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克伯格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亲自做了这26张PPT!值得收藏!

 Cool_Learner 2016-10-24

第35期无忧大讲堂有幸邀请到了曹金昌老师(Jason),他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昊翔科技(Yuneec)全球人力资源总监。曾任北京市人事局副主任科员、联想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外商独资企业美满电子科技(Marvell)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等职。不同性质组织的工作经历,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研究和实践,使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期他给大家带来的课程主题是:做一个具有CEO思维的HR。


本次分享将分四个板块进行:企业经营的六个关键要素和两大基础、企业价值链、企业分析常用工具、OHRP  Model




在分享正式开始之前,和大家简单地介绍下我目前任职的昊翔公司。它是全球TOP2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和方案的提供商,公司的使命是用创新的技术帮助人类实现飞翔的梦想,用丰富的飞行体验为人们创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公司主要的产品是在国外销售,同时也是全球TOP1的做模型机OEM/ODM的厂商,从2009年开始除了做航模做载人电动飞机,E430还获得柏林航空展的金奖。目前有三条产品线,第一天产品线是消费级无人机,第二条产品线是商用无人机,第三条产品线是载人电动飞机、电动滑板还有其他的一些飞机。


1企业经营的六个关键要素和两大基础




企业经营的六个关键要素


就企业经营来说,现金的净流入相当重要,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与HR无关,但我认为HR需要去看财务报表,然后思考引起现金流的问题是在哪里。如果问题是在原材料的挤压上,要么就是产品的库存,要么就是生产的周期或是账款的回期等,这都需要HR的帮助。比如说,作为HR可以销售部门设置回款周期,给购买部门设置产品账期,给库存部门设置库存周转,这样就能站在CEO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利润也是企业的重要指标,作为HR也可以去给相关部门设置利润指标,无论是销售部门也好,还是产品部门也好。还有一个是周转率,生产企业有工厂,工厂里面会有很多生产的设备,就要注意下设备的使用率,如果设备闲置或是使用率不高,此时HR要去做一些干预。关于业务增长的速度,对多重发展阶段的企业要求业务增长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对成熟的企业而言增速不会很快,对新型的企业而言50%的增速都是不足的,这也是HR帮助CEO设定一些指标,通过一些考核去帮助企业的增长。


最后一个是顾客,有些成熟的企业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有些企业例如我目前所在公司是处于转型期,以前可能不会过多接触客户,现在做转型就需要从企业的文化、制度、考核等方面把顾客导向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实际上,这六个要素往往CEO考虑得会更多点,但如果HR能够站在CEO的角度去出谋划策,那提供的支持不仅是HR技术性的,而且更加有针对性。


企业经营的两大基础


这两大基础对HR来说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是知人善任,一个是沟通机制。所谓的知人善任就是说HR对人能力的把握及使用问题。所谓的沟通机制即企业内部如何有凝聚力,对初创企业比较难,也需要HR做很多工作,先从企业文化出发,有制度层也有行为层,通过一系列制度保证企业顺利运营。


有一本书《CEO说》,这本书里很多观点我个人觉得都比较好,对六大关键要素和两大基础有更为详细的描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2企业价值链





作为HR,除了要知道六个要素和两大基础之外,还要知道企业是如何挣钱的。上图是对企业价值链的基本描述,企业价值链分为辅助增值活动和基本增值活动。基本增值活动里面包括来料储运、生产作业、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辅助增值活动包括企业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还有采购等。不同的企业价值链也会有所不同,像服务业的话就不会这么复杂,通过这一示意图,HR需要知道企业如何挣钱。



针对企业的价值链,HR可以做哪些工作呢?生产价值链不一样,就要考虑企业是如何挣钱的,这样才能清晰地去设置企业的部门,换句话说企业的部门是通过企业的价值链去分解和设置的。


比如说一个企业原来是做OEM/OCM的,现在向OBM  HR转型,CEO想的问题HR知不知道,HR如何配合CEO的工作。OEM/OCM主要是研发再加工,OBM是企业自主品牌。用一个详细的例子来分析下HR如何站在CEO的角度思考,然后进行组织的发展。


