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均生大师

 LKJHGFDDAZXCVB 2016-10-22
洪均生大师1907年出生于河南均县,他的名字“均生”即生于均县之意。洪老师的祖父曾在清庭做官,他自幼随父在北京生活、学习。洪老师1996年去世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按中国传统计算法,他终年90岁。洪老师自幼体弱多病,17岁因病辍学。

1930年他开始跟吴式太极大师吴鉴泉的得意门生刘慕三学练吴式太极拳。数月后,刘带着他的30多名学生,包括洪老师一齐转而向陈式太极宗师陈发科学练陈拳。从此后,洪老师成为陈发科的弟子。洪老师的体质因练拳而大为改善,这更激发了他练拳的兴趣。洪与陈的感情日深,渐至情同父子。陈经常住在洪府,有时一住就是2、3个月。日寇占领北京后,洪老师一度生活来源中断,他和6个孩子没吃的时候,会到陈发科老师家吃上一顿。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陈发科大师的诸多武林轶事,绝大多数由洪老师记录、提供。洪老师家境富裕,因体弱而没工作,这使得他可以终日伴于陈之左右,目睹见证那些精采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使我们今天能对陈大师的盖世武技得窥一斑。

1944年洪均生告别陈发崐科赴山东济南就职。1956年,洪的结发之妻去世,洪深为悲恸,复又返京。这次,他在京待了4个月,就自己的练拳心得向陈大师请教套路和推手。加上这一段时间,...共跟陈学练陈拳达15年之久。

洪老师终其一生的武术实践和研究,充分掌握并发展了陈式太极理论与实战技术,使他成为陈拳18代的杰出代表人物。

洪老师离开我们已有两年了,我谨作此文以示纪念。我相信不用详述洪老师的的高尚品质和技艺的奥妙之处,仅是他精湛技艺的一管之窥都会使读者大感兴趣的。

一、当代太极大师的人中之杰

随着时光流逝,太极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当代之太极大师的功夫技艺与前代大师如陈发科、杨澄甫相去甚远。从80年代开始,我过访了诸多海内外盛名着著太极大师。在不同的时期,我曾师从于他们、听他们的讲座、观摩他们的表演。有些我仅看过他们的表演像带。我有一种感觉,好象一旦有谁能在对抗性竞技中发劲将对手抛出,他们就会被认为是有真功夫的大师。当然这里面不能包括事先安排好的发劲表演。在80年代,有一次我参加大陆某城市的太极竞技大会。那天上午,一位被大会组织者邀请而来的太极大师,被另一城市的代表团邀请去给他们作指导。练完套路后,一些拳手要求他作推手表演。这位大师任选了一位比他略微年轻的教头和他一起表演棚、掳、挤、按。双方划了几个圈之后,这位大师突然撒开双手往前双手插入对手的腋窝,想将对手推出。但他的对手一沉气,反将这位大师震退了一步(前后脚同时退了一步)。当然,大师也不总是赢,这得看他对手的功夫如何了。上例中的那位教头是吴式传人,师从郝月如,尽管他有一定功力,但未臻高深艺境。问题是那位大师所用的推手招法不高明。那一招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招法,但很多拳手习惯用它。总之,一些著名大师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棒。在那些能将对手猛烈掷出的拳师中,能做到先拔起对方的根再将对手打得飞跌出去的拳师,为数并不多。而在能起对方根的拳师中,大多是在化掉对方的劲之后,再用自身的劲力将对手发出。这种功夫并非善之善者也,它很耗体力。能改变对手力的方向,将之反作用于对手,并加上自己的劲力,方为善之善者也。但能达此境界的拳师实属凤毛麟角。洪均生大师就是达此境界的一代宗师。

在拜访洪老师之前,我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也读到过一些其他太极拳师写的关于他的文章。我和他有过通信往来,但我并不确切地了解洪老师的功夫水平。1984年底,我到了济南住在洪老师家向他学拳,直到此时我才领略了洪老师的精妙技艺。洪老师能用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演示太极拳的用法,但这种按预先设计好的套路演示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展现洪老师的高超技艺。这种方法通常是用于训练初学者的。真正能检验技艺的方法是推手训练。一天几个学生来拜访洪老师,我们在一起聊天,谈论着太极拳。其中两位,一姓刘(是刘承德,译者注),另一位我忘了姓什么了,暂且叫他A先生吧,在一起推手。A试图将刘发出,刘回以掳、采,将A双脚采离地面摔在身后。虽然摔得并不很远,一米到一米半左右,但已使我吃了一惊,因为我看出他们并未用太大的劲,如果真用上劲,A真不知要被摔出多远。那时,我对起对方的根并摔出对手的技艺并不了解,尽管我在书上读到过并听人们谈起过。有人说,你得练气和发劲,直至气足劲整,你就能起对手的根。这似乎只要练气、练劲,而与技巧无关。直到我看到他们的推手,我方知事实并非如此。能否将对手打跌出去,主要还在技巧。如你发人的技巧正确,对手就会跌出,气与劲的质量决定你能将对手发多远。棚、掳、挤、按都有一定之规,技巧正确了,就可发出对手。这正是洪师所要传授的技艺。洪师的学生都能干净、利落地发人,洪师之技艺可想而知。又一次,刘和另一位学生,且称为B,来拜访洪师。B以前练过中国式摔交。B曾和某著名太极拳师推过手,这位太极拳师拿B毫无办法。他称赞B功夫不错。这位太极拳师写过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他似乎很懂太极。B向洪师请教推手,洪师遂和他在厅堂推手。不管B对洪师用何招法,都无济于事。B对洪师发劲,洪师手部只略加动作,B就被打偏。有时洪师稍作进步,有时步伐不动,B即被起根(双脚离地)向后跌出一米开外。有时跌得更远一些,B就跌到客厅的沙发上(厅堂不大)。这个场面引人入胜,我看得很兴奋。看了一会我不禁对B说:“你一用劲就会被洪老师控制住。”这是显而易见的。B一用劲身体即被拨偏,已处背势,再继续用力只会击向自己。过了一会,我又说了同样的话。B转过身来对我笑着说:“我们来试试。”说着他双手搭上了我的右手。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头,B并不知道我的水平,因此我们推得很客气,不快也没用多大的劲。我用了洪师近来传授我的化劲方法,两次试探性进攻后,B意识到我能化劲,即迅速用右手采我右腕,左手托我右肘向上发劲,我身略右转,右手一引,左手搭上他的右肘,两手同时向前发劲,B双脚离地,向后跳退一米多远。B笑道:“你也有两下子么。”刘说:“吴先生当然有两下子啦。”我立即说:“我要用两只手,而洪师只要用一只手。”闻听此言,洪师一笑。我谦虚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洪师在我面前,而是我深知自己和洪师不可同日而语。我是双手封死对方使其不能变化,再用自身的劲力将其发出。我既没能控制对手在先,使其处于背势,也没能返还对手劲力在后,我用的技巧与洪师有天壤之别。又一次,我的师兄蒋家竣从徐州来济南拜访洪师。蒋曾师从多名著名陈式太极名,如,陈照丕(陈氏18世)、陈照奎(陈式18世,陈发科之子)、陈金鳌(陈氏18世,师从陈鑫),后拜师于洪老师。这次蒋向洪提出了一些有关推手的问题,当时他们在一间较大的房子里。无论蒋用何招法,只要一用劲,洪师身体略加转动,蒋即被控制,处于背势。有时洪师进步,蒋即被起跟发出1、2米远。当蒋用更大的劲、速度更快时,他的根也会被起得更快,被发得更远,他双脚落地之声则更沉重。但蒋仍能站住,并象要再次进攻的样子。这个场面太精彩了,我开始大笑起来。在认识洪师之前,我读过蒋的一篇讲述和洪师1971年推手的事。文中写道:“和洪师推手总觉得自己的手太短,而洪师的手太长。”我冒昧地问洪师:“如敌人突然袭击击中你的胸口,你能不用手部的技巧么?”洪师笑了,接着说道:“你来试一下吧,我不用手。”带着疑惑,我迅速地用大力击向洪师胸部。我感觉好象击上了一堵弹簧墙,人被突然反弹出4、5米远。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请教洪师是如何将蒋弹出的,他让我试试。当我用双手推洪师身体时,我感觉无法作用于他,在他身上找不到一处实的地方。我只感觉到洪师的内劲在转换、变化,而外形丝毫看不出来。我好象推上了一部非常灵敏的弹簧器。因此,我更加小心用劲。我稍迟疑,洪师即上一小步,用身体将我发出。我问洪师:“你发劲时必须进步么?”“不,因为你没用劲,所以我得进步。”我明白了,如果我花更大的劲,会被发得更远。洪老师告诉我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个学生在一间宽敞的房子里,试验太极的用法,洪师母蹲在屋子中央摘菜,学生用右拳进攻,洪老师用太极拳第一式“金刚捣锥”接招。对方右手甫接触洪师右手,即被击出,从洪师母头顶飞过,摔出去5、6米远。洪师母吓了一跳,此后,只要洪师和人推手,她就躲得远远的。洪师说这个学生以前练的是形意拳,他的劲力沉且猛,所以会被发出老远。上海有位武术家叫李东员,实战经验丰富,曾向陈发科学过太极。1982年洪师去上海参加全国著名太极拳家大会,李观看了洪师的表演。和洪师接触后,李对他的学生说:“洪老师功夫太好了,比某某某强多了(此人是著名太极拳家,经常来沪过访李),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李的这位学生在移民来澳州后,将此事告诉了我。(日本武术杂志曾载文,称一位和洪师、杨澄甫都推过手的陈家沟出身的武术家说,洪师推手之技在杨澄甫之上。译者注)在讲述洪老师的技艺之前,有必要弄清一些问题。有人认为技艺和具体技术是一回事。具体技巧不会因人而异,否则有的拳师会被认为未尽善美。其实,这是对太极拳的一种误解。太极拳有记载的历史就达300年,上百万人练此拳。技艺高超的拳家都有各自的技术和特点。例如,杨露禅大师和其二子皆技艺超群,事实上不仅二子与其父技术风格不同,二子之间的也有很大的不一样。事实上,不同武术大师擅长技术各有不同是正常的。因为各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是不同的,性格和修养也不一样。当他们的功夫达到一定的层次,他们当然会发展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因此,初学拳的阶段,学者应尽量模仿他的老师,应尽力去理解和实践老师所传授的东西。功夫进入高层次后,个人技术会与其师有所不同。

