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强执着 铸就师魂

 aj6688 2016-10-28
              顽强执着   铸就师魂
    她,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女教师战胜了“癌症病魔”,在二十年的执教生涯中,她坚定一个信念:只有对事业的执着,活着才会有价值。她就是固镇县实验小学的计筱红老师。
    一、以一颗对职业的酷爱之心,与病魔作不屈地较量。
    19岁的计筱红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固镇县磨盘张乡中心小学工作。可是,正当她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厄运悄悄地袭向弱小的她。
    20岁那年5月,计老师在县医院做了第一次手术,经切片化验诊断为“乳腺癌”。手术后休息几天计老师要去上班,已经知道内情的家人及校领导哪里敢让她去上班呀!婉言劝阻不知实情的她,让她到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一次彻底检查后再上班。在那儿计老师又做了第二次大手术。就在当天晚上,被恶梦惊醒的计老师听到了妈妈嘤嘤哭泣声。那晚,年轻的计老师才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乳腺癌”。这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让计老师伤心欲绝!学校的领导、同事及同学的看望、鼓励,增强了计老师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年轻的计老师擦干泪水,坚持在病床上继续学习,准备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本领。        
    在住院治疗的750多个日子里,在无数次化疗期间,计老师强忍着痛苦发愤读书。每一次化疗都令她苦不堪言难以忍受。第一次化疗时剧烈反应,现在回想起来她仍然不寒而栗。那实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促使着她央求妈妈拔掉针头。计老师的妈妈看看才吊了小半瓶的吊瓶,对计老师说:“好孩子,你要坚持下去。这吊瓶里都是医生特意为你开的药哇!听话,忍着点。”痛苦的计老师双手抓着床单,任凭那泪珠一滴滴顺着脸颊流进耳朵。每次一瓶水还没有吊完,淡黄色药水就随着一阵阵恶心直往嗓眼涌。看到妈妈辛苦做好的饭菜,闻到往常觉得喷香的油味,止不住又是一阵恶心呕吐,一点食欲也没有,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一张脸煞黄煞黄的。原来有乌黑亮丽长发的计老师因为化疗头发大把地脱落,以至成了秃头。那一次次生不如死的感觉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当计老师稍稍平静下来的时候,她想:“人既然活着,就要有精神支柱。”于是,计老师对妈妈说:“妈妈,扶我起来吧。我要看书。”就这样随着一次次生不如死的感觉,她仍发愤读书。我要学习,我还要继续工作”成了计老师克服化疗痛苦的精神动力。去考场的路上,反应还没有完全停止的计老师,在颠簸的汽车上又一次次呕吐。带着时断时续恶心呕吐的身体,计老师毅然一次次走进考场,以顽强的毅力带病参加每一次考试。
    二、以一颗对教育教学的热心,重返校园。
    由于计老师的坚强抗争和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许多善良人的关怀,病魔终于做出了让步。1995年8月,医生告诉她可以出院了,计老师心里乐开了花。她不要再承受治病的痛苦了,她可以重新踏上三尺讲台了。现在出院了,计老师再次要求上班。在她再三恳求下,领导只得同意她的请求。9月,计老师执意不顾老父老母饱含疼爱的话语,在年迈父母忧心忡忡的目光中跨入磨盘张乡希望小学校门。
    三、丰富教学知识,潜心教育教学。
    为了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计老师自费订阅教育刊物《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之友》以及《小学生作文评改》等。每晚,当学生作业一本本批改后,伴着一盏清灯,潜心阅读思考,汲取知识营养,丰富知识储备,开拓教学视野,让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在教育教学上,计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情制宜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读与写方面努力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坚持每天开设一节读书课。对于班级中的学困生、留守儿童,计老师总是尊重他们的人格,注重“雪中送炭”。利用课间休息和早、中、晚的时间多次询问有无上课听不懂的地方,鼓励学生上课积极踊跃发言。发现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向新的目标奋进。计老师常会把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这些关注的形式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她还喜欢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作业中写简短的评语,在学生的素质报告单上传递自己的热切期盼。在点点滴滴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产生对老师的依恋和信赖,构建真挚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勇于主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
