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比鲍勃·迪伦,另一个81岁段子手更该获诺贝尔奖

 汐钰文艺范 2016-10-26

伍迪·艾伦81岁了。


他实在是个奇怪的老头,特别是在人们的谈论中。他戏里戏外都像个话痨,以碎碎念的方式呈现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有趣的是,有时候人们的谈论和他自己的解释并不相同,于是碰撞出了伍迪·艾伦电影中的脱线式幽默。




伍迪·艾伦


当今好莱坞独树一帜的大导演,同时也是身兼编剧、演员、作家等多种身份的全才。他的作品数量繁多,横跨电影、戏剧,甚至是歌剧领域,创作题材涉及文学、性、哲学、心理学、古希腊、欧洲电影以及他的出生地纽约市。代表作有《午夜巴黎》《汉娜姐妹》《安妮·霍尔》等。


勤奋的“懒”老头,80岁接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


有时候人们谈论他旺盛的创作力,他已经拍了40多部电影。虽然想出演他电影的大牌明星云集,但他在集编剧、导演于一身时,还是更愿意亲自担纲出演男一号。


不论这男一号是《性爱宝典》中的精子,还是《安妮·霍尔》中邋遢又神经质的喜剧作家,而女一号,经常由他的女朋出演。


去年,他80岁了,没有闲适地安度晚年,而是出人意料地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


可同时又有证据表明伍迪并不那样“勤奋”。


据说他写作时,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卧室红色的壁炉上方,贴着玛丽莲·梦露的铅笔素描。还有人说,他的作品《午夜巴黎》之所以选择巴黎取景,是因为他“太懒”…… 




《午夜巴黎》


伍迪给电影中人物取名字的方式,也让不少观众大呼“无语”。


与很多国产电影中别致的名字不同,伍迪的电影中经常出现重复的名字,比如“露易丝”“格雷”都被用过很多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觉得“打起来很顺手”。


多次获奖却不出席,毒舌调侃“奥斯卡”


有时候,人们谈论伍迪足以列满几张纸的长长的获奖记录。仅就奥斯卡奖一项,迄今为止,他已获得23项奥斯卡奖提名,并夺得4项奥斯卡大奖。然而这总是戴着黑框眼睛的小老头,只在9·11之后出席过一次颁奖现场。当时,他的出席身份是颁奖嘉宾,其目的只是号召电影人不要放弃纽约。



《安妮·霍尔》


据说,当年他的《安妮·霍尔》干掉《星球大战》获得奥斯卡大奖时,他之所以没有献身颁奖现场,是因为他正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间酒吧里进行单簧管演奏!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将演出当做拒绝参加颁奖典礼的理由。也恰恰是在这部影片中,伍迪·艾伦如此表达他对各种评奖的态度:“他们给那样的音乐还颁奖?我恨不得把耳朵塞住。” 


伍迪的调侃不只存在于影片中。


1996年,他的影片《汉娜姐妹》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他照旧缺席颁奖典礼,事后边钓鱼边对好不容易找到他的记者说:“当奥斯卡评委会打电话给我时,我慌张极了,以为他们想要回他们颁给我的奥斯卡奖,而典当行歇业已经有一阵子了。”



《汉娜姐妹》


哲学功底的资深段子手


不论是伍迪·艾伦的电影,还是他偶尔见诸于媒体的言论,都向观众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这家伙绝对是一个资深段子手。


这种猜测没错。伍迪从15岁开始就开始写俏皮话赚稿费,可谓是段子界的鼻祖式人物。


伍迪的电影中充斥着段子手风格的幽默语言,其谈论范围虽然涉及性、死亡、不道德行为等颇具卖点的话题,但决不粗俗,即使恶搞,也充满了哲学意味,荒诞却又深刻,尽显神经兮兮的文艺风格。


有评论说,伍迪是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审视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就连挑剔的法国人都说伍迪是“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



《好莱坞式结局》


然而,这位特立独行的导演并不领情。


他以惯有的风格调侃说:“法国人对我有两个误解。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他们总以为我是艺术家,因为我的电影老是赔钱。“


不仅如此,他还在电影《好莱坞式结局》中给法国人的热情追捧浇了盆冷水:他饰演的美国导演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失明,被迫胡乱地“盲”拍了一部电影,这部在美国劣评如潮票房一败涂地的片子,在法国却得了艺术贡献奖……



