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Dalvik虚拟机为新创建对象分配内存的过程分析
2016-10-28 | 阅:  转:  |  分享 
  
Dalvik虚拟机为新创建对象分配内存的过程分析

在前面一文中,我们分析了Dalvik虚拟机创建Java堆的过程。有了Java堆之后,Dalvik虚拟机就可以在上面为对象分配内存了。在Java堆为对象分配内存需要解决内存碎片和内存不足两个问题。要解决内存碎片问题,就要找到一块大小最合适的空闲内存分配给对象使用。而内存不足有可能是内存配额用完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垃圾没有及时回收引起的,要区别对待。本文就详细分析Dalvik虚拟机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内存碎片问题其实是一个通用的问题,不单止Dalvik虚拟机在Java堆为对象分配内存时会遇到,C库的malloc函数在分配内存时也会遇到。Android系统使用的C库bionic使用了写的dlmalloc内存分配器。也就是说,我们调用函数malloc的时候,使用的是dlmalloc内存分配器来分配内存。这是一个成熟的内存分配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内存碎片问题。关于dlmalloc内存分配器的设计,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前面一文提到,Dalvik虚拟机的Java堆的底层实现是一块匿名共享内存,并且将其抽象为C库的一个mspace,如图1所示:





于是,Dalvik虚拟机就很机智地利用C库里面的dlmalloc内存分配器来解决内存碎片问题!



为了应对可能面临的内存不足问题,Dalvik虚拟机采用一种渐进的方法来为对象分配内存,直到尽了最大努力,如图2所示: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分析这个过程,以便可以了解Dalvik虚拟机是如何解决内存不足问题的,以及分配出来的内存是如何管理的。



Dalvik虚拟机实现了一个dvmAllocObject函数。每当Dalvik虚拟机需要为对象分配内存时,就会调用函数dvmAllocObject。例如,当Dalvik虚拟机的解释器遇到一个new指令时,它就会调用函数dvmAllocObject,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HANDLE_OPCODE(OP_NEW_INSTANCE/vAA,class@BBBB/)

{

ClassObjectclazz;

ObjectnewObj;



EXPORT_PC();



vdst=INST_AA(inst);

ref=FETCH(1);

......

clazz=dvmDexGetResolvedClass(methodClassDex,ref);

if(clazz==NULL){

clazz=dvmResolveClass(curMethod->clazz,ref,false);

......

}



......



newObj=dvmAllocObject(clazz,ALLOC_DONT_TRACK);

......



SET_REGISTER(vdst,(u4)newObj);

}

FINISH(2);

OP_END

这个代码段定义在文件dalvik/vm/mterp/out/InterpC-portable.cpp中。

关于Dalvik虚拟机的解释器的实现,可以参考一文,上面这段代码首先是找到要创建的对象的类型clazz,接着以其作为参数调用函数dvmAllocObject为要创建的对象分配内存。另外一个参数ALLOC_DONT_TRACK是告诉Dalvik虚拟机的堆管理器,要分配的对象是一个根集对象,不需要对它进行跟踪。因为根集对象在GC时是会自动被追踪处理的。



函数dvmAllocObject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ObjectdvmAllocObject(ClassObjectclazz,intflags)

{

ObjectnewObj;



assert(clazz!=NULL);

assert(dvmIsClassInitialized(clazz)||dvmIsClassInitializing(clazz));



/allocateonGCheap;memoryiszeroedout/

newObj=(Object)dvmMalloc(clazz->objectSize,flags);

if(newObj!=NULL){

DVM_OBJECT_INIT(newObj,clazz);

dvmTrackAllocation(clazz,clazz->objectSize);/notifyDDMS/

}



returnnewObj;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Alloc.cpp中。

函数dvmAllocObject调用函数dvmMalloc从Java堆中分配一块指定大小的内存给新创建的对象使用。如果分配成功,那么接下来就先使用宏DVM_OBJECT_INIT来初始化新创建对对象的成员变量clazz,使得新创建的对象可以与某个特定的类关联起来,接着再调用函数dvmTrackAllocation记录当前的内存分配信息,以便通知DDMS。



函数dvmMalloc返回的只是一块内存地址,这是没有类型的。但是由于每一个Java对象都是从Object类继承下来的,因此,函数dvmAllocObject可以将获得的没有类型的内存块强制转换为一个Object对象。



Object类的定义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ructObject{

/ptrtoclassobject/

ClassObjectclazz;



/

Awordcontainingeithera"thin"lockora"fat"monitor.See

thecommentsinSync.cforadescriptionofitslayout.

