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是张辽害的二爷失荆州,走麦城!

 等待MYLOVE 2016-10-24

如题,下面我开始说为什么。

原来是张辽害的二爷失荆州,走麦城!

张辽私下和关羽两人交情很好,樊城之战,曹操从前线调回张辽,用来抵挡关羽,不过张辽援兵还没到,二爷已经兵败,此时前线是徐晃带兵。

诸位看官,张辽从哪往回调的?

对,合肥。

三国张辽封神战是哪一战?

合肥之战,张八百打败孙十万,威震逍遥津,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人,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攻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原来是张辽害的二爷失荆州,走麦城!

此战,是孙权一生中最屈辱的一战,10万人打七千,不仅输的惨,而且自己也差点被活捉。能把仗打的这个份,孙权的军事水平真是低到了极点。

张辽大败孙权一事大为震惊孙吴势力,计《三国志·吴书》并裴注中,述及此事的列传有七篇。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敌国,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更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吴国听到张辽大名,小儿不敢夜啼。

可见此战在孙权心里的阴影,差点被生擒。

所以这就导致孙权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觊觎合肥,看地图就知道,孙权不觊觎合肥了,东吴地盘想扩张的话,只能觊觎哪里,打哪里?

对了,就是荆州。

从此孙权的战略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合肥变成荆州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着告诉你 ,我就要打你,二爷给他打出翔。

吕蒙一举偷袭成功,荆州易主,二爷身死。

原来是张辽害的二爷失荆州,走麦城!

二爷和曹仁,徐晃,于禁,庞德等前方浴血奋战,背后被人捅了刀子,可叹一代名将。

东吴正规陆地作战能力,确实不强,这也难怪二爷瞧不起他们,张辽能把你们打得找不到北,刚正面我关羽能把你们打得东南西北都找不到。

不过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更何况逍遥津之战之前,明显关羽早已声名在外,威震三国。逍遥津之战后,张辽声名大振。刚正面都刚不过怎么办,水上打仗行,上了岸,根本刚不过嘛。

时值东吴雄才大略之帅,周郎已死多年,只能偷袭了。

偷袭的话,合肥和荆州哪个更合适呢,

张辽阴影还在,而且去打合肥那是刚正面啊,荆州呢,貌合神离的盟友的,就算如此,荆州是比张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关羽关云长镇守,还需要等待一个机会。

恰逢关羽北上,时机成熟,吕蒙白衣渡江一举袭取了荆州。

背后给盟友捅一刀他还是猝不及防的。

回到题目,如果张辽不是在合肥给孙权带来那么大阴影,孙权心里上不敢碰合肥,然后开始谋划打荆州,加上二爷自己大意,自傲,怎么会死在几个虾兵蟹将手里。

原来是张辽害的二爷失荆州,走麦城!

当然客观的讲,二爷自身性格是主因,不北上,没人敢动荆州。

襄樊之战,魏国于禁庞德七军,曹仁樊城军,张辽援军,徐晃军,东吴吕蒙军,陆逊军。

关羽手下能用之人相比而言太弱了。

东吴不背后偷袭,二爷刚正面于禁庞德七军,曹仁樊城军,张辽援军,徐晃军。能做到不落下风,还威震华夏,确实不能不叫东吴也忌惮。一个张辽就够他们受的,这关羽更虎啊。

张辽合肥打得孙权改变战略重心,重心从合肥变成荆州,你想想一个盟友,天天盯着你,别出门,出门我就弄死你,小人难防啊。

张辽那是敌军,去了人家就有防备心,关羽你虽然也是勇不可挡,万人敌,你不一定防我啊,我是你盟友啊。

就这样一代名将就此注定了不得善终,迟早被害。

喜欢小编的文章更都精彩请持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