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致富”的观念会让你深陷社会底层态度 2016-10-22 17:53 90后部落 今天,即使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食利阶级的回报仍急速膨胀,形成所谓“r>g”的定律。 有年轻的读者看到我前段时间写的“收入追不上房价”,有些灰心丧气的问我:既然我们不管怎么玩命工作都是徒劳,那我干脆不工作,躺在家里啃老算了。这位读者实在是误解了我的意思。笔者不可能鼓励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抛弃工作回家啃老,而只是在向大家描述一个客观的现实而已。 我估计,这位读者是一位90后,这样推测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很接近于最近关于90后的一则新闻的描述:据媒体报道,如今20多岁的职场新人经常是一言不合就辞职,工作没几年,公司换了三五家。统计显示只有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工作岗位待上两年。总之,劳动在他们眼里没有那么重要,辞掉目前的工作才是最紧要的事。 这似乎不太符合我们的常识。现如今,年轻人“找饭碗难”已是铁一般的事实。在一个工作难找的时代,为什么年轻人依然还能在找工作的问题上保持这种洒脱心态呢?事实上,90后并不傻,也并不任性,他们之所以敢于频繁跳槽,且不太把雇主和公司放在眼里,其实是有一种“底气”存在的。这种底气,很大程度源于他们的父辈。也就是说,90后的底气有上一辈的拼爹渊源。那么谁是90后的爹呢? 我们来简略分析一下: 根据人口生育峰值的计算,在整个90年代出生的小朋友,其父母的出生年代主要集中于1969到1976年,也就是60后的尾段和70后的前半段。这一代人有个特点,就是他们自己出生的时候,往往有兄弟姐妹,而自己的子女却限于生育政策而都是独生。根据中国人口出生率统计,60后和70后的平均出生率大概在2.5到3.9不等,而等到这些人结婚生孩子时,90年代我国的出生率却下降到了1.2到1.4。因此,这一代人的家庭最为严格地保持了父母二人外加独子的“倒三角”结构。 当然,类似的家庭结构在80后身上大致也存在。不过,区别在于,中国自90年代开始才大规模地让住房买卖合法化,老百姓因结婚而大规模购买“婚房”,此风也始于90年代。实际上,90后的父母们从一开始就是有房一族,尽管那个时候的房屋并不像现在修建得那么高大上,但当时的房价也十分便宜,并且单位里的房屋分配制度还没有完全取消,这造成购房成本非常低,再加上90年代的按揭和公积金运作很不规范,相当部分的购房金其实并不是由自己掏腰包的。 转眼到了1998年,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取消了房屋分配,商品房实行彻底的货币化。从此开始直到2003年,这5年左右的时间里房屋的市场化全面来临,而且价格一直维持在低位,大部分主要城市也就是一两千元每平的水平。当时人们的年平均工资,以国家统计局1998到2003年的数据为例,从7479一路上升到14040元,几乎翻倍,而房价平均维持在2000多元没有大幅增长(北上广地区稍高,大约四到五千元)。可以看出,虽然个人的年工资买不到几平米的房,但当时房价首付率极低,而且在90年代结婚的小夫妻已经学会了“啃老”,钱实在不够时,会向上一辈老人(即40后50后一代)借钱购房。对他们而言,购房压力不知比今天小了多少倍。现在市面上流转着的那些房龄超10年的房子,基本上最初的一手买家都是如今90后的父母们。 房价随后在2006年迎来了幅度较大的增长,这种高速增张一直持续到今天,已有十年历程,早些年低价买房的人,已通过不断置换和倒腾房子票子,赚到盆满钵满。随着房价一年年上涨,90后的父辈们渐渐从二三十岁的年青人,变为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这段时期,在人的一生中刚好也是收入增长最为集中的时期。此外,不得不提的事情是:在90年代中后期和新世纪初,中国股市迎来了数次大型牛市,基本属于躺着都能赚钱。例如,1996年的深成指从924点涨到6103点,涨幅达到560.3%;在2005年的股改之后,沪指和深成指上涨了513%和656%。中间还有多次较小的涨幅,但幅度都达到100%左右。所以说,当时给力的股市也让最具资金实力和投资意识的1969到1975年这代人有了靠股票大把赚钱的机会。这代人最早的资本积累就在差不多10年前迅速地发生。 有了股市带来的流动资金利润,也有了一直在增值的不动产,财富游戏就比较容易玩下去了。因为两者可以相互置换追涨,不断抬高价格。这个趋势从2003年以来持续10年(截止到2012年)的结果便是,中国平均居住地价上涨了322%(一线城市则更多,可翻倍计算),股市的利润幅度比这更大。如果在此基础上持有多套房产,则复利十分惊人。房产与金融投资市场带来的收入,就90后的父辈而言,构成其投资性收入的主要内容,而这部分收入带来的财富增长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劳动性报酬。 这便是现在的90后对于工作比较挑剔、遇到问题随时可以走人、为了个人理想可以轻易换工作的“底气”的根源——在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潜意识里,父母根本就不是依靠工作劳动致富,而是依靠投资和租金富起来的一代人。这是他们观念在生活现实中的来源,然而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在这之前,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增长模式完全不是这样的。