/

u4lock;

};

这个类定义在文件dalvik/vm/oo/Object.h中。

Object类有两个成员变量:clazz和lock。其中,成员变量clazz的类型为ClassObject,它对应于Java层的java.lang.Class类,用来描述对象所属的类。成员变量lock是一个锁,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成员变量,在Java层中,每一个对象都可以当锁使用。



理解了Object类的定义之后,我们继续分析函数dvmMalloc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voiddvmMalloc(size_tsize,intflags)

{

voidptr;



dvmLockHeap();



/Tryashardaspossibletoallocatesomememory.

/

ptr=tryMalloc(size);

if(ptr!=NULL){

/We''vegotthememory.

/

if(gDvm.allocProf.enabled){

Threadself=dvmThreadSelf();

gDvm.allocProf.allocCount++;

gDvm.allocProf.allocSize+=size;

if(self!=NULL){

self->allocProf.allocCount++;

self->allocProf.allocSize+=size;

}

}

}else{

/Theallocationfailed.

/



if(gDvm.allocProf.enabled){

Threadself=dvmThreadSelf();

gDvm.allocProf.failedAllocCount++;

gDvm.allocProf.failedAllocSize+=size;

if(self!=NULL){

self->allocProf.failedAllocCount++;

self->allocProf.failedAllocSize+=size;

}

}

}



dvmUnlockHeap();



if(ptr!=NULL){

/

Ifcallerhasn''taskedusnottotrackit,addittothe

internaltrackinglist.

/

if((flags&ALLOC_DONT_TRACK)==0){

dvmAddTrackedAlloc((Object)ptr,NULL);

}

}else{

/

Theallocationfailed;throwanOutOfMemoryError.

/

throwOOME();

}



returnptr;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cpp中。

在Java堆分配内存前后,要对Java堆进行加锁和解锁,避免多个线程同时对Java堆进行操作。这分别是通过函数dvmLockHeap和dvmunlockHeap来实现的。真正执行内存分配的操作是通过调用另外一个函数tryMalloc来完成的。如果分配成功,则记录当前线程成功分配的内存字节数和对象数等信息。否则的话,就记录当前线程失败分配的内存字节数和对象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DDMS等工具来对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信息进行统计了。



最后,如果分配内存成功,并且参数flags的ALLOC_DONT_TRACK位设置为0,那么需要将新创建的对象增加到Dalvik虚拟机内部的一个引用表去。保存在这个内部引用表的对象在执行GC时,会添加到根集去,以便可以正确地判断对象的存活。



另一方面,如果分配内存失败,那么就是时候调用函数throwOOME抛出一个OOM异常了。



我们接下来继续分析函数tryMalloc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voidtryMalloc(size_tsize)

{

voidptr;

......



ptr=dvmHeapSourceAlloc(size);

if(ptr!=NULL){

returnptr;

}



if(gDvm.gcHeap->gcRunning){

......

dvmWaitForConcurrentGcToComplete();

}else{

......

gcForMalloc(false);

}



ptr=dvmHeapSourceAlloc(size);

if(ptr!=NULL){

returnptr;

}



ptr=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size);

if(ptr!=NULL){

......

returnptr;

}



gcForMalloc(true);

ptr=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size);

if(ptr!=NULL){

returnptr;

}



......



returnNULL;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cpp中。

函数tryMalloc的执行流程就如图2所示:



1.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在Java堆上分配指定大小的内存。如果分配成功,那么就将分配得到的地址直接返回给调用者了。函数dvmHeapSourceAlloc在不改变Java堆当前大小的前提下进行内存分配,这是属于轻量级的内存分配动作。



2.如果上一步内存分配失败,这时候就需要执行一次GC了。不过如果GC线程已经在运行中,即gDvm.gcHeap->gcRunning的值等于true,那么就直接调用函数dvmWaitForConcurrentGcToComplete等到GC执行完成就是了。否则的话,就需要调用函数gcForMalloc来执行一次GC了,参数false表示不要回收软引用对象引用的对象。



3.GC执行完毕后,再次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尝试轻量级的内存分配操作。如果分配成功,那么就将分配得到的地址直接返回给调用者了。



4.如果上一步内存分配失败,这时候就得考虑先将Java堆的当前大小设置为Dalvik虚拟机启动时指定的Java堆最大值,再进行内存分配了。这是通过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来实现的。