今天的许多太极拳师所授其实并非太极拳的技术。有些从其它拳种借来,并无太极的特点。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即使太极拳范畴的技术亦有高下之分。比如,“气沉丹田”为许多太极拳师所要求,也在不少太极拳书中被提到。但,不是功力达到一定阶段,“气沉丹田”是不容易做到的。1984年,我去西安向陈立清老师学拳,在那儿我碰到了一位陈家沟的后代,他的太极功夫很不错。“文革”期间他曾回到陈家沟,向好几位太极前辈学过拳。相熟之后,我去他家拜访过一次。他真诚地教给我一些习练太极之道。当谈到“气沉丹田”时,他说气应沉入脚底,这样有利于起对方的根。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后来,我和刘济顺(音译)谈起此事,他说其实气应沉入地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领悟到气沉丹田、气沉脚底、气沉入地都是正确的,它是处于不同层面的同一技法。如果你只知其一,就会认为其它说法是错误的,这对于学拳进步是不利的。因此,学了一点太极技法不能自以为已窥太极之堂奥,必须多方学习、比较,以期区分技法之正误,掌握高层次的太极技法。一些人认为凡是太极拳书所言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古老的典籍。有一次我向一个学生讲解某着式的要求,旁边另一个学生(他曾在别处学了多年的太极,后师从于我)说,他在太极拳书上没见过这种提法。我对他说,有许多东西书上没提到,而书上的有些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个学生很惊讶:“书上的东西也会错么?”事实上,中国旧时代的许多武术家,教育程度并不高,很多人不会写文章。会写文章的那部分人,有些很保守,不肯把道理说清、说尽。因此,书中所言并不全面,书中所言也会错,书中有些东西也是低层次的。中国武术界有句俗话:“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意思是,师傅若想教你真东西,他们概括起来不会超过一张纸。当然真传一张纸上的东西,也是需要作进一步详释的。即使师傅真想把真东西传下去,对文字的不同理解也会造成差异。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按图索骥”。古代的相马专家伯乐写了一本如何相马的专著,极尽详细,世人称善。他的儿子按他父亲所写,详加对照,最后找到了他自认为符合书中要求的骏马。他找出的那匹所谓的骏马是一只大蛤蟆。

太极拳书对于练拳能起辅助作用,但光看书是不行的。有些人看了几本太极拳书,看了几盘录像,就以为自己掌握了太极技艺,开始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写文章。这种人不仅自欺而且误人。洪老师告诉我,60年代有人写了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指顾留馨、沈家桢合著之〈陈式太极拳〉,译者注),看了以后,洪老师发现书中所述的理论和套路动作都与陈发科所授大相径厅。洪老师边读边在书的空白处加以批判,不知不觉他的批注超过原书的字数。加上他后来对该书的评判,洪老师的评述竟有两本书之多,现保管在他的学生处。洪老师的太极技法学自陈发科,洪老师理解力极强。经过向陈发科学拳15年之久,洪老师完全掌握了陈发科的技艺,并在以后的武术生涯中,逐一着式与他的学生详加试验,与武林朋辈较技验证。因此洪老师的太极技法十分实用并且是高层次的。他拳术套路动作有些细节与陈发科所授不同,因为洪老师的套路完全按实战要求来演练。实战中怎么用,套路中就怎么练。在旧时代人们要保守得多。他们教的套路隐去了一些对实战极有意义的细微动作。仅看套路动作你理解不了用法,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应用它们。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拿第一式“金刚捣椎”的接手动作来说,陈发科原先教的练法是两手同时抬起,两手心相对与肩同宽。但陈老师讲用法时却是两手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手顺缠、一手逆缠。一手接对方的手腕,一手截对方的肘部。于是,经陈发科批准后,洪老师按实战要求改变了原先的动作。另外,洪老师的套路中还吸收了其它拳种的一些动作(五式梅花桩的擒拿、反擒拿法;燕青捶的个别拳意。译者注),这些在洪老师的书稿中有详细的说明。80年代陈发科的女儿陈豫侠曾两下济南,向洪老师学习陈拳的用法和推手技术。看了洪老师的演练,她说象是在看她父亲练拳。她还说到洪老师家就象是回到了家里。她的父亲和哥哥去世后,她把洪老师当做了亲哥哥。由于洪老师讲实战着法,用太极的高级技法教学生,他的学生中不少人掌握了高超的推手技艺。现在中国每年举办全国性的推手比赛,比赛按体重分为5个级别。如果一个学生在比赛中取得金牌,他的老师会很高兴,人们会认为他是明师。洪老师的学生和再传弟子们多年来代表山东省出战,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他们通常获得大多数的金牌,有时是包揽5块金牌。这也可以看成洪老师教拳有道的一个证明。对此成绩洪老师并不满意。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这些金牌并不能证明那些学生达到了太极的高深境界,他们取胜是因为对手太弱。洪老师经常鼓励他的学生努力达到太极的高深境界。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也不想概括介绍洪老师的全部技艺,这是不可能的,用一本书也介绍不完。

二、洪均生大师精湛、深燧的太极技艺

1、真正的“外柔内刚”

洪老师说:“太极是棚劲。”意思是如果没有棚劲,就谈不上太极拳了。棚劲是一切太极攻防技术的基础。事实上,许多太极宗师,象陈发科、杨澄甫都有同样的见解。他们强调人们在演练太极拳时要注重棚劲,使自己达到“外柔内刚”的境界。一些太极拳的练习者强调松柔,不同意强调棚劲。他们认为棚劲的练习会影响松柔,在推手中产生顶劲。事实上,他们有这样的认识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棚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棚劲。他们认为的棚劲是看起来有弹性的躯体或肢体的弧线运动。还有一些误解陈式太极拳的人,错误认为套路中的发劲动作会产生拙力和硬劲。如果你有机会欣赏洪老师演练太极拳并与他推手,你会对棚劲和陈拳有新的认识。洪老师打拳至松至柔,他的一些动作需要在转关处做很大的圆弧运动,尤其是和手臂动作,你会感到这样才能松柔,打开关节。当洪老师发劲时,你不会感到是僵硬劲。相反,这种动作速度的突然改变就会使他的对手被轻松发出。如果你有机会与洪老师推手,你会感觉到他的手臂至松至柔。但你同时会感到他内部的棚劲,这种棚劲既不和你的劲相顶,也不会有过多的压力作用你。洪老师的劲是松的,但你会感到这种松劲不是硬、空、飘,而是松、实、稳。在推手中,你会感到他的棚劲,这种劲转换灵活,有经验的对手都不会轻易发动进攻。

在推手练习中,松开关节和保持松沉有如下好处:

(1) 粘劲,一旦与对手接触更容易粘住对方。

(2)听劲更为敏锐。

(3) 更好的舍已从人,有更多时间听出对方的劲作出反应。

(4)使对方的劲不能作用于你的身体,使他的劲失去功效。

(5) 更容易转换姿势,随机应变。

那些过分强调松柔的好处的人不敢也不知道怎样在松柔中加入棚劲。结果,他们只能对付一些掌握拳术皮毛和身体僵硬的对手,而对付不了那些知道如何松柔沉气的对手发出的劲。当遇到那些能发出快速有力的劲力的对手时,没有棚劲,就等于失去了基本防线。洪老师的松柔、棚劲技巧的另一个好处是使对方错误地认为自己能轻易地攻入他的防守中心,这使他们轻易就发动进攻,进攻者的力被反弹到他们自己身上。谨慎的对手是不会攻击虚的地方,就像没有人会用力去打一根柔软的枝条。一个有经验的练习者会用松沉劲压制松柔中没有棚劲的对手,直到对手不能改变位置,一旦摸到对手的实处就发劲。洪老师强调要松开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陈发科本人也说过),只有那样你才可能松柔中带有棚劲。关节的打开要自然,而不能有意的用力伸展肌肉。洪老师特别强调指关节的打开,指关节不能弯曲,松散。而且要特别注意手指打开的方向和角度。

