症状,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口唇青紫发作、严重大脑损伤后的去大脑强直、破伤风引起的痉挛性发作,需要与强直阵挛发作相鉴别  

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又称多发性抽动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常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行为问题等。在临床上容易与肌阵挛发作相混淆,肌阵挛多表现为双侧全面性,多发生于睡醒后,罕有发声,发作期和发作间期EEG能够鉴别。

  九、发作性运动障碍

  多于青少年期发病,在突然惊吓或者过度运动时诱发,多出现手足一侧肢体肌张力障碍,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意识正常,持续1-2分钟缓解,既往认为是运动诱发性癫痫,现在认为不属于癫痫的范畴。

  十、诈病

  健康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伪装疾病,由于明显不符合神经解剖的特征,也相对容易识别。如有困难,通过EEG可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