5.如果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分配内存成功,则直接将分配得到的地址直接返回给调用者了。



6.如果上一步内存分配还是失败,这时候就得出狠招了。再次调用函数gcForMalloc来执行GC。参数true表示要回收软引用对象引用的对象。



7.GC执行完毕,再次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进行内存分配。这是最后一次努力了,成功与事都到此为止。



这里涉及到的关键函数有三个,分别是dvmHeapSourceAlloc、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和gcForMalloc。后面一个我们在接下来一篇文章分析Dalvik虚拟机的垃圾收集过程时再分析。现在重点分析前面两个函数。



函数dvmHeapSourceAlloc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voiddvmHeapSourceAlloc(size_tn)

{

HS_BOILERPLATE();



HeapSourcehs=gHs;

Heapheap=hs2heap(hs);

if(heap->bytesAllocated+n>hs->softLimit){

......

returnNULL;

}

voidptr;

if(gDvm.lowMemoryMode){

......

ptr=mspace_malloc(heap->msp,n);

if(ptr==NULL){

returnNULL;

}

uintptr_tzero_begin=(uintptr_t)ptr;

uintptr_tzero_end=(uintptr_t)ptr+n;

......

uintptr_tbegin=ALIGN_UP_TO_PAGE_SIZE(zero_begin);

uintptr_tend=zero_end&~(uintptr_t)(SYSTEM_PAGE_SIZE-1);

......

if(begin
......

madvise((void)begin,end-begin,MADV_DONTNEED);

......

memset((void)end,0,zero_end-end);

......

zero_end=begin;

}

memset((void)zero_begin,0,zero_end-zero_begin);

}else{

ptr=mspace_calloc(heap->msp,1,n);

if(ptr==NULL){

returnNULL;

}

}



countAllocation(heap,ptr);

......

if(gDvm.gcHeap->gcRunning||!hs->hasGcThread){

......

returnptr;

}

if(heap->bytesAllocated>heap->concurrentStartBytes){

......

dvmSignalCond(&gHs->gcThreadCond);

}

returnptr;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从前面一文可知,gHs是一个全局变量,它指向一个HeapSource结构。在这个HeapSource结构中,有一个heaps数组,其中第一个元素描述的是Active堆,第二个元素描述的是Zygote堆。



通过宏hs2heap可以获得HeapSource结构中的Active堆,保存在本地变量heap中。宏hs2heap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definehs2heap(hs_)(&((hs_)->heaps[0]))

这个宏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在前面一文中,我们解释了Java堆有起始大小、最大值、增长上限值、最小空闲值、最大空闲值和目标利用率等参数。在Dalvik虚拟机内部,还有一个称为软限制(SoftLimit)的参数。堆软限制是一个与堆目标利率相关的参数。



Java堆的SoftLimit开始的时候设置为最大允许的整数值。但是每一次GC之后,Dalvik虚拟机会根据Active堆已经分配的内存字节数、设定的堆目标利用率和Zygote堆的大小,重新计算SoftLimit,以及别外一个称为理想大小(IdealSize)的值。如果此时只有一个堆,即只有Active堆没有Zygote堆,那么SoftLimit就等于IdealSize。如果此时有两个堆,那么IdealSize就等于Zygote堆的大小再加上SoftLimit值,其中SoftLimit值就是此时Active堆的大小,它是根据Active堆已经分配的内存字节数和设定的堆目标利用率计算得到的。



这个SoftLimit值到底有什么用呢?它主要是用来限制Active堆无节制地增长到最大值的,而是要根据预先设定的堆目标利用率来控制Active有节奏地增长到最大值。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堆内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一开始Active堆的大小设置为最大值,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已分配的内存分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这样随着Dalvik虚拟机不断地运行,Active堆的内存碎片就会越来越来重。相反,如果我们施加一个SoftLimit,那可以尽量地控制已分配的内存都位于较紧凑的范围内。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碎片。



回到函数dvmHeapSourceAlloc中,参数n描述的是要分配的内存大小,而heap->bytesAllocated描述的是Active堆已经的内存大小。由于函数dvmHeapSourceAlloc是不允许增长Active堆的大小的,因此当(heap->bytesAllocated+n)的值大于Active堆的SoftLimit时,就直接返回一个NULL值表示分配内存失败。



如果要分配的内存不会超过Active堆的SoftLimit,那么就要考虑Dalivk虚拟机在启动时是否指定了低内存模式。我们可以通过-XX:LowMemoryMode选项来让Dalvik虚拟机运行低内存模式下。在低内存模式和非低内存模块中,对象内存的分配方式有所不同。