以前,当我读到洪老师手稿中有关手指方向方向要与相应动作相配合时,我很难理解,这些建议看上去很麻烦。后来,我向洪老师学艺时,逐渐认识到手指打开的角度要根据动作中用劲的变换来调整只有这样做才正确,丢劲和顶劲才不会发生。运用这些技巧实践得越多,兴趣就越大。当练习时,一些人能强有力的发劲,但在松柔运动中,手指是弯曲和松散的。这表明指关节没有打开,棚劲已经丢了。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推手中时,一个有经验的对手会抓住机会攻破你的防线。许多人同意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有棚劲,但对于怎样算是有棚劲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当对方按你的前手时,你如何发挥棚劲。一种常规的练习方法是尽可能外撑前臂时不要触及胁部,就好像腋下夹着弹簧帮你伸展前臂,手腕和手掌做圆弧运动,这会导致对手的来劲被擎起。这是一种棚劲的方法,但层次很低,技巧简单。这种棚劲看上去能从对方来劲的压力中解脱但对方可用捋劲来利用你的向前作用的劲。过分外撑的劲使转变相对困难和缓慢,同样,关于手部的棚劲技巧,洪老师沉肩堕肘的同时手指伸直,为的是打开肘、腕、手指的关节。这种棚劲在对手推力作用下反方向产生上和下的分力,既没有向前的顶劲,又没有向后的丢劲,对方难以利用。当攻击直接进入,我就斜着转开。洪老师说,在必要时,肘可以触及胁部。有人会认为对方的劲会通过手臂传向胁部。事实上,这不会发生。虽然肘看上去挨着胁部,但肘不是松散的挨着胁部,而是沉下去保持着棚劲。在肘与胁之间仍然有很小的缝隙,对手的劲不可能到达胁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化劲而不用顶劲。松开关节刃,游有余,随机应变。那此有幸与陈发科宗师推手的人会告诉你他们的经历。当陈老师发挥出他的推手功力时,对手会感到内脏震动,泪流满面,想要呕吐,就像触了电。他一发劲,对手就会被打飞。洪老师近70年的武术生涯,交会的有名、无名的武术高手无数,也曾应邀数下陈家沟(大陆官方认为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洪师说,他一生所遇之武术高手未有一人能与陈发科师相提并论的。(陈发科是陈长兴的嫡崐系曾孙,陈长兴为杨露禅的老师。现代拳史研究人士有人认为,太极拳传入陈家沟陈长兴为第一人。译者注)1956年洪老师从济南市回北京向陈发科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太极技艺。在推手时,洪老师能化掉陈老师的第一次发劲。当洪老师被陈老师的第二次发出时,陈发科的妻子表扬洪老师有进步,她说:虽然我在外面,没有看见发生的一切但我能听出你被师傅发出去的声音与其他徒弟不同。对于陈老师发劲作用于洪老师时威力变小,洪老师谦虚的说:“也许是我的手没力。”事实上,这是由于洪老师的松柔中带有棚劲,只是手上没有棚劲,陈老师的劲就会直接作用到洪老师身上,洪老师就没有办法化掉陈老师的第一次发劲。由于洪老师在太极拳练习中至松至柔,他能完全控制发劲。当他八十高龄时,在一次公开表演中能在两分钟内演练完整个炮捶套路。甚至连年青人都不能轻易做到

2、真正的球形螺旋运动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知道太极拳中需要螺旋劲。陈式太极拳有明显的螺旋运动称为“缠丝劲”。许多人把它看成是手与足怎样正反缠绕的技巧。实事上,他们仅仅谈及它的外部运动而不是劲的本身。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发现螺旋运动。一个天真的婴儿在兴奋时能用手做螺旋运动,但我们却不能说他们在练习缠丝劲。劲,在中国武术术语中,是指通过某种正规的训练使周身的力和能量协调一致,可以调用。因此,缠丝劲或螺旋劲是通过整个身体的劲与力的集中与协调,而做出某种缠丝运动。如,手部的螺旋运动也要有整个身体带动。只有这种运动才是太极拳练习者追求的缠丝劲。每个太极拳练习者普遍认为:“劲由足根发出。”但问题是劲一旦从足根产生后如何向特定的方向传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练习方法,正因为如此,螺旋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练习者技能的高低。这也使得一些人在达到一定层次后难以向更高境界发展。由于洪老师的缠丝劲已炉火纯青,他能轻易化劲,控制对手并使对手起根,被发出去。这儿我们不能详实的说明怎样练习缠丝劲。我只能介绍洪老师强调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有助于练好缠丝劲。让我们看看太极拳练习法中的一个动作:双推手。一般情况下,人们将伸出左足右膝,两膝高度一样,用双手将对方推开,这将使腰和身体右转,双手向前。这种腰腿姿势产生的劲是水平面旋转,产生的力基本上是水平的,你的对手会被推出,但不会被起根和打飞。为了起对方的根,重心降得比对手低并轻轻向上推是必要的技巧,但把对手打飞的机会很小。洪老师强调膝部的上下运动,以至从一开始劲就产生于球形的螺旋运动中。洪老师沉下左膝提起右膝,使左膝比右膝低。要让腰向右转,左臀骨随左膝沉一点点,以至右臀骨稍稍高出,这使腰、腿的旋转不再是水平的,而自然是球形的。我曾与一位在著名推手大师门下学习多年的朋友讨论太极拳,我提到了洪老师怎样做螺旋劲。为了使他理解,我让他双手推我,他双手按住我的腰部,想用力把我向后推。我一旦听到他的劲,便沉下一个膝盖,提高另一个,这使他的一只手比另一只高,结果身体失去平衡。他认为这难以理解,因为他知道任何太极拳技巧贵在转腰。接着,他双手封住我的两侧,使我的腰不能转动。然后我没撤退,他却几乎摔到地上。让他做,并一边实验和一边慢慢解释。我受到他双手的力并知道不能左右旋转,我用了膝的上下运动,使臀部也上下运动,这使他的手一上一下,导致身体转动,失去平衡。事实上,我的技巧并不纯熟。这是因为我受到他的劲后,上下旋转得太多,这他的劲完全变为上下方向,当他失去平衡时,他只用了部分劲,而没用最大的劲。如果换了洪老师,一旦对方用力,他的旋转会恰到好处。他只让对方的劲偏离一点,而不让他过分失去平衡,对手能更用力地推,这使劲反弹于其自身并将对手发出。这种功夫炉火纯青,高深莫测。有人(指马虹,因洪老师曾批评马虹曲解太极,误人子弟,但马虹从未敢在公开场合说类似的话。译者注)说洪老师不知道“丹田内转”的秘诀,这些指责仅仅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浅薄,不仅因为他没有见过洪老师的太极拳,还由于他不知道怎样练习旋转丹田。一旦你看过洪老师的演练,你会意识到他的丹田旋转的确是明显精确,恰到好处。如果你已经练习过丹田内转。你会知道训练方法的外在表现很明显,难以掩盖,对那些知道丹田内转技巧的人,他们在练习中尽量不显露出来,但推手中肯定要使用它。洪老师智慧超群,在最初学拳的十五天内领悟出丹田内转,更不用说他在陈发科老师门下学艺十五年的事实了。我知道在太极拳套路中要旋转丹田,但没听过“丹田内转。”当这一术语后来出现在一篇专门的武术文章中时,看来正适合陈式太极拳的特点。然而,我不能确定这是一种新的秘密训练方法,还是为传统的练习法换了个新术语。我请教了许多人,然后写信给洪老师。他仅说陈发科没有教他“丹田内转”。事实是陈发科只教过他的门徒,包括洪老师和其它徒弟旋转丹田的技巧,没提到“丹田内转”。我想是陈照奎老师后来发明了这一术语,为得是人们在练习中注意旋转丹田。许多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技巧是没有特定的术语来表述它们的,直到后来有人给它们定了新的名称。洪老师给我讲了一段往事。陈照奎老师去济南拜访洪老师时,提到一个他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术语。陈老师说:“师兄,难道你以前没有练习过这一技巧么?”洪老师说:“能给我示范一下吗?”陈老师表演完后,洪老师笑了,说:“在学习套路之前,这是必须做的基本功。” 这种基本功就是单手在空中画圈,以前没有命名。由于陈老师用了个新术语来表述它,洪老师一开始不明白。事实上,洪老师高度重视基本功,他不仅要求新学生练习基本功而且要求有一定功力的徒弟坚持练习。单手在空中画圈为的是训练整个身体的缠丝劲。洪老师把动作分为两类: 正手圈和反手圈。人们想知道为什么洪老师不用术语“丹田内转”。这也许是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在洪老师的技巧中,丹田运动不是自身产生的。丹田不会自身运动,它的运动是由膝的上下运动产生的。而且丹田总是应向两侧运动。没有使整个丹田上下旋转的技巧,整个丹田上下旋转,只会影响你重心的稳定性,然而,使丹田在一侧运动而另一侧沉下会使你重心稳定。我没有看过陈照奎老师的太极拳表演,不知道他是如何做“丹田内转”的。此外,他的徒弟也做的不尽相同。1984年,我去某省训练,在那儿遇到一位在陈照奎老师门下学习了十年的徒弟他的动作漂亮,缠丝劲很明显,但我感到他的丹田旋转幅度太大,导致重心上浮,我问陈立清是否陈照奎也像那样练崐习,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有人提出为丹田在人体中心,丹田旋转带身体旋转会使劲的发出点太高,重心容易上升,很难将对手打飞,劲力的发展也有限。另一方面,洪老师用腿劲引发丹田旋转,这使重心降低,身体稳重。劲的发出点低,使对手容易打飞,这也有利于劲将来的发展。太多数太极拳练习者知道手要做弧形或圆形运动,同时手臂也要缠绕螺旋,手的圆弧形运动很容易,但手臂要与整个身体协调的螺旋运动很难。了解每个动作的攻击技巧很重要,这是为了决定手螺旋的程度,功力不深的人,手臂螺旋程度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洪老师的手稿中提到在练习某一动作时,手指和手掌要面对特定的方向,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些要求太复杂和没必要。直到洪老师演练和我亲身实践,我才知道它的重要性。我经常和学生们做实验来观察太极拳技巧不同方面的影响,只有正确运用技巧,才能揭开太极拳变化无穷的神秘面纱,掌握真谛。雷慕尼老师说:“洪老师的手部旋转幅度大、方位正确,达到了真正的缠丝劲。”冯志强老师说:“洪老师的手旋转得很厉害。”这儿,我要指出旋转幅度大是洪老师的手缠绕程度要比整个手臂的螺旋程度。

