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丨没有得失,就没有吉凶

 逍遥302 2016-10-28



  常。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叫做凶,得到了就做吉。为什么得到了、占有了就叫做吉?失去了、没有了就叫做凶?这就是我们人文文化的观念。其实推动与得到都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中国春秋时候,有个有名的楚人失弓的故事,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另一方面。


  在楚庄王的时候,庄王有一张宝弓,不见了。当时的宰相、大臣们惊慌得不得了,甚至全国人都非常震惊。国君丢了这张宝弓,那还得了!为了找这张弓,弄得全国鸡犬不宁。这事被楚庄王知道了,便告诉部下说:“不要找了,我丢了一张弓,他得到了一张弓,不是不得不失吗?我用跟他们用有什么不同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都是我们自己人呀,这没有什么不好呀!部下听到了很高兴,都以为楚庄王度量大,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国君。

  

  我昨天丢了钱,被人捡起来拿去用了,那也很好,钱反正是要用的,我用他用都一样!从我们中华文化这一种哲学思想看来,便没有什么得失之分,当然也无所谓吉凶了。但这只是少数的圣人们才会有这种开阔的思想,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所以说”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得到了以为吉,失去了以为凶,便成了社会一般人的常则。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悔吝吉凶,我们刚刚提到过了。“悔吝”这两个字,在《易经》卜卦上常常碰到。什么是悔吝?就是小毛病,也叫烦恼。但是,《易经》除了“吉凶悔吝”四个现象以外,还有一种现象,叫“无咎”。我们后人卜卦,遇到了“无咎”这两个字,便以为“无咎”很好,这是不懂《易经》道理的缘故。


  “无咎者,善补过也。”天下事情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坏,你认为好,就出毛病啦!人生就是悔,悔就是很困难的,没有真正的无咎。要真正达到没有毛病的话,你要“善于补过”,自己随时反省自己,随时随地要能检查出来自己每一方面的错误,随时随地检查自己的毛病,这样才能无咎。不是卜卦卜到无咎便认为没有问题,是好卦,那便错了!


  譬如你做生意,三点半钟要钱,你卜到无咎就认为没有问题,那靠不住。你要去找才行,钱不会自己进来的,不然你会一垮到底。要善补过才行,这就是无咎的道理。不是说无咎就是很好,就是没有毛病,那便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