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4』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昵称37657537 2016-10-27
『5·4』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释】

雍:孔子弟子,冉氏,字仲弓。

佞:古佞字有多才义,又巧义。此处以口才之美为佞,孔子称雍也简,殆是其人简默,不擅口谈,故或人谓其不佞。

御人以口给:给,供给义。口给者,应对敏捷,口中随时有供给。御,如今云对付。

屡憎于人:屡,数也。憎,厌恶义。口给易起人厌。

不知其仁,焉用佞:仁德不易企,故孔子谓虽不知仲弓之果仁否,然亦无所用于佞。

此章或人之问,可见时风之尚佞。而孔子称雍也简,又回也如愚,参也鲁,此三人皆孔门高第弟子,皆不佞。知孔门所重,在德不在佞。

【白话译文】

有人说:“雍呀,他是仁人,可惜短于口才。”先生说:“哪里定要口才呀!专用口快来对付人,只易讨人厌。我不知雍是否得称为仁,但哪里定要口才呀!。”

〖续貂〗

冉雍虽非辩才无碍,仁则仁矣,只不过孔子的要求太高,还没有达到孔子的标准罢了。但孔子显然更看重一个人的本质,不在乎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不会说不能说并不要紧,关键是要看看你的本质怎么样,内在的修为够不够。夸夸其谈,言辞不穷,只会招人厌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