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国曾比中国更牛,却被一'泥腿子'打残

 低头耕耘的牛 2016-10-28

俄罗斯与土耳其称得上是百年世仇。从16世纪开始,俄罗斯便不断打击土耳其,几百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用十二次俄土战争,生生将土耳其由昔日雄踞亚欧非的一流世界大国,压制到现在蜗居伊斯坦布尔一隅和小亚细亚半岛,彻底沦为二流国家。不客气的说,俄罗斯的大国伟业,正式踩着土耳其的尸体完成的。

不过,历数俄土历次征战,有一个颇为不合常理之初:俄土开始交锋时,俄罗斯还只是蜗居莫斯科一隅的小小公国,而土耳其则已是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帝国,二者实力判若云泥。是当时第一流的世界级大国,双方的强弱对比可谓悬殊之极,为何如日中天的土耳其,却被一个怎么看都是泥腿子的俄罗斯挑落马下?

在云石君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文明形态变迁带来的地缘实力增值

俄国所在的东欧平原气候寒苦,是欧洲文明圈的边缘板块,以农耕时代的欧洲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对这种高寒地区的有效开发,所以此处长期被游牧文明把持。

东欧处于游牧文明状态下,这对土耳其是无害的。尽管游牧文明有强大武力,但鉴于其生产力低下,物资积累天然受限;这严重限制了游牧势力的战争潜力。即便土耳其在与东欧游牧势力一时落败,但凭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土耳其照样能够将战事拖入长期拉锯,而游牧势力由于物资积累不足,很快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资源耗尽,不得不主动退回东欧草原,无法对土耳其形成根本威胁。

但到中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农耕生产技术的千年积累,已经具备了对东欧草原进行农业开发的能力。

农耕的财富创造能力,远非游牧可比。在更多利益的诱惑下,东欧的文明形态,自然而然的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在现实中,就是以农耕文明主导的俄罗斯系莫斯科公国,击败了游牧文明主导的蒙古系金帐汗国,获得了东欧平原的统治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崭新的沙俄帝国。

这下土耳其就遇到麻烦了。东欧地域辽阔,适合农业开发的板块众多。随着俄罗斯开国,农耕文明成为东欧的主导,该地区的实力骤升,俄罗斯向土耳其的开拓,有了充足的物质支撑——也正是从这个阶段,东欧地缘势力对土耳其的威胁,已从游牧时代的劫掠,升级到了农耕模式下的拓展领土。

而且农耕文明的主导,还给东欧带来了另一个发展模式的变化,即俄罗斯就是开始重视,并谋求对商业贸易路线的控制。

之所以有此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东欧的财富积累大增,相应的,其外贸规模和需求也随之增加。此外,实力的增加,使得俄国业已承受得起建造和维持商船、军舰巨额耗费;此外,相较于游牧,农耕文明的技术含量明显更高,所以沙俄也具备了打造和维护船队的相应技术能力。在各种客观条件皆已具备的情况下,俄罗斯当然会希望控制黑海——地中海这条对俄罗斯至关重要的海上贸易生命线——而这就跟该航线传统掌控者——土耳其产生了结构性的地缘冲突

本来,在沙俄崛起之前,整个黑海沿岸领土,几乎都被土耳其控制。不过这种旧有地缘分割,是基于东欧落后的游牧文明形态而成的。现在,随着东欧文明形态的质变和实力的增强,其攻击土耳其的能力与欲望都大幅增长——而土耳其却依然原地踏步。这种情况下,原有地缘平衡线自然无法继续维持。俄罗斯挥师南下,夺取了黑海北岸原属土耳其所有的海岸线领土,并开始向巴尔干半岛积极渗透。

黑海海岸线领土的易主,对土耳其的伤害是致命的。这种伤害,不单单体现在俄土领土的此消彼长,更为关键的是,土耳其国家地缘结构的完整性被严重破坏!

以伊斯坦布尔为核心的爱琴海—黑海沿岸,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本部核心区。而要确保这块本部核心的绝对安全,土耳其就必须控制黑海乃至东地中海的所有海岸线,将二者变为自家内海,用这种方法,在核心区外围构筑一道地缘防线,以拱卫核心。

可黑海北岸的丢失,使得将伊斯坦布尔的北大门,直接向俄罗斯敞开。这意味着土耳其的国本,随时处于俄罗斯的威胁之下——只要俄罗斯愿意,完全可以用一支舰队,直接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而土耳其却不再有天然地缘屏障可以阻挡。

天然屏障不复存在,土耳其要保证本部核心区的安全,就唯有扩军一途,通过保持一支强大的黑海舰队,来防备俄罗斯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击——而这也意味着土耳其的国防开支会永久性的大幅增加。

二、势力范围此消彼长。

奥斯曼土耳其雄踞亚欧非三大洲交界,伊斯坦布尔是中世纪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地缘中枢。这种中枢的地缘区位,曾经给土耳其带来大量的好处,只要占据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可以从东西方国际贸易中雁过拔毛,大发横财。