3、真正的“步随身换”。

太极拳练习者都知道身体上升、下降的协调性很重要,也就是“步随身换”。然而许多人要向对手施力时就静止不动,他们不知道如何变换步伐。只有步伐变换灵活才能使上身的种种技巧有效实施。洪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1930年,他开始在陈发科老师门下学艺,几年后,在去某地方的途中,他看见一个似乎是太极高手的人轮流与他的学生推手。他的一些说法这使洪老师疑惑不解并参加了进去。当那人捋洪老师时,洪老师粘住他的劲并向前移了半步,插入那人的双腿之间,同时发劲,那人后退一大步。事后,有人告诉洪老师那人是太极拳另一流派著名宗师的得意门生,洪老师说如果事先知道是如此情况的话,他就不会参加这次推手。这并不表明那时洪老师的功力高于那人,而是大多数人不知如何跟随那人移步,才导致轻易被那人推开。他并没料到洪老师能这么快速稳定的渗透到他的步伐中,他也许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才被推出,但这些至少能说明利用好步伐渗透到对方的步形中去,能便手上的技巧更有效。什么情况下你要转换步伐?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你现有的步伐已达到极限。例如,你伸出双手去推对手已达极限,而且膝盖已弯曲垂直与脚尖,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你要移动步伐以保持向前的冲量。第二种是当你的步伐没有达到极限,你想在范围之外进攻,你要相应的变换步伐。有两种方法改变步伐:一是前脚向前移半步,后脚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二是让后腿前移成为前腿,这是由于一旦步伐和手到达极限,劲便成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虽然能将对方推开,但技术运用的威力失去,进攻效果减弱。如果你想保持手和脚的威力运用最大,你必须灵活地转换步伐。如果你的步伐僵硬,一旦动起来,重心会不稳,这会给对手机会。因此,洪老师对步伐要求很严格,这些的确很实用。例如为了前进,一些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在脚向前伸展时,脚根擦地而行,而太极拳另一些流派则没有或根本没有这种要求。陈发科老师教学中也强调擦地动作。我们不讨论伸出前脚可铲对方的事实,这种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使前进更加快速稳健。当前脚擦地而行时,重心不易摇动,也能防止对方钩绊你,重心能随步伐滑入对方中线,使自己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洪老师要求当前脚根擦地的一瞬间,两脚之间的距离为一肩宽,脚根内侧地而不是中后部。当前进时,前脚微微向内侧倾斜,后腿稍低,这使擦地动作快而稳。如果臀节到后脚之间的沉劲不足,结果导致前腿也必须支撑体重的一部分,这样动作会变的笨拙、缓慢。

三、高尚武德,师恩永存我心

洪老师性格丰富。他聪明、敏锐、见多识广、记忆力好、多才多艺,对人们热心、诚恳、心胸宽阔。他也正直、务实、幽默、乐观。即使你不是向他学习太极拳,坐下来与他闲谈一下也会感到身心愉快。洪老师继承了许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值得学习。

1、和蔼可亲,淡泊名利

1984年秋天,在与他通信两年之久后,我终于有幸拜访他。我写信请他帮我安排一处离他家近的地方住,这样向他请教比较方便,洪老师回信我可以住在他家。对此我兴奋不已,不但可以省钱,而且学艺方便,但却给他增添麻烦。到洪老师家后,我与他快乐的闲谈,晚上他的学生走后,我拿出些钱和粮票给他(那时,大陆主食有限,政府严格控制供应),洪老师推还给我说:“我们还用得了那样吗。”意思是他把我看作好朋友,不用交学费。我很感动说:“我来这儿吃你的,我们还是需要买米做饭的。”这样,他才肯接受。从那以后,洪老师的话深深印入我的脑海,当今社会,许多人认为金钱至上,甚至在父子、兄弟之间也是这样,更不必说朋友和学生之间。一天,洪老师的一位徒弟陪我去武术馆,去看洪老师的另外两个徒弟是怎样教别人的。一路上,他告诉我如果我遇到政府官员,最好不要说住在洪老师家并向他学艺。这是因为当地政府已决定不是本地学生包括那些海外的,要首先付钱给他们,然后他们付一部分给洪老师。洪老师担心加重我的经济负担,不收学费,也不让政府收费。如果那学生不告诉我,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事实上,洪老师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个人的政治问题还没解决。洪老师的另一位学生告诉我当我写信给洪老师要来拜访,洪老师告诉他们我可以住在他家,不用到武术馆学艺,洪老师对我从没提起过。我去澳洲后,曾寄钱给洪老师。不久后我听说北京要造纪念碑纪念陈发科大师。我写信给洪老师,让他告诉我计划的最后细节,因为我想为此项活动捐钱。洪老师回信说他将把我以前给他的钱以我的名义捐赠。我立刻回信说以前给他的钱是留给他自己用的。其实洪老师经济情况并不好(由于个人的政治问题)。他很需要钱。但由于考虑别人的处境总比考虑自己能得到多少钱要多,洪老师总是为我的经济情况着想。

2、 一心钻研太极拳,淡薄名利

洪老师对于练习太极拳总是怀有极大的热诚,而且一直进行过细的研究。他曾提起过一件事,有一位日本妇女(全日本太极协会秘书长中野春美,张注)每年来中国学习太极拳。几年后的一天,她在练习中哭了,说她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艺的道路会更容易,但却越来越艰辛。其实,洪老师对她高要求是为了让她功夫更上一层楼,这让她觉得很困难。当我和洪老师住在一起时,一次他的一位学生要举行家庭庆祝会并邀请我们大家去吃饭。我说我快回家了,最好呆在洪老师家中加紧练习,洪老师便独自一人去了。正巧几名外地来的学生来看望洪老师。在看完我打的炮捶最后几个动作后,其中一位告诉我,在“护心锤”这一式中怎样做右拳收回的动作,这和我以前做的不同。他的架子很低,右拳收回得也低并且转动幅度更大。我觉得他的动作更漂亮,便跟着他改变了动作。后来洪老师回来正看见我在练这个动作,他发现我的改变,他的脸沉了下来,用严厉的口我这是跟谁学的。他解释道这是老架子的练法,右拳收得太靠近身体,手臂转得太厉害,这便不能很好地化劲。洪老师对物质生活很随意,虽然他年青时出生在有势力的家庭,物质生活富裕。后来,他一日三餐由他的后妻和学生们准备,他从不下厨和过问菜单。由于我的技术不行,也不下厨。因此做饭时,我们就闲谈和讨论太极拳直到饭菜准备好,不管什么我们都吃。洪老师从不和我谈吃穿。除了写作,洪老师一般不戴眼镜,我问他为什么写的字那么小,他笑了告诉我,他托人买一副远视眼镜,但却送来一副超过矫正视力的眼镜,看上去像放大镜。他写作时并不觉得字小,为了不浪费,他一直戴这副眼镜。听到这里,我们开怀大笑。后来顾留馨老师问我,洪老师的字为什么那么小,我告诉他原因,他也笑了。

3、注重的成就,不爱慕虚荣

洪老师曾写信告诉我,当地政府对他说,北京、上海已成立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山东省也应该有。洪老师回答:“你们必须确定真正化时间去搞研究,我没时间,你们谁想搞就搞。”洪老师认为那些人只为了得到名利,没有实际贡献。因此他宁愿不要这种虚荣。当人们称赞他的太极拳和推手技巧时,他总是说天外有天,他认为陈发科老师是最棒的。一些外国人称洪老师为“太极拳功夫超极巨星”。他笑着说,巨星不得什么,重要的是真正领悟太极拳。洪老师有自己传授太极拳的独特方法。当我写信去请教一些建议时,他不仅回答我的问题,有时还问我的看法。回答他的问题,就像坐着考试一样。我难以想出比我的回答更好的答案,结果我经常迟迟回信,洪老师对此并不介意。有时,在我第一封信还没回时,他又给我来了一封信,这使我觉得不好意思。按道理,学生应尽早回信,师傅可以晚些。但洪老师不觉得麻烦。通过跟他学艺,我不仅学会了演练太极拳功夫,而且学会了分析一些哲理。虽然上次与洪老师相见到现在已经许多年了,当我回想起与洪老师在一起学艺的情景,情不自禁的感到一种甜蜜和幸福。洪老师与他妻子住在两室一厅的小公寓里,洪老师为了方便练拳,选了底层。他们住在大房间里,我住在小房间里。每天我六点起床便开始在客厅训练,在我和洪老师呆在一起时,他没有出去教拳。每天早晨七点钟洪老师打开房门走出来,我便向他问好。做好清洁工作后,我们便在大房间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谈。洪老师总是坐在靠门的沙发上,而我坐在另一张上。要么是洪老师的妻子,要么是他的学生准备早餐。吃完早餐后我们继续闲谈喝茶,我一有问题就问他,他便认真回答。当有必要演练时,我们都站起来实践。有时我们谈论人的生命和历程。我们甚至讨论人类的灵魂是否存在。直到洪老师说:“我们打拳吧!”我就又能从中学习到新的技能。有时,其他学生也来了,经常有从外地来的。当洪老师教他们时,我站在一边仔细观察,这样我也能学到许多,这样一直到晚上九点。该是洪老师休息的时候,我回房时问他晚安。一旦进入自己的房间,我便回忆和记录所学的,所听到的。每天我与洪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十小时。每天都发生同样的事,但每天我都有新的收获。那时经历的许多事如今仍记忆犹新,帮助我更好的理解太极拳。我相信将来有一天还会那样。洪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在我脑海中浮现,就好像他正站在我面前,我将永远爱他。谨以此文纪念我敬爱的洪均生老师逝世两周年。他将永远活在他的弟子和所有受过他恩泽的人的心中。鸣谢

感谢我的学生Joseph Wong HughGradyHeanK Low Danny Mccartin和C. K. Kan。文章的准备得到他们的帮助和奉献。我要对所有伟大的太极拳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特别是洪均生老师,他的英明、知识和智慧是我写出此文的基础。

(全文完)

作者简介

吴世增,广州市人。自幼嗜武,曾习练南拳等技。后改练太极,交游甚广,国内外太极名师几乎都曾造访,功夫精湛。国内数名太极高手曾败于他的手下。1984年拜洪均生老师为师。199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武馆,专事传授洪传陈式太极拳。