在低内存模式中,Dalvik虚拟机假设对象不会马上就使用分配到的内存,因此,它就通过系统接口madvice和MADV_DONTNEED标志告诉内核,刚刚分配出去的内存在近期内不会使用,内核可以该内存对应的物理页回收。当分配出去的内存被使用时,内核就会重新给它映射物理页,这样就可以做按需分配物理内存,适合在内存小的设备上运行。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是Dalvik虚拟机要求分配给对象的内存初始化为0,但是在低内存模式中,是使用函数mspace_malloc来分配内存,该函数不会将分配的内存初始化为0,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去初始化这块内存。



第二点是对于被系统接口madvice标记为MADV_DONTNEED的内存,是不需要我们将它初始化为0的,一来是因为这是无用功(对应的物理而可能会被内核回收),二来是因为当这些内存在真正使用时,内核在为它们映射物理页的同时,也会同时映射的物理页初始为0。



第三点是在调用系统接口madvice时,指定的内存地址以及内存大小都必须以页大小为边界的,但是函数mspace_malloc分配出来的内存的地址只能保证对齐到8个字节,因此,我们是有可能不能将所有分配出来的内存都通过系统接口madvice标记为MADV_DONTNEED的。这时候对于不能标记为MADV_DONTNEED的内存,就需要调用memset来将它们初始化为0。



在非低内存模式中,处理的逻辑就简单很多了,直接使用函数mspace_calloc在Active堆上分配指定的内存大小即可,同时该函数还会将分配的内存初始化为0,正好是可以满足Dalvik虚拟机的要求。



注意,由于内存碎片的存在,即使是要分配的内存没有超出Active堆的SoftLimit,在调用函数mspace_malloc和函数mspace_calloc的时候,仍然有可能出现无法成功分配内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都直接返回一个NULL值给调用者。



在分配成功的情况下,函数dvmHeapSourceAlloc还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调用函数countAllocation来计账,它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voidcountAllocation(Heapheap,constvoidptr)

{

assert(heap->bytesAllocatedmsp));



heap->bytesAllocated+=mspace_usable_size(ptr)+

HEAP_SOURCE_CHUNK_OVERHEAD;

heap->objectsAllocwww.shanxiwang.netated++;

HeapSourcehs=gDvm.gcHeap->heapSource;

dvmHeapBitmapSetObjectBit(&hs->liveBits,ptr);



assert(heap->bytesAllocatedmsp));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countAllocation要计的账有三个:



1.记录Active堆当前已经分配的字节数。



2.记录Active堆当前已经分配的对象数。



3.调用函数dvmHeapBitmapSetObjectBit将新分配的对象在LiveHeapBitmap上对应的位设置为1,也就是说将新创建的对象标记为是存活的。关于LiveHeapBitmap,可以参考前面一文。



回到函数dvmHeapSourceAlloc中,它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检查当前Active堆已经分配的字节数是否已经大于预先设定的ConcurrentGC阀值heap->concurrentStartBytes。如果大于的话,那么就需要通知GC线程执行一次ConcurrentGC。当然,如果当前GC线程已经在进行垃圾回收,那么就不用通知了。当gDvm.gcHeap->gcRunning的值等于true时,就表示GC线程正在进行垃圾回收。



这样,函数dvmHeapSourceAlloc的实现就分析完成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另外一个函数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void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size_tn)

{

......



HeapSourcehs=gHs;

Heapheap=hs2heap(hs);

voidptr=dvmHeapSourceAlloc(n);

if(ptr!=NULL){

returnptr;

}



size_toldIdealSize=hs->idealSize;

if(isSoftLimited(hs)){

......

hs->softLimit=SIZE_MAX;

ptr=dvmHeapSourceAlloc(n);

if(ptr!=NULL){

......

snapIdealFootprint();

returnptr;

}

}



ptr=heapAllocAndGrow(hs,heap,n);

if(ptr!=NULL){

......

snapIdealFootprint();

}else{

......

setIdealFootprint(oldIdealSize);

}

returnptr;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首先是在不增加Active堆的前提下,调用我们前面分析的函数dvmHeapSourceAlloc来分配大小为n的内存。如果分配成功,那么就可以直接返回了。否则的话,继续往前处理。



