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遭受校园霸凌,应该怎么办?

 幸福原点2016 2016-10-25


作者:小楼老师


01


2016年7月1日,内蒙古乌海市初中生王伟杰用一条蓝色哈达杀死了自己。

 

王伟杰在学校经常挨打,他父亲早就知道。但面对孩子被打的事情,这个父亲认为还是“算了吧,孩子还要上学,反抗的话日子更不好过。”

 

在孩子生前,老师也会打电话告诉王伟杰父亲他被人欺负,并叫上欺负他的孩子家长一起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打人者的家长会道歉。但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王伟杰还是被打。王伟杰父亲也多次对孩子说:“挨打一定要还手。”可这样说也没什么用,儿子还是他们学校有名的“挨打专业户”。并且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常常受到老师歧视,老师甚至在家长会上当着全班家长让王伟杰转学。

 

孩子去世以后,王伟杰父亲承认对于孩子的死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自己一直选择隐忍和退缩。父亲也埋怨学校,因为学校疏于管理也促使了悲剧发生。

 

校园霸凌事件可以说是全球青少年普遍面临的一种现象。

 

一个叫做丹尼尔·菲茨·帕特里克的13岁美国小男孩因为遭遇校园暴力, 在家中的阁楼上吊自杀了。



(丹尼尔生前照)


丹尼尔在学校也是一个不受老师欢迎的孩子,一直因为成绩和体重之类的事被老师鄙视,而他曾经的朋友不知为什么也在孤立他,甚至挑衅他。他在学校被欺凌并非一个秘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他的家人一直都在向学校和老师寻求帮助,但校长回复“这些都是暂时的,孩子们很快就会和好”,但实际上丹尼尔却遭受到了更加严重的伤害。

 

丹尼尔去世之后,他的家人在他的房间找到了一封信,这封信里讲述了他在学校被欺凌的事件。

 


(丹尼尔家人)

丹尼尔在信里写道:


我写下这封信,是想要讲述我在学校里的经历。一开始一切都很好,我有很多朋友,成绩也优秀,生活美好。我搬走了一段时间再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我曾经的朋友们都不喜欢我了,他们不再和我说话。6年级的时候,我考试没及格,我的朋友也挂科了,他觉得这些都是我的错,并且开始欺负我,还连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


一直到后来,我和他打了一架,所有人都停手了,只有那个同学没有,他很生气,最后我断了一根手指。




在那之后,他又给我找了很多麻烦,一直在欺负我,没有什么原因地欺凌我,我已经放弃去向老师寻求帮助了,因为他们什么也不管!


虽然事情不是我引起的,他挂科跟我没有关系,但是他们还是一直欺负我,我和所有老师都说过这些事情,但是所有人都无动于衷。除了一个老师,她总是耐心地试图理解我。并且试图帮助过我,但是也并没有持续多久。


我一直在祈求能够离开这个学校,即使挂科了我也不在乎,我只想转学,别无他求。



02


什么是校园霸凌?有人认为校园霸凌只是肢体暴力,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除了殴打,一个或者几个孩子情绪虐待或者言语侮辱另一个孩子的时候,霸凌就发生了。某些霸凌事件还包括以结束一段友谊为威胁操控别人,女生比较多采用这种方式,也会传播被欺凌者的谣言,鼓励大家孤立被欺凌者。

 

校园霸凌是青少年和儿童面临的一种特殊问题,它可能导致一系列持续的心理和生理伤害。

 

校园霸凌事件具有一定普遍性,美国一项关于未成年人欺凌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


  • 在校园中,有24%的6年级学生报告自己遭受到欺凌,而12年级学生报告遭受欺凌的比例下降为7%;


  • 在美国12-18岁的年轻人中,28%的学生报告遭受校园暴力;


  • 遭受校园暴力可能性最高的年龄阶段是6-8年级(也就是我们6年级到初二)


  • 8-11岁的孩子中,有1/3的人报告欺凌事件发生在校园;


  • 4到8年级被欺凌的孩子中有22%报告有学习问题


  • 被欺凌的年轻人更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孤独以及低自尊;


  • 欺凌别人的孩子也很有可能出现其他偏差行为,比如盗窃和吸毒


  • 那些报告自己被欺凌的孩子,有18%的人说他们被人取笑、羞辱;18%报告他们被人传流言蜚语;5%报告遭受肢体暴力;3%报告被强迫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6%报告被人排斥。



男性更容易采取暴力行为欺负别人,也更容易遭受来自同学同伴的暴力行为。女性则更可能遭受语言和心理上的欺凌,包括性骚扰和谣言。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遭受校园暴力的孩子成年以后比没遭受校园暴力孩子的犯罪率高6倍,他们也更有可能会体罚或者虐待自己的孩子。

 

被欺凌的孩子可能表现出这些现象:衣服丢失或者被撕坏,身上无法解释的淤伤,对上学恐惧、焦虑,或者无法解释就是不愿上学,逃学,情绪化,退缩行为,成绩一落千丈,没有朋友,食欲下降,问家长要很多钱,理由是交补课费或者餐费,睡眠容易惊醒。



03

 

如何干预霸凌事件?当发现自己孩子可能被欺凌的时候,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首先,询问孩子午餐后、上学前、放学后的时间怎样度过;询问孩子去学校感觉如何;询问孩子学校是否有欺负同学的人,不要直接问孩子是否被欺凌;


  • 如果听说孩子被别人欺负,一定要认真对待,鼓励孩子说出来;


  • 将所知道的事件报告给学校。记录下来谁受伤了,如何受伤的,以及你向谁报道过;


  • 如果孩子遭受霸凌已有一段时间,应该让孩子接受心理咨询。通常情况下,那些自信的孩子不会被欺凌。被欺凌的孩子通常具有某些心里特质,比如被动、敏感、对人挑剔,或者自我价值感低,害羞;


  • 若霸凌事件无法解决,可以让孩子转学,并且培训孩子交友技能。



霸凌并非只是受欺凌者应该受到关注,欺凌者也应该受到关注。霸凌本来是儿童或者青少年的一种偏差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正常,往往欺凌别人的孩子自己本来也面临一系列心理问题、情绪问题,甚至人格问题,如果成人只是用“他们是孩子”来解释欺凌者的行为,会错失很多干预的机会。

 

有专家建议,改变那些没有遭受欺凌但是却旁观欺凌孩子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欺凌事件。欺凌者喜欢有观众,旁观者对这种行为的忍受会使欺凌者更加肆无忌惮。学校可以给孩子训练“角色扮演”,帮孩子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欺凌行为,并且可以做些什么。有时只需要简单说一句“你这样做不好吧?”,一个旁观的孩子就可能能够阻止一次霸凌行为。


参考资料:

Coloroso, B. (2004). The bully, the bullied, and the bystander. New York: Harper Resource.

Espelage, D. L., & Swearer, S. M. (2003).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2, 365–383.

Kowalski, R. M., Limber, S. P., & Agatston, P. W. (2012). Cyberbullying: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New York: Blackwell.

Robers, S., Kemp, J., & Truman, J. (2013). Indicators of school crime and safety: 2012 (NCES 2013036).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Ttofi, M. M., & Farrington, D. P. (2012).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longitudinal research, and bullying prevention.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2012(133), 85–98.

Wiseman, R. (2003). Queen bees and wannabes: Helping your daughter survive cliques, gossip, boyfriends, and other realities of adolescence.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2014, June 13).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6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