洪均生大师1907年出生于河南均县,他的名字“均生”即生于均县之意。洪老师的祖父曾在清庭做官,他自幼随父在北京生活、学习。洪老师1996年去世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按中国传统计算法,他终年90岁。洪老师自幼体弱多病,17岁因病辍学。

1930年他开始跟吴式太极大师吴鉴泉的得意门生刘慕三学练吴式太极拳。数月后,刘带着他的30多名学生,包括洪老师一齐转而向陈式太极宗师陈发科学练陈拳。从此后,洪老师成为陈发科的弟子。洪老师的体质因练拳而大为改善,这更激发了他练拳的兴趣。洪与陈的感情日深,渐至情同父子。陈经常住在洪府,有时一住就是2、3个月。日寇占领北京后,洪老师一度生活来源中断,他和6个孩子没吃的时候,会到陈发科老师家吃上一顿。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陈发科大师的诸多武林轶事,绝大多数由洪老师记录、提供。洪老师家境富裕,因体弱而没工作,这使得他可以终日伴于陈之左右,目睹见证那些精采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使我们今天能对陈大师的盖世武技得窥一斑。

1944年洪均生告别陈发崐科赴山东济南就职。1956年,洪的结发之妻去世,洪深为悲恸,复又返京。这次,他在京待了4个月,就自己的练拳心得向陈大师请教套路和推手。加上这一段时间,洪共跟陈学练陈拳达15年之久。

洪老师终其一生的武术实践和研究,充分掌握并发展了陈式太极理论与实战技术,使他成为陈拳18代的杰出代表人物。

洪老师离开我们已有两年了,我谨作此文以示纪念。我相信不用详述洪老师的的高尚品质和技艺的奥妙之处,仅是他精湛技艺的一管之窥都会使读者大感兴趣的。

一、当代太极大师的人中之杰

随着时光流逝,太极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当代之太极大师的功夫技艺与前代大师如陈发科、杨澄甫相去甚远。从80年代开始,我过访了诸多海内外盛名着著太极大师。在不同的时期,我曾师从于他们、听他们的讲座、观摩他们的表演。有些我仅看过他们的表演像带。我有一种感觉,好象一旦有谁能在对抗性竞技中发劲将对手抛出,他们就会被认为是有真功夫的大师。当然这里面不能包括事先安排好的发劲表演。在80年代,有一次我参加大陆某城市的太极竞技大会。那天上午,一位被大会组织者邀请而来的太极大师,被另一城市的代表团邀请去给他们作指导。练完套路后,一些拳手要求他作推手表演。这位大师任选了一位比他略微年轻的教头和他一起表演棚、掳、挤、按。双方划了几个圈之后,这位大师突然撒开双手往前双手插入对手的腋窝,想将对手推出。但他的对手一沉气,反将这位大师震退了一步(前后脚同时退了一步)。当然,大师也不总是赢,这得看他对手的功夫如何了。上例中的那位教头是吴式传人,师从郝月如,尽管他有一定功力,但未臻高深艺境。问题是那位大师所用的推手招法不高明。那一招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招法,但很多拳手习惯用它。总之,一些著名大师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么棒。在那些能将对手猛烈掷出的拳师中,能做到先拔起对方的根再将对手打得飞跌出去的拳师,为数并不多。而在能起对方根的拳师中,大多是在化掉对方的劲之后,再用自身的劲力将对手发出。这种功夫并非善之善者也,它很耗体力。能改变对手力的方向,将之反作用于对手,并加上自己的劲力,方为善之善者也。但能达此境界的拳师实属凤毛麟角。洪均生大师就是达此境界的一代宗师。

在拜访洪老师之前,我读过他的一些文章,也读到过一些其他太极拳师写的关于他的文章。我和他有过通信往来,但我并不确切地了解洪老师的功夫水平。1984年底,我到了济南住在洪老师家向他学拳,直到此时我才领略了洪老师的精妙技艺。洪老师能用一种令人着迷的方式演示太极拳的用法,但这种按预先设计好的套路演示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展现洪老师的高超技艺。这种方法通常是用于训练初学者的。真正能检验技艺的方法是推手训练。一天几个学生来拜访洪老师,我们在一起聊天,谈论着太极拳。其中两位,一姓刘(是刘承德,译者注),另一位我忘了姓什么了,暂且叫他A先生吧,在一起推手。A试图将刘发出,刘回以掳、采,将A双脚采离地面摔在身后。虽然摔得并不很远,一米到一米半左右,但已使我吃了一惊,因为我看出他们并未用太大的劲,如果真用上劲,A真不知要被摔出多远。那时,我对起对方的根并摔出对手的技艺并不了解,尽管我在书上读到过并听人们谈起过。有人说,你得练气和发劲,直至气足劲整,你就能起对手的根。这似乎只要练气、练劲,而与技巧无关。直到我看到他们的推手,我方知事实并非如此。能否将对手打跌出去,主要还在技巧。如你发人的技巧正确,对手就会跌出,气与劲的质量决定你能将对手发多远。棚、掳、挤、按都有一定之规,技巧正确了,就可发出对手。这正是洪师所要传授的技艺。洪师的学生都能干净、利落地发人,洪师之技艺可想而知。又一次,刘和另一位学生,且称为B,来拜访洪师。B以前练过中国式摔交。B曾和某著名太极拳师推过手,这位太极拳师拿B毫无办法。他称赞B功夫不错。这位太极拳师写过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他似乎很懂太极。B向洪师请教推手,洪师遂和他在厅堂推手。不管B对洪师用何招法,都无济于事。B对洪师发劲,洪师手部只略加动作,B就被打偏。有时洪师稍作进步,有时步伐不动,B即被起根(双脚离地)向后跌出一米开外。有时跌得更远一些,B就跌到客厅的沙发上(厅堂不大)。这个场面引人入胜,我看得很兴奋。看了一会我不禁对B说:“你一用劲就会被洪老师控制住。”这是显而易见的。B一用劲身体即被拨偏,已处背势,再继续用力只会击向自己。过了一会,我又说了同样的话。B转过身来对我笑着说:“我们来试试。”说着他双手搭上了我的右手。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头,B并不知道我的水平,因此我们推得很客气,不快也没用多大的劲。我用了洪师近来传授我的化劲方法,两次试探性进攻后,B意识到我能化劲,即迅速用右手采我右腕,左手托我右肘向上发劲,我身略右转,右手一引,左手搭上他的右肘,两手同时向前发劲,B双脚离地,向后跳退一米多远。B笑道:“你也有两下子么。”刘说:“吴先生当然有两下子啦。”我立即说:“我要用两只手,而洪师只要用一只手。”闻听此言,洪师一笑。我谦虚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洪师在我面前,而是我深知自己和洪师不可同日而语。我是双手封死对方使其不能变化,再用自身的劲力将其发出。我既没能控制对手在先,使其处于背势,也没能返还对手劲力在后,我用的技巧与洪师有天壤之别。又一次,我的师兄蒋家竣从徐州来济南拜访洪师。蒋曾师从多名著名陈式太极名,如,陈照丕(陈氏18世)、陈照奎(陈式18世,陈发科之子)、陈金鳌(陈氏18世,师从陈鑫),后拜师于洪老师。这次蒋向洪提出了一些有关推手的问题,当时他们在一间较大的房子里。无论蒋用何招法,只要一用劲,洪师身体略加转动,蒋即被控制,处于背势。有时洪师进步,蒋即被起跟发出1、2米远。当蒋用更大的劲、速度更快时,他的根也会被起得更快,被发得更远,他双脚落地之声则更沉重。但蒋仍能站住,并象要再次进攻的样子。这个场面太精彩了,我开始大笑起来。在认识洪师之前,我读过蒋的一篇讲述和洪师1971年推手的事。文中写道:“和洪师推手总觉得自己的手太短,而洪师的手太长。”我冒昧地问洪师:“如敌人突然袭击击中你的胸口,你能不用手部的技巧么?”洪师笑了,接着说道:“你来试一下吧,我不用手。”带着疑惑,我迅速地用大力击向洪师胸部。我感觉好象击上了一堵弹簧墙,人被突然反弹出4、5米远。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请教洪师是如何将蒋弹出的,他让我试试。当我用双手推洪师身体时,我感觉无法作用于他,在他身上找不到一处实的地方。我只感觉到洪师的内劲在转换、变化,而外形丝毫看不出来。我好象推上了一部非常灵敏的弹簧器。因此,我更加小心用劲。我稍迟疑,洪师即上一小步,用身体将我发出。我问洪师:“你发劲时必须进步么?”“不,因为你没用劲,所以我得进步。”我明白了,如果我花更大的劲,会被发得更远。洪老师告诉我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个学生在一间宽敞的房子里,试验太极的用法,洪师母蹲在屋子中央摘菜,学生用右拳进攻,洪老师用太极拳第一式“金刚捣锥”接招。对方右手甫接触洪师右手,即被击出,从洪师母头顶飞过,摔出去5、6米远。洪师母吓了一跳,此后,只要洪师和人推手,她就躲得远远的。洪师说这个学生以前练的是形意拳,他的劲力沉且猛,所以会被发出老远。上海有位武术家叫李东员,实战经验丰富,曾向陈发科学过太极。1982年洪师去上海参加全国著名太极拳家大会,李观看了洪师的表演。和洪师接触后,李对他的学生说:“洪老师功夫太好了,比某某某强多了(此人是著名太极拳家,经常来沪过访李),他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李的这位学生在移民来澳州后,将此事告诉了我。(日本武术杂志曾载文,称一位和洪师、杨澄甫都推过手的陈家沟出身的武术家说,洪师推手之技在杨澄甫之上。译者注)在讲述洪老师的技艺之前,有必要弄清一些问题。有人认为技艺和具体技术是一回事。具体技巧不会因人而异,否则有的拳师会被认为未尽善美。其实,这是对太极拳的一种误解。太极拳有记载的历史就达300年,上百万人练此拳。技艺高超的拳家都有各自的技术和特点。例如,杨露禅大师和其二子皆技艺超群,事实上不仅二子与其父技术风格不同,二子之间的也有很大的不一样。事实上,不同武术大师擅长技术各有不同是正常的。因为各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是不同的,性格和修养也不一样。当他们的功夫达到一定的层次,他们当然会发展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因此,初学拳的阶段,学者应尽量模仿他的老师,应尽力去理解和实践老师所传授的东西。功夫进入高层次后,个人技术会与其师有所不同。