在继续往前处理之前,先记录一下当前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之和oldIdealSize。这是因为后面我们可能会修改Active堆的大小。当修改了Active堆的大小,但是仍然不能成功分配大小为n的内存,那么就需要恢复之前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



如果Active堆设置有SoftLimit,那么函数isSoftLimited的返回值等于true。在这种情况下,先将SoftLimit去掉,再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来分配大小为n的内存。如果分配成功,那么在将分配得到的地址返回给调用者之前,需要调用函数snapIdealFootprint来修改Active堆的大小。也就是说,在去掉Active堆的SoftLimit之后,可以成功地分配到大小为n的内存,这时候就需要相应的增加SoftLimit的大小。



如果Active堆没有设置SoftLimit,或者去掉SoftLimit之后,仍然不能成功地在Active堆上分配在大小为n的内存,那么这时候就得出大招了,它会调用函数heapAllocAndGrow将Java堆的大小设置为允许的最大值,然后再在Active堆上分配大小为n的内存。



最后,如果能成功分配到大小为n的内存,那么就调用函数snapIdealFootprint来重新设置Active堆的当前大小。否则的话,就调用函数setIdealFootprint来恢复之前Active堆的大小。这是因为虽然分配失败,但是前面仍然做了修改Active堆大小的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函数dvmHeapSourceAllocAndGrow的实现,我们继续分析一下涉及到的函数isSoftLimited、setIdealFootprint、snapIdealFootprint和heapAllocAndGrow的实现。



函数isSoftLimited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boolisSoftLimited(constHeapSourcehs)

{

/softLimitwillbeeitherSIZE_MAXorthelimitforthe

activemspace.idealSizecanbegreaterthansoftLimit

ifthereismorethanoneheap.Ifthereisonlyone

heap,anon-SIZE_MAXsoftLimitshouldalwaysbethesame

asidealSize.

/

returnhs->softLimit<=hs->idealSize;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hs->softLimit描述的是Active堆的大小,而hs->idealSize描述的是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之和。



当只有一个堆时,即只有Active堆时,如果设置了SoftLimit,那么它的大小总是等于Active堆的大小,即这时候hs->softLimit总是等于hs->idealSize。如果没有设置SoftLimit,那么它的值会被设置为SIZE_MAX值,这会就会保证hs->softLimit大于hs->idealSize。也就是说,当只有一个堆时,函数isSoftLimited能正确的反映Active堆是否设置有SoftLimit。



当有两个堆时,即Zygote堆和Active堆同时存在,那么如果设置有SoftLimit,那么它的值就总是等于Active堆的大小。由于hs->idealSize描述的是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之和,因此就一定可以保证hs->softLimit小于等于hs->idealSize。如果没有设置SoftLimit,即hs->softLimit的值等于SIZE_MAX,那么就一定可以保证hs->softLimit的值大于hs->idealSize的值。也就是说,当有两个堆时,函数isSoftLimited也能正确的反映Active堆是否设置有SoftLimit。



函数setIdealFootprint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voidsetIdealFootprint(size_tmax)

{

HS_BOILERPLATE();



HeapSourcehs=gHs;

size_tmaximumSize=getMaximumSize(hs);

if(max>maximumSize){

LOGI_HEAP("ClamptargetGCheapfrom%zd.%03zdMBto%u.%03uMB",

FRACTIONAL_MB(max),

FRACTIONAL_MB(maximumSize));

max=maximumSize;

}



/Convertmaxintoasizethatappliestotheactiveheap.

Oldheapswillcountagainsttheidealsize.

/

size_toverhead=getSoftFootprint(false);

size_tactiveMax;

if(overhead
activeMax=max-overhead;

}else{

activeMax=0;

}



setSoftLimit(hs,activeMax);

hs->idealSize=max;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setIdealFootprint的作用是要将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之和设置为max。在设置之前,先检查max值是否大于Java堆允许的最大值maximum。如果大于的话,那么就属于将max的值修改为maximum。



接下为是以参数false来调用函数getSoftFootprint来获得Zygote堆的大小overhead。如果max的值大于Zygote堆的大小overhead,那么从max中减去overhead,就可以得到Active堆的大小activeMax。如果max的值小于等于Zygote堆的大小overhead,那么就说明要将Active堆的大小activeMax设置为0。



最后,函数setIdealFootprint调用函数setSoftLimit设置Active堆的当前大小,并且将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之和记录在hs->idealSize中。



这里又涉及到两个函数getSoftFootprint和setSoftLimit,我们同样对它们进行分析。



函数getSoftFootprint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size_tgetSoftFootprint(boolincludeActive)