    作为班主任,计老师时刻要求自己做到三个一: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良好个性的形成及班级同学的团结,计老师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使紧张的学习得到轻松。计老师自己出资为班级购买供开展活动用的物品,购买供全班同学课外阅读的书籍。遇到阴雨天,中午不能回家的同学都被计老师叫到家里吃饭。每学期开学计老师自己出资打印“给家长的一封信”,结束时打印“给学生的一封信”,自己出资订制书法明星、读课外书明星、锻炼身体明星等许多种卡片、奖状,自己出资购买各色彩纸做五角星、大苹果、欢乐小人、OK等手工剪纸……采用这些方式激励学生进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计筱红的同事说:计老师几乎没有节假日,为了准备一节课,经常钻研到深夜,她对事业简直到了着迷的程度。
    四、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作为班主任,计老师总是给予“留守儿童”、贫困生和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爱。
    2011年9月1日开学,计老师担任了一(2)班班主任。9月3日下午,计老师正在家中拟写给一(2)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计老师的思路。计老师拿过手机一接听,原来是校长让计老师到公安局去一下。在公安局计老师见到了黑乎乎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一(2)班的学生徐智成。徐智成说想到五河县外婆家,可是爷爷奶奶不让去,于是就自己到灵壁路口乘车,但是售票员没有让他上车,因为他没有大人带领。后来被中学生送到公安局巡逻大队。计老师通过学校的入学报名表找到徐智成的家庭联系号码,联系到了徐智成的爷爷奶奶。但是徐智成不愿意跟爷爷奶奶回家。经询问方知徐智成的家庭特殊:奶奶不是亲奶奶;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且都在外地工作,对徐智成关心不够;徐智成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外公外婆对外孙很溺爱。现在徐智成想到外公外婆那上学,但爷爷不让去。(实际情况是爷爷奶奶为了让孙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不让去的。)计老师把徐智成拉到一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告诉徐智成:爷爷奶奶其实是很疼爱你的。最后徐智成愿意跟爷爷奶奶回家并同意继续在实验小学读书。但这个周日强烈要求到五河县看外公外婆。计老师当即承诺一定让徐智成的爷爷奶奶这个周日带徐智成到五河县去。计老师把徐智成的意愿说给徐智成爷爷奶奶听,徐智成爷爷奶奶也同意了。这一家人愉快地回家了。
    开学一个星期后的课间,徐智成哭了,对计老师说:“计老师,小朋友说我没有妈妈。”计老师把伤心的徐智成搂在怀里,对徐智成说“每个人都有妈妈,你也有妈妈。你的妈妈过几天就会给你打电话的。”计老师首先通过徐智成的爷爷奶奶联系到徐智成的爸爸妈妈,告诉徐智成爸爸妈妈不要只忙于工作,平时要多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父爱母爱,让孩子有亲情幸福感。其次是经常同徐智成的奶奶联系,汇报徐智成在校表现情况,告诉徐智成奶奶:孩子非常聪明,课堂发言声音响亮……这样重情义的孩子长大后肯定会有出息。在学校里,计老师经常挤时间找徐智成谈心,引导孩子从日常生活中感悟爷爷奶奶的疼爱。现在徐智成奶奶经常向计老师表示:养个小猫小狗,时间长了都有感情,何况是孩子呢?这表明徐智成奶奶已经从内心接纳了这个“孙子”。 徐智成自己也经常告诉计老师:“爸爸妈妈又给我打电话了;爸爸妈妈请假回来看我了;爸爸妈妈给我买书了;爷爷奶奶又给我买牛奶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使这个学生已经能安心学习了。