今天的许多太极拳师所授其实并非太极拳的技术。有些从其它拳种借来,并无太极的特点。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即使太极拳范畴的技术亦有高下之分。比如,“气沉丹田”为许多太极拳师所要求,也在不少太极拳书中被提到。但,不是功力达到一定阶段,“气沉丹田”是不容易做到的。1984年,我去西安向陈立清老师学拳,在那儿我碰到了一位陈家沟的后代,他的太极功夫很不错。“文革”期间他曾回到陈家沟,向好几位太极前辈学过拳。相熟之后,我去他家拜访过一次。他真诚地教给我一些习练太极之道。当谈到“气沉丹田”时,他说气应沉入脚底,这样有利于起对方的根。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后来,我和刘济顺(音译)谈起此事,他说其实气应沉入地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领悟到气沉丹田、气沉脚底、气沉入地都是正确的,它是处于不同层面的同一技法。如果你只知其一,就会认为其它说法是错误的,这对于学拳进步是不利的。因此,学了一点太极技法不能自以为已窥太极之堂奥,必须多方学习、比较,以期区分技法之正误,掌握高层次的太极技法。一些人认为凡是太极拳书所言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古老的典籍。有一次我向一个学生讲解某着式的要求,旁边另一个学生(他曾在别处学了多年的太极,后师从于我)说,他在太极拳书上没见过这种提法。我对他说,有许多东西书上没提到,而书上的有些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个学生很惊讶:“书上的东西也会错么?”事实上,中国旧时代的许多武术家,教育程度并不高,很多人不会写文章。会写文章的那部分人,有些很保守,不肯把道理说清、说尽。因此,书中所言并不全面,书中所言也会错,书中有些东西也是低层次的。中国武术界有句俗话:“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意思是,师傅若想教你真东西,他们概括起来不会超过一张纸。当然真传一张纸上的东西,也是需要作进一步详释的。即使师傅真想把真东西传下去,对文字的不同理解也会造成差异。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按图索骥”。古代的相马专家伯乐写了一本如何相马的专著,极尽详细,世人称善。他的儿子按他父亲所写,详加对照,最后找到了他自认为符合书中要求的骏马。他找出的那匹所谓的骏马是一只大蛤蟆。

太极拳书对于练拳能起辅助作用,但光看书是不行的。有些人看了几本太极拳书,看了几盘录像,就以为自己掌握了太极技艺,开始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写文章。这种人不仅自欺而且误人。洪老师告诉我,60年代有人写了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指顾留馨、沈家桢合著之〈陈式太极拳〉,译者注),看了以后,洪老师发现书中所述的理论和套路动作都与陈发科所授大相径厅。洪老师边读边在书的空白处加以批判,不知不觉他的批注超过原书的字数。加上他后来对该书的评判,洪老师的评述竟有两本书之多,现保管在他的学生处。洪老师的太极技法学自陈发科,洪老师理解力极强。经过向陈发科学拳15年之久,洪老师完全掌握了陈发科的技艺,并在以后的武术生涯中,逐一着式与他的学生详加试验,与武林朋辈较技验证。因此洪老师的太极技法十分实用并且是高层次的。他拳术套路动作有些细节与陈发科所授不同,因为洪老师的套路完全按实战要求来演练。实战中怎么用,套路中就怎么练。在旧时代人们要保守得多。他们教的套路隐去了一些对实战极有意义的细微动作。仅看套路动作你理解不了用法,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应用它们。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拿第一式“金刚捣椎”的接手动作来说,陈发科原先教的练法是两手同时抬起,两手心相对与肩同宽。但陈老师讲用法时却是两手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手顺缠、一手逆缠。一手接对方的手腕,一手截对方的肘部。于是,经陈发科批准后,洪老师按实战要求改变了原先的动作。另外,洪老师的套路中还吸收了其它拳种的一些动作(五式梅花桩的擒拿、反擒拿法;燕青捶的个别拳意。译者注),这些在洪老师的书稿中有详细的说明。80年代陈发科的女儿陈豫侠曾两下济南,向洪老师学习陈拳的用法和推手技术。看了洪老师的演练,她说象是在看她父亲练拳。她还说到洪老师家就象是回到了家里。她的父亲和哥哥去世后,她把洪老师当做了亲哥哥。由于洪老师讲实战着法,用太极的高级技法教学生,他的学生中不少人掌握了高超的推手技艺。现在中国每年举办全国性的推手比赛,比赛按体重分为5个级别。如果一个学生在比赛中取得金牌,他的老师会很高兴,人们会认为他是明师。洪老师的学生和再传弟子们多年来代表山东省出战,在这些比赛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他们通常获得大多数的金牌,有时是包揽5块金牌。这也可以看成洪老师教拳有道的一个证明。对此成绩洪老师并不满意。他在给我的信中说,这些金牌并不能证明那些学生达到了太极的高深境界,他们取胜是因为对手太弱。洪老师经常鼓励他的学生努力达到太极的高深境界。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也不想概括介绍洪老师的全部技艺,这是不可能的,用一本书也介绍不完。

二、洪均生大师精湛、深燧的太极技艺

1、真正的“外柔内刚”

洪老师说:“太极是棚劲。”意思是如果没有棚劲,就谈不上太极拳了。棚劲是一切太极攻防技术的基础。事实上,许多太极宗师,象陈发科、杨澄甫都有同样的见解。他们强调人们在演练太极拳时要注重棚劲,使自己达到“外柔内刚”的境界。一些太极拳的练习者强调松柔,不同意强调棚劲。他们认为棚劲的练习会影响松柔,在推手中产生顶劲。事实上,他们有这样的认识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棚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棚劲。他们认为的棚劲是看起来有弹性的躯体或肢体的弧线运动。还有一些误解陈式太极拳的人,错误认为套路中的发劲动作会产生拙力和硬劲。如果你有机会欣赏洪老师演练太极拳并与他推手,你会对棚劲和陈拳有新的认识。洪老师打拳至松至柔,他的一些动作需要在转关处做很大的圆弧运动,尤其是和手臂动作,你会感到这样才能松柔,打开关节。当洪老师发劲时,你不会感到是僵硬劲。相反,这种动作速度的突然改变就会使他的对手被轻松发出。如果你有机会与洪老师推手,你会感觉到他的手臂至松至柔。但你同时会感到他内部的棚劲,这种棚劲既不和你的劲相顶,也不会有过多的压力作用你。洪老师的劲是松的,但你会感到这种松劲不是硬、空、飘,而是松、实、稳。在推手中,你会感到他的棚劲,这种劲转换灵活,有经验的对手都不会轻易发动进攻。

在推手练习中,松开关节和保持松沉有如下好处:

(1) 粘劲,一旦与对手接触更容易粘住对方。

(2)听劲更为敏锐。

(3) 更好的舍已从人,有更多时间听出对方的劲作出反应。

(4)使对方的劲不能作用于你的身体,使他的劲失去功效。

(5) 更容易转换姿势,随机应变。

那些过分强调松柔的好处的人不敢也不知道怎样在松柔中加入棚劲。结果,他们只能对付一些掌握拳术皮毛和身体僵硬的对手,而对付不了那些知道如何松柔沉气的对手发出的劲。当遇到那些能发出快速有力的劲力的对手时,没有棚劲,就等于失去了基本防线。洪老师的松柔、棚劲技巧的另一个好处是使对方错误地认为自己能轻易地攻入他的防守中心,这使他们轻易就发动进攻,进攻者的力被反弹到他们自己身上。谨慎的对手是不会攻击虚的地方,就像没有人会用力去打一根柔软的枝条。一个有经验的练习者会用松沉劲压制松柔中没有棚劲的对手,直到对手不能改变位置,一旦摸到对手的实处就发劲。洪老师强调要松开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陈发科本人也说过),只有那样你才可能松柔中带有棚劲。关节的打开要自然,而不能有意的用力伸展肌肉。洪老师特别强调指关节的打开,指关节不能弯曲,松散。而且要特别注意手指打开的方向和角度。

