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自身特点: 1、因其大动脉弹性减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为多见; 2、血管弹性减退,脉压增大; 3、血压变异较大,自主调节功能失常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4、通常有较多危险因素、同时较多合并靶器官损害,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情况较多,需要联合用药。 2010中国指南建议≥65岁的老年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耐受良好者140/90mmHg以下,≥80岁患者血压不宜低于130/60mmHg;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肾脏疾病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 2014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推荐年龄≥60岁的一般人群在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启动药物治疗,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果这部分人群通过药物治疗血压降至140mmHg以下,且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那么无需调整药物。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应该充分考虑患者耐受性的问题。遵循小剂量起始用药、逐渐加量,若无禁忌症使用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不同药物,要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使用哪种药物。降压药务必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耐受性逐步降压,应测量用药前后坐立位血压,尤其是对体质较弱者。在降压控制不佳时,医生应该逐步增加药物用量或种类,剂量调整的间歇期要比一般血压患者长。降压时需要控制合理的降压速度,因为老年人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降低,短时间内降压过快可能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同时老年患者脉压差大,过分追求收缩压达标可能带来舒张压的过分降低从而引起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舒张压最低不应低于60mmHg。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其特有的自身特点,因其常常出现不良反应,要特别注意用药和调药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