{

HS_BOILERPLATE();



HeapSourcehs=gHs;

size_tret=oldHeapOverhead(hs,false);

if(includeActive){

ret+=hs->heaps[0].bytesAllocated;

}



returnret;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getSoftFootprint首先调用函数oldHeapOverhead获得Zygote堆的大小ret。当参数includeActive等于true时,就表示要返回的是Zygote堆的大小再加上Active堆当前已经分配的内存字节数的值。而当参数includeActive等于false时,要返回的仅仅是Zygote堆的大小。



函数oldHeapOverhead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size_toldHeapOverhead(constHeapSourcehs,boolincludeActive)

{

size_tfootprint=0;

size_ti;



if(includeActive){

i=0;

}else{

i=1;

}

for(/i=i/;inumHeaps;i++){

//TODO:includesizeofbitmaps?Ifso,don''tusebitsLen,listento.max

footprint+=mspace_footprint(hs->heaps[i].msp);

}

returnfootprint;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参数includeActive等于true时,函数oldHeapOverhead返回的是Zygote堆和Active堆的大小之和,而当参数includeActive等于false时,函数oldHeapOverhead仅仅返回Zygote堆的大小。注意,hs->heaps[0]指向的是Active堆,而hs->heaps[1]指向的是Zygote堆。这一点可以参考前面一文。



回到函数setIdealFootprint中,我们继续分析函数setSoftLimit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voidsetSoftLimit(HeapSourcehs,size_tsoftLimit)

{

......

mspacemsp=hs->heaps[0].msp;

size_tcurrentHeapSize=mspace_footprint(msp);

if(softLimit
......

mspace_set_footprint_limit(msp,currentHeapSize);

hs->softLimit=softLimit;

}else{

......

mspace_set_footprint_limit(msp,softLimit);

hs->softLimit=SIZE_MAX;

}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setSoftLimit首先是获得Active堆的当前大小currentHeapSize。如果参数softLimit的值小于Active堆的当前大小currentHeapSize,那么就意味着要给Active堆设置一个SoftLimit,这时候主要就是将参数softLimit的保存在hs->softLimit中。另一方面,如果参数softLimit的值大于等于Active堆的当前大小currentHeapSize,那么就意味着要去掉Active堆的SoftLimit,并且将Active堆的大小设置为参数softLimit的值。



回到函数dvmHeapSourceAlloc中,我们继续分析最后两个函数snapIdealFootprint和heapAllocAndGrow的实现,



函数snapIdealFootprint的实同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voidsnapIdealFootprint()

{

HS_BOILERPLATE();



setIdealFootprint(getSoftFootprint(true));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snapIdealFootprint通过调用前面分析的函数getSoftFootprint和setIdealFootprint来调整Active堆的大小以及SoftLimit值。回忆一下函数dvmHeapSourceAlloc调用snapIdealFootprint的情景,分别是在修改了Active堆的SoftLimit或者将Active堆的大小设置为允许的最大值,并且成功在Active堆分配了指定大小的内存之后进行的。这样就需要调用函数snapIdealFootprint将Active堆的大小设置为实际使用的大小(而不是允许的最大值),以及重新设置SoftLimit值。



函数heapAllocAndGrow的实现如下所示:



[cpp]viewplaincopy在CODE上查看代码片派生到我的代码片

staticvoidheapAllocAndGrow(HeapSourcehs,Heapheap,size_tn)

{

......

size_tmax=heap->maximumSize;



mspace_set_footprint_limit(heap->msp,max);

voidptr=dvmHeapSourceAlloc(n);



......

mspace_set_footprint_limit(heap->msp,

mspace_footprint(heap->msp));

returnptr;

}

这个函数定义在文件dalvik/vm/alloc/HeapSource.cpp中。

函数heapAllocAndGrow使用最激进的办法来在参数heap描述的堆上分配内存。在我们这个情景中,参数heap描述的就是Active堆上。它首先将Active堆的大小设置为允许的最大值,接着再调用函数dvmHeapSourceAlloc在上面分配大小为n的内存。接着再通过函数mspace_footprint获得分配了n个字节之后Active堆的大小,并且将该值设置为Active堆的当前大小限制。这就相当于是将Active堆的当前大小限制值从允许设置的最大值减少为一个刚刚合适的值。



至此,我们就分析完成了Dalvik虚拟机为新创建的对象分配内存的过程。

献花(0)
+1
(本文系网络学习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