以前,当我读到洪老师手稿中有关手指方向方向要与相应动作相配合时,我很难理解,这些建议看上去很麻烦。后来,我向洪老师学艺时,逐渐认识到手指打开的角度要根据动作中用劲的变换来调整只有这样做才正确,丢劲和顶劲才不会发生。运用这些技巧实践得越多,兴趣就越大。当练习时,一些人能强有力的发劲,但在松柔运动中,手指是弯曲和松散的。这表明指关节没有打开,棚劲已经丢了。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推手中时,一个有经验的对手会抓住机会攻破你的防线。许多人同意在太极拳练习中要有棚劲,但对于怎样算是有棚劲有不同的观点。例如,当对方按你的前手时,你如何发挥棚劲。一种常规的练习方法是尽可能外撑前臂时不要触及胁部,就好像腋下夹着弹簧帮你伸展前臂,手腕和手掌做圆弧运动,这会导致对手的来劲被擎起。这是一种棚劲的方法,但层次很低,技巧简单。这种棚劲看上去能从对方来劲的压力中解脱但对方可用捋劲来利用你的向前作用的劲。过分外撑的劲使转变相对困难和缓慢,同样,关于手部的棚劲技巧,洪老师沉肩堕肘的同时手指伸直,为的是打开肘、腕、手指的关节。这种棚劲在对手推力作用下反方向产生上和下的分力,既没有向前的顶劲,又没有向后的丢劲,对方难以利用。当攻击直接进入,我就斜着转开。洪老师说,在必要时,肘可以触及胁部。有人会认为对方的劲会通过手臂传向胁部。事实上,这不会发生。虽然肘看上去挨着胁部,但肘不是松散的挨着胁部,而是沉下去保持着棚劲。在肘与胁之间仍然有很小的缝隙,对手的劲不可能到达胁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化劲而不用顶劲。松开关节刃,游有余,随机应变。那此有幸与陈发科宗师推手的人会告诉你他们的经历。当陈老师发挥出他的推手功力时,对手会感到内脏震动,泪流满面,想要呕吐,就像触了电。他一发劲,对手就会被打飞。洪老师近70年的武术生涯,交会的有名、无名的武术高手无数,也曾应邀数下陈家沟(大陆官方认为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洪师说,他一生所遇之武术高手未有一人能与陈发科师相提并论的。(陈发科是陈长兴的嫡崐系曾孙,陈长兴为杨露禅的老师。现代拳史研究人士有人认为,太极拳传入陈家沟陈长兴为第一人。译者注)1956年洪老师从济南市回北京向陈发科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太极技艺。在推手时,洪老师能化掉陈老师的第一次发劲。当洪老师被陈老师的第二次发出时,陈发科的妻子表扬洪老师有进步,她说:虽然我在外面,没有看见发生的一切但我能听出你被师傅发出去的声音与其他徒弟不同。对于陈老师发劲作用于洪老师时威力变小,洪老师谦虚的说:“也许是我的手没力。”事实上,这是由于洪老师的松柔中带有棚劲,只是手上没有棚劲,陈老师的劲就会直接作用到洪老师身上,洪老师就没有办法化掉陈老师的第一次发劲。由于洪老师在太极拳练习中至松至柔,他能完全控制发劲。当他八十高龄时,在一次公开表演中能在两分钟内演练完整个炮捶套路。甚至连年青人都不能轻易做到

2、真正的球形螺旋运动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都知道太极拳中需要螺旋劲。陈式太极拳有明显的螺旋运动称为“缠丝劲”。许多人把它看成是手与足怎样正反缠绕的技巧。实事上,他们仅仅谈及它的外部运动而不是劲的本身。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发现螺旋运动。一个天真的婴儿在兴奋时能用手做螺旋运动,但我们却不能说他们在练习缠丝劲。劲,在中国武术术语中,是指通过某种正规的训练使周身的力和能量协调一致,可以调用。因此,缠丝劲或螺旋劲是通过整个身体的劲与力的集中与协调,而做出某种缠丝运动。如,手部的螺旋运动也要有整个身体带动。只有这种运动才是太极拳练习者追求的缠丝劲。每个太极拳练习者普遍认为:“劲由足根发出。”但问题是劲一旦从足根产生后如何向特定的方向传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练习方法,正因为如此,螺旋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练习者技能的高低。这也使得一些人在达到一定层次后难以向更高境界发展。由于洪老师的缠丝劲已炉火纯青,他能轻易化劲,控制对手并使对手起根,被发出去。这儿我们不能详实的说明怎样练习缠丝劲。我只能介绍洪老师强调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有助于练好缠丝劲。让我们看看太极拳练习法中的一个动作:双推手。一般情况下,人们将伸出左足右膝,两膝高度一样,用双手将对方推开,这将使腰和身体右转,双手向前。这种腰腿姿势产生的劲是水平面旋转,产生的力基本上是水平的,你的对手会被推出,但不会被起根和打飞。为了起对方的根,重心降得比对手低并轻轻向上推是必要的技巧,但把对手打飞的机会很小。洪老师强调膝部的上下运动,以至从一开始劲就产生于球形的螺旋运动中。洪老师沉下左膝提起右膝,使左膝比右膝低。要让腰向右转,左臀骨随左膝沉一点点,以至右臀骨稍稍高出,这使腰、腿的旋转不再是水平的,而自然是球形的。我曾与一位在著名推手大师门下学习多年的朋友讨论太极拳,我提到了洪老师怎样做螺旋劲。为了使他理解,我让他双手推我,他双手按住我的腰部,想用力把我向后推。我一旦听到他的劲,便沉下一个膝盖,提高另一个,这使他的一只手比另一只高,结果身体失去平衡。他认为这难以理解,因为他知道任何太极拳技巧贵在转腰。接着,他双手封住我的两侧,使我的腰不能转动。然后我没撤退,他却几乎摔到地上。让他做,并一边实验和一边慢慢解释。我受到他双手的力并知道不能左右旋转,我用了膝的上下运动,使臀部也上下运动,这使他的手一上一下,导致身体转动,失去平衡。事实上,我的技巧并不纯熟。这是因为我受到他的劲后,上下旋转得太多,这他的劲完全变为上下方向,当他失去平衡时,他只用了部分劲,而没用最大的劲。如果换了洪老师,一旦对方用力,他的旋转会恰到好处。他只让对方的劲偏离一点,而不让他过分失去平衡,对手能更用力地推,这使劲反弹于其自身并将对手发出。这种功夫炉火纯青,高深莫测。有人(指马虹,因洪老师曾批评马虹曲解太极,误人子弟,但马虹从未敢在公开场合说类似的话。译者注)说洪老师不知道“丹田内转”的秘诀,这些指责仅仅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浅薄,不仅因为他没有见过洪老师的太极拳,还由于他不知道怎样练习旋转丹田。一旦你看过洪老师的演练,你会意识到他的丹田旋转的确是明显精确,恰到好处。如果你已经练习过丹田内转。你会知道训练方法的外在表现很明显,难以掩盖,对那些知道丹田内转技巧的人,他们在练习中尽量不显露出来,但推手中肯定要使用它。洪老师智慧超群,在最初学拳的十五天内领悟出丹田内转,更不用说他在陈发科老师门下学艺十五年的事实了。我知道在太极拳套路中要旋转丹田,但没听过“丹田内转。”当这一术语后来出现在一篇专门的武术文章中时,看来正适合陈式太极拳的特点。然而,我不能确定这是一种新的秘密训练方法,还是为传统的练习法换了个新术语。我请教了许多人,然后写信给洪老师。他仅说陈发科没有教他“丹田内转”。事实是陈发科只教过他的门徒,包括洪老师和其它徒弟旋转丹田的技巧,没提到“丹田内转”。我想是陈照奎老师后来发明了这一术语,为得是人们在练习中注意旋转丹田。许多传统的陈式太极拳技巧是没有特定的术语来表述它们的,直到后来有人给它们定了新的名称。洪老师给我讲了一段往事。陈照奎老师去济南拜访洪老师时,提到一个他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术语。陈老师说:“师兄,难道你以前没有练习过这一技巧么?”洪老师说:“能给我示范一下吗?”陈老师表演完后,洪老师笑了,说:“在学习套路之前,这是必须做的基本功。” 这种基本功就是单手在空中画圈,以前没有命名。由于陈老师用了个新术语来表述它,洪老师一开始不明白。事实上,洪老师高度重视基本功,他不仅要求新学生练习基本功而且要求有一定功力的徒弟坚持练习。单手在空中画圈为的是训练整个身体的缠丝劲。洪老师把动作分为两类: 正手圈和反手圈。人们想知道为什么洪老师不用术语“丹田内转”。这也许是为了避免产生误解,在洪老师的技巧中,丹田运动不是自身产生的。丹田不会自身运动,它的运动是由膝的上下运动产生的。而且丹田总是应向两侧运动。没有使整个丹田上下旋转的技巧,整个丹田上下旋转,只会影响你重心的稳定性,然而,使丹田在一侧运动而另一侧沉下会使你重心稳定。我没有看过陈照奎老师的太极拳表演,不知道他是如何做“丹田内转”的。此外,他的徒弟也做的不尽相同。1984年,我去某省训练,在那儿遇到一位在陈照奎老师门下学习了十年的徒弟他的动作漂亮,缠丝劲很明显,但我感到他的丹田旋转幅度太大,导致重心上浮,我问陈立清是否陈照奎也像那样练崐习,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有人提出为丹田在人体中心,丹田旋转带身体旋转会使劲的发出点太高,重心容易上升,很难将对手打飞,劲力的发展也有限。另一方面,洪老师用腿劲引发丹田旋转,这使重心降低,身体稳重。劲的发出点低,使对手容易打飞,这也有利于劲将来的发展。太多数太极拳练习者知道手要做弧形或圆形运动,同时手臂也要缠绕螺旋,手的圆弧形运动很容易,但手臂要与整个身体协调的螺旋运动很难。了解每个动作的攻击技巧很重要,这是为了决定手螺旋的程度,功力不深的人,手臂螺旋程度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洪老师的手稿中提到在练习某一动作时,手指和手掌要面对特定的方向,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些要求太复杂和没必要。直到洪老师演练和我亲身实践,我才知道它的重要性。我经常和学生们做实验来观察太极拳技巧不同方面的影响,只有正确运用技巧,才能揭开太极拳变化无穷的神秘面纱,掌握真谛。雷慕尼老师说:“洪老师的手部旋转幅度大、方位正确,达到了真正的缠丝劲。”冯志强老师说:“洪老师的手旋转得很厉害。”这儿,我要指出旋转幅度大是洪老师的手缠绕程度要比整个手臂的螺旋程度。