花了30多年时间与传记作者对话


还有的时候,人们热衷于谈论伍迪的私生活。


伍迪幽默而又神经兮兮的文艺范儿,让他获得了不止一位女演员的青睐。至于他与年轻的范宜的婚姻,更是饱受争议——范宜是他前女友的养女,不少人认为也算他的养女,所以从理论上讲,两个人的结合是不道德的,甚至有网友为此反对某杂志将伍迪作为封面人物。


如果把伍迪的感情生活也拍成电影,一定是一部重口味的电影,只不过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大多愿意忽略这一点。



《伍迪·艾伦谈话录》


在伍迪的资深粉丝中,伍迪的传记作者埃里克·拉克斯应该是离伍迪最近的人,也是对伍迪的电影艺术兴趣大于私生活的人。


30多年前的一次采访后,伍迪突然对当时还年轻的埃里克说,如果你对我感兴趣,可以随时来我的摄影棚、工作室和家里。


埃里克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真的这样做了,并断断续续与这位电影节的天才对话。


最近,埃里克30年的访谈全纪录《伍迪·艾伦谈话录》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于以上话题,这本书中有伍迪的亲自解读,其电影拍摄、剧本写作、私人生活的种种,在伍迪式的幽默中被真诚呈现。



伍迪·艾伦说


1


我的语法非常糟糕


伍迪不仅是导演、剧作家,而且还长期为杂志撰写边栏,其经典语言经常被引用,可他却说自己的语言非常糟糕:


我的语法非常糟糕。真的很糟糕。每次往《纽约客》投稿都会被改得一塌糊涂。他们永远会说:“你不能这么说话,这不是良好的英语表达。”(电影剪辑)桑迪·摩尔斯也总在纠正我写的旁白。我把索尔贝娄在《泽利格》里的台词给他看时,他说,“我把这块儿改了行不行?这语法不对啊。”其实我根本就不会语法,但那是学校里教授的基本知识。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 



2


我觉得黑格尔很无聊,但你得咬着牙读进去



伍迪在电影中经常开哲学玩笑,比如他在影片中说:


“宇宙只是上帝的一闪念——这是个叫人很不舒服的念头,特别是如果你刚刚付了买房子的首期。”


“我们能够确切的了解宇宙吗?我的天呐,能在唐人街不迷路就够不易的了。”


他的确读过很多哲学著作,在这本书中是这样谈论自己喜欢的哲学家的:


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德国哲学家,但一开始读柏拉图的时候也很激动。那种东西给人艺术性享受,尼采也一样。


我觉得黑格尔很无聊,但你得咬着牙读进去,最后必须承认的是,最靠谱的往往是那些理性主义、实用主义的哲学家,它们基本都枯燥一些,但不容辩驳。


看到最后,伯特兰·罗素更加言之有理,引起我更深的共鸣,但他就没有加缪、让·保罗·萨特、尼采这些极富戏剧性、以令人震悚的方式阐释生死问题的人那么激动人心。


3


读书,为了跟上姑娘们的脚步


伍迪读过很多书,在谈到在自己读书的初衷时,他是这样说的:高中快毕业时,我开始约会女孩子,但她们觉得我没文化。


我觉得那些女孩真漂亮:不化妆,带银饰,背皮包。我约出来一个,她就会对我说,“我今晚最想去听安德列斯·塞戈维亚的音乐会。”我就问,“那是谁呀?”她再说一遍,“安德列斯·塞戈维亚。”我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或者有个女孩说,“你读过福克纳的这本小说吗?”我说,“我看笑话书。我这辈子就没读过书。我啥都不知道。”


所以为了跟上姑娘们的脚步,我必须得读。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海明威和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差一些。


4


下辈子,我想倒着活一回


伍迪被看作是活出自我的人,然而他期待的人生却是这样的:


下辈子,我想倒着活一回。


第一步就是死亡,然后把它抛在脑后。


在敬老院睁开眼


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


直到因为太健康被踢出去。


领上养老金,然后开始工作


第一天就得到一块金表,还有庆祝派对


40年后,够年轻了,可以去享受退休生活了。


狂欢,喝酒,恣情纵欲


然后准备好可以上高中了。


接着上小学


然后变成了个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


肩上没有任何责任


不久,成了婴儿,直到出生。


人生最后九个月,在奢华的水疗池里漂着


那里有中央供暖,客房服务随叫随到


住的地方一天比一天大,然后,哈!


我在高潮中结束了一生!


本报记者 李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