如果一个企业处于从OEM/OCM向OBM转型的话,实际组织的发展是HR工作的一切龙头,抓住组织的发展就会协助企业或是ODM向OBM的转型。如果你是OEM/ODM时候,图中黄色部分即为该阶段的价值链,你的商家提供产品的定义或是需求,只要组织研发、买材料、加工生产,把质量控制好,然后发货,就可以获取差价,赚到再加工的钱。


国内的服装业、鞋帽业,就是如此。一般都是国外下订单,给出设计图,根据国外给的设计图买料加工,按件数收钱,这就是基本的价值链的一种。在OEM/ODM时候,HR、CEO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要有一定研发能力,能够快速研发,买到质优价廉的材料,很低的生产成本进行加工制作,生产再运输就能赚钱。


对于HR而言,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培养几种能力,如果是ODM的话需要有研发能力,如果是OEM的话需要将采购、生产制造、运输等成本控制好,这样的的话就能挣钱。HR就是要帮助企业找到这样的人,帮助企业打造这样的能力。


作为HR还有几件很重要的事,还有品牌沟通、产品线规划和管理,这些能力的建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采取的基本方式是从企业内部培养懂企业与技术的产品经理,要么就跨界招聘。特别是品牌沟通,因为以前是没有这方面人才的,基本都要从外部招,另外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也是如此,HR如果想要帮助企业发展,都需要考虑这些要素。作为HR来说,如果企业面临上述情形,你可以给你的老板参考上述这张图。



3企业分析常用工具


除了了解企业经营六个要素和两大基础、企业价值链之外,HR还要了解企业企划方面、企业战略分析的工具。知道了这些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对HR来说也很重要。




波特的五力模型 

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企业高层的话,参加一些战略会议就会了解到很多。如果对企业不熟悉时,HR用这种工具可以比较系统地参与业务讨论。站在业务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对HR来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PEST   Model

在分析一个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布局时,可以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纬度去分析,HR不仅仅只要做好HR,而且需要通过这四个纬度去分析企业目前面试的战略角色。




SWOT   Analysis

企业内部强弱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既然分析业务,也能做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



企业的生命周期

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HR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



产品的生命周期

如果要面试一个产品经理可以根据这几个要素去提问,如果不知道这些也很难去面试人家。与此同时,HR对于产品部门的职责、KPI的设定,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去设定。比如在产品的导入期,可能以增速作为考核标准,这样便于给产品部门、销售部门设定指标。






波士顿矩阵BCG

对HR来说,也是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内部产品的状态,如果看不到企业的明星产品,就要去思考产品人员不会规划,研发人员研发不行,销售人员销售不行等,这样去跟CEO谈的时候就能指出主要原因是什么,是通过招聘、考核、激励等措施去解决。




企业咨询的方法(Mackensy   7s   Model)

有时候去跟老板汇报时,这一模型会给你很大帮助,比如说可以从战略开始看组织架构、内部制度、管理风格、文化、企业人员、技能等,这样可以清楚看到企业面临的问题所在。




这就是七步法:陈述问题、分解问题、消除非关键问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进行关键分析、综合结果并建立有结构的结论、整理一套有力度的文件。企业面临的困境可能是产品延期上市,那HR就要去分析影响延期的原因,是研发力量不够?是质量控制不好?是后期对产品定义的更改?是原材料的缺少等?从而可以知晓企业价值链上是哪一块出现了问题,还要去对问题的确定性进行排序,针对最有把握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HR需要影响很多决策人,通过和他们的沟通,然后再去和老板说解决方案,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分析问题的方法(5W2H)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方法,在工作运用得好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很多企业的价值链是残缺的,需要招聘人员,用5W2H可以做一个基本分析。企业为什么缺这些人、这些人从哪里找、如何接触到这些人、找到之后如何说法他们加入企业、如何让他们融入企业文化,这样做深层次分析时会做得比较透彻,这样老板也会比较认同你的观点。




分析问题的方法(Fish  Bone)