但凡事都是相对的。,土耳其之所以可以坐地生财这么爽,很关键的一点是:其身居基督教和伊斯兰两大文明区的中枢教会,周边皆为当时开发程度较高的优质地缘板块。正是因为开发成熟,物质相对富裕,这些板块之间的商业交换才会兴盛,土耳其雁过拔毛才成为可能。

不过,周边文明体系的高度成熟,也加大了土耳其继续开疆拓土的难度。毕竟周围都是成熟文明体系,土耳其还想继续扩张,难度大增。

具体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土耳其北有俄罗斯,西为欧洲天主教世界、东是伊朗萨法维帝国,这三大势力都力量强大,难以侵夺。至于南方,土耳其倒是早已夺取北非。可北非继续向南,则是全球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这彻底阻断了土耳其继续南拓的可能性。所以,在沙俄崛起时,土耳其的疆域扩张已经触及顶峰,非但不能更进一步,反倒会因为欧洲、俄罗斯的崛起,以致既有地盘被人家侵夺。

而俄罗斯的的情况,跟土耳其正好相反。虽说俄罗斯周边也有欧洲、土耳其这样的成熟文明体系,不过在东边的亚洲方向,俄罗斯的对手,不过是一群落后的游牧汗国,所以它可以相对轻松的将北亚、中亚的大片疆土收为己有。

当然,北亚和中亚虽然地盘勾搭,但可开发价值较低。不过开发程度的高低,不单单取决于地理环境,也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中世纪末期开始,人类文明发展逐渐提速,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更是一日千里,这意味着,俄罗斯对亚洲的开发能力在不断递增,从中收获的回报也相应更多。

当然,北亚、中亚的开发潜力,肯定不能与欧洲、地中海相比,不过质量不够数量凑,俄罗斯的亚洲领土足足有一千多万平方千米,即便单位开发程度低点,但由于体量巨大,聚沙成塔之下,照样可以为俄罗斯提供丰富的回报。

地缘环境决定了,土耳其已经不再有开拓的战略空间、而俄罗斯有上千万亚洲疆土可以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土地缘实力此消彼长,曾经的东欧泥腿子俄罗斯,身躯不断壮大,逐渐压过了昔日的世界大国土耳其。

第三,国土地缘结构的松散与规整。

俄罗斯的国家地缘结构比较规整紧密,早期,其国土局限于东欧平原,呈典型的紧密块状结构,之后虽然大幅扩张,但大体上仍旧还是呈矩状结构。这种紧密规整,既有利于内部的整合,也降低俄罗斯国土与外部势力的接触面——相应的,降低了其面对外部攻击时的防御面。

可奥斯曼土耳其就不行了,土耳其的国土可以说事七零八落,支离破碎。绝大部分领土都散落在黑海、地中海、红海甚至印度洋的海岸线上,零散分布于亚欧非三大洲。要有效统治这些杂乱无章的国土,土耳其必须保证对海上航线的绝对控制。

曾经,土耳其也的确是中东和近东的海上霸主,不然也不可能打下这些七零八碎的海岸线疆土。不过大航海时代来临后,欧洲海权崛起,风头逐渐压过来土耳其。海权的丧失,意味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本部与其他边缘海岸线领土之间的有效交流被切断,非但不能对广袤国土进行整合,聚集合力,甚至这些外围边缘地区,还被欧洲夺走,或趁机摆脱帝国中枢的控制,成为听调不听宣的藩镇诸侯。

最后,则是国际商路的变迁。大航海时代来临后,新航线被开发出来,奥斯曼土耳其对东西方贸易线路的垄断由此被打破。从欧洲既可以经好望角、避开土耳其控制的中东,甚至可以反向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环绕地球抵达东方。甚至,随着技术的进步,欧洲人还在原属于奥斯曼土耳其领土,但实际上已经独立的埃及西奈半岛开凿出一条苏伊士运河,使得东西方航线大幅缩短。就连以前鸟不下蛋的北亚,也在俄罗斯的努力下,建成了一条新的东西方交流通道(西伯利亚铁路)。这些变化,都大幅削弱了土耳其,特别是伊斯坦布尔在商业上的意义,使它凭中枢地位坐地生财的空间大幅缩窄。

总而言之,中世纪后期,技术发展的加速,使得东欧平原的地缘潜力和影响力大幅抬升,以其为依托的俄罗斯,也由蜗居莫斯科平原的弱小公国,一跃成为傲视欧亚的一流世界大国。而昔日的世界级大国土耳其,却在这个过程中因一系列客观因素限制,日趋没落,在与俄罗斯的竞争中颓势尽显,最终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

当然,土耳其对此心有不甘。直到如今,土耳其仍旧对奥斯曼的辉煌念念不忘,总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重振雄风。而土耳其的这种心理期待,以及相关具体行动,也对中东、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那么,土耳其为自己的大国复兴美梦,做了哪些具体行动?这些行动,又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于这一点,云石君在下一节中继续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