利息收入超过劳动收入,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对待工作的“想换就换”态度上,90后其实没有任何本质上的错误。劳动收入本来就不可能有财务性收入增长那样快。当然,这个规律并不是只适用于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比如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其实本质上也就是这么一种不鼓励劳动的财富结构。 根据美国胡佛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源于技术创新。但是,每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生产模式的升级,表面上看起来受益者是普通劳动者,其实,这只是显性的现象。背后真实的隐性现象则是,获利最大的人依然是资本的持有人。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劳动,而仅仅通过劳动者积累的财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便实现了资产的自然增值,从而使得其持有资产的租金大幅度的增值。这种增值幅度将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更将会远远大于工资收入的平均增幅。 这种财富结构会对人的观念产生什么影响呢? 假如,我们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织毛衣,当一个闲散的包租公或包租婆,这样的收入远远高于外出上班、打工的劳动收入,请问谁还会愿意选择辛苦劳动而不是在家坐着收租金和利息呢?同样的道理,90后从小就目睹父辈通过投资、购房、炒股就能赚到远远超过工资的收入,这对于人的观念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和投资比起来,劳动创造的财富价值较低。因此,如果要为了工作而贱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90后当然是不会干的。这种主要以利息为收入来源的人,也被称为新时代的“食利者”,与靠出卖体力赚钱的劳动者相对。 那么,我们社会的“食利者”是如何获利的呢?众所周知,每一天,中国几乎所有东西价格都在上涨,从粮食和蔬菜价格,而且预期通胀率还将进一步上升。显然,中国的通胀是输入型的,物价水平的上升是由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人力成本的上涨推动的。成本一高,企业便会提高产品价格……这个时候,所有的成本都会最终堆积到资产价格上来,资产价格的增长将会是以上几种因素综合叠加的效果,因此增速最快,其结果之一就是导致租金大幅增长。换言之,劳动者的劳务收入增长,完全已经被租金的增长所稀释掉。这也就是为什么劳动者越勤奋,食利者反而赚得越多的原因。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当代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Thomas Piketty)在《21世纪资本论》告诉我们的,当代资本主义的“返祖现象”。在古代社会,地主贵族等上层阶级,仅依靠昂贵的租金和利息就能过上奢华生活,无需任何劳动。而今天,即使经济长期停滞不前,新的“食利者”的回报仍急速膨胀,形成所谓“r>g”的定律,即资产回报增长速度总是比经济增长更快的局面。这个规律在今天可谓无处不在。看看那些从小城市来到一线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奋斗一生、倾其所有,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从这个不等式的“g”这一头慢慢爬到“r”的一头。人,就是如此渺小。 对于今天所谓的“食利者”,笔者的措辞无丝毫的贬义。无非是意在告诉大家,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种结构,就是奉行的这样一些规则或者说是规律。你无力改变它,只能改变你自己,并对规则善加利用。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你和你的家族没持有任何值钱的资产,远远达不到靠利息过日子的标准。你该如何是好呢? 答案也非常简单:你应该找一个短期内收入很高(通常高收入意味着身体极度的透支),但不一定需要什么可持续性的工作,目的只是以最短时间积攒下第一桶金用于日后的投资计划,在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后,再换一个相对强度不大但具有稳定性的工作,为实现财富累积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这是比较慢而稳妥的方法。 或者,如果你自认为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以及某个行业的专业水准,那么你应该立即选择创业,直接与资本对话而不是与劳动报酬对话,以五到十年时间让财富积累能够达到靠利息吃饭的门槛。而当你积累到足够财富的那天,你的人生也应该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资源,足以指导你未来的投资。在今天,这是白手起家者建立财富良性循环的唯一途径。相反,如果一辈子浑浑噩噩“靠劳动吃饭”,既无创新意识也没有专业水准,然后还不懂投资的艺术。那么此生身处社会最无望的底层便是必然归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