3、真正的“步随身换”。

太极拳练习者都知道身体上升、下降的协调性很重要,也就是“步随身换”。然而许多人要向对手施力时就静止不动,他们不知道如何变换步伐。只有步伐变换灵活才能使上身的种种技巧有效实施。洪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1930年,他开始在陈发科老师门下学艺,几年后,在去某地方的途中,他看见一个似乎是太极高手的人轮流与他的学生推手。他的一些说法这使洪老师疑惑不解并参加了进去。当那人捋洪老师时,洪老师粘住他的劲并向前移了半步,插入那人的双腿之间,同时发劲,那人后退一大步。事后,有人告诉洪老师那人是太极拳另一流派著名宗师的得意门生,洪老师说如果事先知道是如此情况的话,他就不会参加这次推手。这并不表明那时洪老师的功力高于那人,而是大多数人不知如何跟随那人移步,才导致轻易被那人推开。他并没料到洪老师能这么快速稳定的渗透到他的步伐中,他也许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才被推出,但这些至少能说明利用好步伐渗透到对方的步形中去,能便手上的技巧更有效。什么情况下你要转换步伐?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当你现有的步伐已达到极限。例如,你伸出双手去推对手已达极限,而且膝盖已弯曲垂直与脚尖,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你要移动步伐以保持向前的冲量。第二种是当你的步伐没有达到极限,你想在范围之外进攻,你要相应的变换步伐。有两种方法改变步伐:一是前脚向前移半步,后脚同时移动相同的距离。二是让后腿前移成为前腿,这是由于一旦步伐和手到达极限,劲便成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虽然能将对方推开,但技术运用的威力失去,进攻效果减弱。如果你想保持手和脚的威力运用最大,你必须灵活地转换步伐。如果你的步伐僵硬,一旦动起来,重心会不稳,这会给对手机会。因此,洪老师对步伐要求很严格,这些的确很实用。例如为了前进,一些陈式太极拳练习者在脚向前伸展时,脚根擦地而行,而太极拳另一些流派则没有或根本没有这种要求。陈发科老师教学中也强调擦地动作。我们不讨论伸出前脚可铲对方的事实,这种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使前进更加快速稳健。当前脚擦地而行时,重心不易摇动,也能防止对方钩绊你,重心能随步伐滑入对方中线,使自己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洪老师要求当前脚根擦地的一瞬间,两脚之间的距离为一肩宽,脚根内侧地而不是中后部。当前进时,前脚微微向内侧倾斜,后腿稍低,这使擦地动作快而稳。如果臀节到后脚之间的沉劲不足,结果导致前腿也必须支撑体重的一部分,这样动作会变的笨拙、缓慢。

三、高尚武德,师恩永存我心

洪老师性格丰富。他聪明、敏锐、见多识广、记忆力好、多才多艺,对人们热心、诚恳、心胸宽阔。他也正直、务实、幽默、乐观。即使你不是向他学习太极拳,坐下来与他闲谈一下也会感到身心愉快。洪老师继承了许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值得学习。

1、和蔼可亲,淡泊名利

1984年秋天,在与他通信两年之久后,我终于有幸拜访他。我写信请他帮我安排一处离他家近的地方住,这样向他请教比较方便,洪老师回信我可以住在他家。对此我兴奋不已,不但可以省钱,而且学艺方便,但却给他增添麻烦。到洪老师家后,我与他快乐的闲谈,晚上他的学生走后,我拿出些钱和粮票给他(那时,大陆主食有限,政府严格控制供应),洪老师推还给我说:“我们还用得了那样吗。”意思是他把我看作好朋友,不用交学费。我很感动说:“我来这儿吃你的,我们还是需要买米做饭的。”这样,他才肯接受。从那以后,洪老师的话深深印入我的脑海,当今社会,许多人认为金钱至上,甚至在父子、兄弟之间也是这样,更不必说朋友和学生之间。一天,洪老师的一位徒弟陪我去武术馆,去看洪老师的另外两个徒弟是怎样教别人的。一路上,他告诉我如果我遇到政府官员,最好不要说住在洪老师家并向他学艺。这是因为当地政府已决定不是本地学生包括那些海外的,要首先付钱给他们,然后他们付一部分给洪老师。洪老师担心加重我的经济负担,不收学费,也不让政府收费。如果那学生不告诉我,我永远也不会知道。事实上,洪老师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他个人的政治问题还没解决。洪老师的另一位学生告诉我当我写信给洪老师要来拜访,洪老师告诉他们我可以住在他家,不用到武术馆学艺,洪老师对我从没提起过。我去澳洲后,曾寄钱给洪老师。不久后我听说北京要造纪念碑纪念陈发科大师。我写信给洪老师,让他告诉我计划的最后细节,因为我想为此项活动捐钱。洪老师回信说他将把我以前给他的钱以我的名义捐赠。我立刻回信说以前给他的钱是留给他自己用的。其实洪老师经济情况并不好(由于个人的政治问题)。他很需要钱。但由于考虑别人的处境总比考虑自己能得到多少钱要多,洪老师总是为我的经济情况着想。

2、 一心钻研太极拳,淡薄名利

洪老师对于练习太极拳总是怀有极大的热诚,而且一直进行过细的研究。他曾提起过一件事,有一位日本妇女(全日本太极协会秘书长中野春美,张注)每年来中国学习太极拳。几年后的一天,她在练习中哭了,说她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艺的道路会更容易,但却越来越艰辛。其实,洪老师对她高要求是为了让她功夫更上一层楼,这让她觉得很困难。当我和洪老师住在一起时,一次他的一位学生要举行家庭庆祝会并邀请我们大家去吃饭。我说我快回家了,最好呆在洪老师家中加紧练习,洪老师便独自一人去了。正巧几名外地来的学生来看望洪老师。在看完我打的炮捶最后几个动作后,其中一位告诉我,在“护心锤”这一式中怎样做右拳收回的动作,这和我以前做的不同。他的架子很低,右拳收回得也低并且转动幅度更大。我觉得他的动作更漂亮,便跟着他改变了动作。后来洪老师回来正看见我在练这个动作,他发现我的改变,他的脸沉了下来,用严厉的口我这是跟谁学的。他解释道这是老架子的练法,右拳收得太靠近身体,手臂转得太厉害,这便不能很好地化劲。洪老师对物质生活很随意,虽然他年青时出生在有势力的家庭,物质生活富裕。后来,他一日三餐由他的后妻和学生们准备,他从不下厨和过问菜单。由于我的技术不行,也不下厨。因此做饭时,我们就闲谈和讨论太极拳直到饭菜准备好,不管什么我们都吃。洪老师从不和我谈吃穿。除了写作,洪老师一般不戴眼镜,我问他为什么写的字那么小,他笑了告诉我,他托人买一副远视眼镜,但却送来一副超过矫正视力的眼镜,看上去像放大镜。他写作时并不觉得字小,为了不浪费,他一直戴这副眼镜。听到这里,我们开怀大笑。后来顾留馨老师问我,洪老师的字为什么那么小,我告诉他原因,他也笑了。

3、注重的成就,不爱慕虚荣

洪老师曾写信告诉我,当地政府对他说,北京、上海已成立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山东省也应该有。洪老师回答:“你们必须确定真正化时间去搞研究,我没时间,你们谁想搞就搞。”洪老师认为那些人只为了得到名利,没有实际贡献。因此他宁愿不要这种虚荣。当人们称赞他的太极拳和推手技巧时,他总是说天外有天,他认为陈发科老师是最棒的。一些外国人称洪老师为“太极拳功夫超极巨星”。他笑着说,巨星不得什么,重要的是真正领悟太极拳。洪老师有自己传授太极拳的独特方法。当我写信去请教一些建议时,他不仅回答我的问题,有时还问我的看法。回答他的问题,就像坐着考试一样。我难以想出比我的回答更好的答案,结果我经常迟迟回信,洪老师对此并不介意。有时,在我第一封信还没回时,他又给我来了一封信,这使我觉得不好意思。按道理,学生应尽早回信,师傅可以晚些。但洪老师不觉得麻烦。通过跟他学艺,我不仅学会了演练太极拳功夫,而且学会了分析一些哲理。虽然上次与洪老师相见到现在已经许多年了,当我回想起与洪老师在一起学艺的情景,情不自禁的感到一种甜蜜和幸福。洪老师与他妻子住在两室一厅的小公寓里,洪老师为了方便练拳,选了底层。他们住在大房间里,我住在小房间里。每天我六点起床便开始在客厅训练,在我和洪老师呆在一起时,他没有出去教拳。每天早晨七点钟洪老师打开房门走出来,我便向他问好。做好清洁工作后,我们便在大房间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谈。洪老师总是坐在靠门的沙发上,而我坐在另一张上。要么是洪老师的妻子,要么是他的学生准备早餐。吃完早餐后我们继续闲谈喝茶,我一有问题就问他,他便认真回答。当有必要演练时,我们都站起来实践。有时我们谈论人的生命和历程。我们甚至讨论人类的灵魂是否存在。直到洪老师说:“我们打拳吧!”我就又能从中学习到新的技能。有时,其他学生也来了,经常有从外地来的。当洪老师教他们时,我站在一边仔细观察,这样我也能学到许多,这样一直到晚上九点。该是洪老师休息的时候,我回房时问他晚安。一旦进入自己的房间,我便回忆和记录所学的,所听到的。每天我与洪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十小时。每天都发生同样的事,但每天我都有新的收获。那时经历的许多事如今仍记忆犹新,帮助我更好的理解太极拳。我相信将来有一天还会那样。洪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在我脑海中浮现,就好像他正站在我面前,我将永远爱他。谨以此文纪念我敬爱的洪均生老师逝世两周年。他将永远活在他的弟子和所有受过他恩泽的人的心中。鸣谢

感谢我的学生Joseph Wong HughGradyHeanK Low Danny Mccartin和C. K. Kan。文章的准备得到他们的帮助和奉献。我要对所有伟大的太极拳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特别是洪均生老师,他的英明、知识和智慧是我写出此文的基础。

(全文完)

作者简介

吴世增,广州市人。自幼嗜武,曾习练南拳等技。后改练太极,交游甚广,国内外太极名师几乎都曾造访,功夫精湛。国内数名太极高手曾败于他的手下。1984年拜洪均生老师为师。199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武馆,专事传授洪传陈式太极拳。

0
显示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