    有一段时间,徐智成经常会与同学发生摩擦,学生告状、家长找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每次计老师都以温和态度同徐智成交谈,让徐智成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同学真诚道歉。请其他家长理解这个单亲家庭中的学生。目前徐智成在计老师的执教班级一(2)班快乐地成长着,与同学相处得非常和谐。现在每当同学有了困难,徐智成总能豪爽地伸出援助之手,同学都爱和徐智成玩耍交朋友了。两学期期末,徐智成都以优异成绩获得“优秀学生”奖状。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计老师注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现在一(2)班班级中有一位叫杨小东的男孩子,特别内向,不合群,不愿意与别的同学接触,课堂发言,只能看到嘴动,却听不到声音,而且面红耳赤。作为一个男孩子是不应该有这种表现的。计老师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到这个男孩子从小是由妈妈带着在外地长大,平时不常于同年龄的孩子玩耍。于是计老师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杨小东获得成功,细心观察、密切关注杨小东的行为表现,哪怕是细小的进步,都及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使杨小东树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现在杨小东同学不仅爱发言,而且声音特别响亮,还担任了收作业组长,课间与同学兴高采烈地玩耍。家长见到计老师高兴地说:“我家杨小东像换了一个人,变得活泼开朗了。”像杨小东这样的学生,计老师已转变过很多名。
    计老师从来看她的已经上初中的学生口中听说吴二军同学不上学,到外地打工的情况后,计老师立刻给吴二军写了一封信。信中分析了知识的重要,告诉吴二军怎样做才能重新上学。一天中午,计老师正在淘米做饭,吴二军同学来了,见到吴二军计老师特别高兴,因为计老师看到吴二军抱着一摞新课本。
    课堂里、路途上,计老师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班级中家境贫困,失去父母照顾的王宗学同学学习非常认真。为了帮助王宗学而又不伤王宗学的自尊心,计老师把特意买的学习、生活用品送给王宗学,说是不用的或买多了。并教育全体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与王宗学携手并进。像吴二军、王宗学这样的学生,计老师救助过很多名。
    有人问计老师:“是谁支持着你,给了你无尽的力量?”计老师说:“是工作,是学生。”一见到学生的笑脸,一听到学生的清脆童音,就好像有一股暖流滋润心田,一切不愉快都忘却了。计老师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在自己选择且热爱的三尺讲台上时刻锻炼自己。病前如此,病后计老师更珍惜这个机会,活着一天,计老师就要勤奋工作一天,让自己在工作中长知识得快乐,创造出人生的价值。
    五、梅花香自苦寒来,辛苦浇来满园春。
    计老师带过的学生只要一放假,就如快乐的小鸟飞到她的身边。计老师总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激励学生不断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最令计老师欣慰的是:因病毒性重感冒而在家休息半天的时间里,班级学生竟派了代表走进她家看望她。听说计老师头部被摩托车碰伤了,毕业多年的学生都来看望她,那颗颗火热的心令计老师感动地流泪。现在,逢年过节,悦耳的短信铃声、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那一份份温馨的祝福,那一声声诚挚的问候,让计老师享受着当老师的幸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计老师所带班级学生在学校综合素质检测中均获得一等奖。计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学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蚌埠日报》通讯员张腾宇写了中篇通讯《用爱谱写的园丁之歌》刊登在1998年7月14日的《蚌埠日报》上。1998年暑期,计老师参加了固镇县“师德教育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报告。2001年暑期和2005年秋季蚌埠电视台两次制作专题节目报道计筱红的先进事迹。1998年在教师节表彰会上她作为县优秀教师代表讲话,1999年4月获得市教委授予的“市优秀班主任”称号。1999年4月,被县总工会评为固镇县“敬业爱岗职工十佳”之一。2000年3月,计老师当选为县第七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2000年4月,光荣地获得市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7月,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9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5年4月获得“市政府嘉奖”。 2011年4月再次获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12年4月光荣获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以爱心付童心,笑看教苑迎朝阳。”计老师把这句话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刻在自己的心中。计老师把深情的眼眸投向自己挚爱着的工作,孜孜以求着,“待那山花烂漫时,她在花中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