鱼骨图这一分析办法可以从多纬度、多分支出发,HR分析的问题不仅是HR本身存在的问题,业务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业务的角度提出HR的解决方案,这是老板比较认同的。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也是很重要,对已有价值链的划分形成不同的部门,有了不同的部门就会有部门的衔接问题,通过建立一些流程,从而避免KPI的划分致使部门割裂。有的流程管理是企划部门管理的,有的是业务部门管理的,不管是哪个部门管理,HR需要知道流程管理时连接部门互动的重要工具。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可以设定各部门的考评,这样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流程优化

通过PDCA来说,不断进行优化流程,在给部门、员工设定指标时,通过谈话帮助部门设定进行流程优化的指标。很多时候,不是说企业有多么厉害,而是企业能不能持续优化流程,做HR工作的时候需要从职责、绩效考核、员工发展的角度制定指标。



4OHRP  Model



这也是工具之一OHRP:HR如何站在CEO的角度从战略的纬度去看整个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发展。从HR  Model来看,首先要很清晰地清楚公司的战略、愿景和目标,不管你是人力资源的基层,还是人力资源的主管、经理,都要思考这一问题。你会发现组织的战略和愿景的目标是一切人力资源工作的源头,基于这一基础,就可以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愿景的目标,可以进行目标的分解,这是对文化和领导力的标准层面的建设。


紧接着可以审查组织架构,就像前面说的从ODM到OBM的转换,组织结构的价值链是残缺的,需要补足,接着进行组织架构的设定。如果从中间这一纬度来看,企业的战略目标很清楚的话,HR需要观察产品线每条产品线上承担的指标是多少、产品线上的人员能否完成指标,影响指标完成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进行业绩的评价,


如果从文化和领导力标准出发,来进行能力的评价,需要从文化和领导力的层面建设组织的领导能力。这样就有了继任计划和高潜力库,就能实施行动计划,就能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计划,同时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实施主要行动。



理解业务有很多方法,读IBMA、读很多书、参加业界沙龙、参加业务会议、面试等,特别是可以在面试中学到很多业务的知识。首先你需要得到他人的信任,用业务语言与业务伙伴交谈,用人力资源的知识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下分享,就是HR不能看HR的本身,而是要站在业务的角度,站在CEO的家督企业如何挣钱,企业在赚钱过程中要有哪些要素。‘


5问答环节


问:曹总您进入这家无人机公司后做的最主要的三件事是什么,可以分享下吗?谢谢


答:第一件事进行国内外大量无人机行业数据的分析,对企业战略的强项和弱项有基本了解;第二件事进行大量的访谈,对企业的管理层,如董事长、总监等,把我了解的数据和访谈得知的数据一起分析;第三件事是我在两周之内做了一个人力资源的规划,这也是基于我对行业的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HR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目前主要是根据制定人力资源的规划区推进与实施。



问:曹总从外企跳槽到民营,有什么感受吗?


答:外企和民营企业有很多不同,现在的民营企业和以前又是不一样,就我现在所在的民营企业来说有“两个想不到”。第一个想不到是指民营企业的管理是这么不规范,不过这样也意味着有很多事情去提升;第二个想不到是指民营企业的技术会这么强,两年内发展得这么快。外企很多事情是按部就班,区域HR很难接触到战略层,从下影响下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民营企业的话不管是在人才、技能、知识和组织能力的建设方面,每天都能和管理层讨论企业的经营和战略问题,从而确定人力资源的重点,这也是民营企业和外企最大的不同。



问:我们企业目前在进行品牌重组、顶层设计,请问在这个过程中人资部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如何对原来的模式复盘? 


答:首先问企业为什么进行品牌重组和顶层设计,这背后的原因的是什么,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有哪些。然后基于这些原因,能够站在高层次去分析原因和挑战可能导致的品牌重组和顶层设计,这有的是人力资源部门主导的,有的是企划部门主导的,不管是谁主导的,多了解一下总是好的。在了解之后,HR要考虑组织结构的重新设置、部门的重新划分、工作流程的重组等。很关键的一点是:人有没有这种转化的意愿,可以开设团队教练、变革管理,通过这样的课程和活动去影响人的观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