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肌肌电伪差与心律失常

 yp23555 2016-10-30


  

              心电伪差----心电学技术规范化的大敌 

一、概述                                                

    心电记彔中伪差种类繁多,成为分析时的拦路虎,更是规范化的大敌。1968Fleischmann P Bar-Khayim Y在英国《心脏》杂志提出呼吸肌肌电图(Respiratory electromyogramREG)的新概念,定义为心电记录到的呼吸肌肌电现象1。对于心电记录而言,它是一种伪差(Artifacts,业内常以“干扰”称之似有不妥!干扰在心电学上有特定含义:系指心脏内的各个激动在生理性不应期范围内相遇而发生的现象。诚如Fleischman PBar-KhayimY指出的:伪差常常使人厌恶、不屑一顾。但他们却从人们较少关注的这一“细节”中悟出了有用的信息:REG可模拟众多心律失常带来误导,但它亦可对疾病预后提供一定的联系。

心电伪差也是一种信息,但不是心脏发出的:多数是操作不当,也可来自仪器(含导联线、电极片)、环境(附近有高频磁场的交流电器、电话铃声、手机信号)。由病者引起的非心脏因素伪差则有皮肤处置不佳、突然活动肢体、肌性病变。REG则是指呼吸肌在呼吸动作时带来的,虽然也是肌肉活动;但和其他肌肉病变(帕金森病、麻痹性痴呆、寒冷时的肌颤……等)不同。前者仅限于呼吸肌,和呼吸动作有严格相关的同步性;后者与呼吸活动并不相关、且不同步。有时膈肌痉挛[見图1]、哭泣时的抽泣可间接影响呼吸动作也会发生REG[見图2],呈间歇性出现。

REG可模拟心律失常,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判为〝心房分离〞-----可以认为这是20世纪心电学界最大的误诊。直到21世纪仍时有发生,即使是国际上颇负盛名的世界级心电大师,也未能幸免2。不少心电界人士对于周期性出现的类P’P-Like)波和高频细颤波这种伪差未予深究,人云亦云地判为“心房分离”!有学者虽然也认为是伪差,但不适当地认为是环境、仪器所致,提出“易地、易机、易电源”(“三易”)可排除之,这并非有效方法。“三易”仅可排除外源性伪差,而REG属内源性,只要内源性因素存在,伪差依然可以存在。有时〝三易〞后REG一也可临时消失(如恰遇病情改善),会带来误导;“易人”后记录则可排除内源性伪差。

二、历史回顾

REG一直和〝心房分离〞的研讨密切联系在一起。

1900Hering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心房分离。1906Wenckebach提出人体中也有,惜无心电记彔佐证。1920Shrumpf在心电记录中取得证据,但心律失常鼻祖Lewis并不认同。1929Conderell以结扎狗冠状动脉左前心房支可产生心房分离。1932BayAdams报告的3例被不少学者辗转引用,奉为双重P波的经典心房分离范例。White1951)、KatzPick1958)对其持怀疑态度,认为是种伪差。Bellet也认为不少所谓心房分离的报导,实难排除伪差。1977Watanabe在其名著中已经证实:呃逆可被误诊为心房分离3[见图1]

1


对此种REGVill(1949)GomesMaques(1960)DeliyianSalama(1965)都有分析,但真正提出有力证据者为1966Higgins等人的工作4.

误诊是一回事,有否心房分离的存在是另一回事;不能对误诊漠视,也不能因有误诊而否定心房分离的存在。1973Zipes 首次用同步记录右房内、食管心电图,确实无误地证实了人体中有心房分离。1998年国内丁燕生等也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了一例5

鉴于国内外不少文献把REG误诊为心房分离6,我国《心电学杂志》编辑部曾在1983年组织了一次全国性大讨论,历时年余,最终认为:“应严格掌握心房分离的诊断”7。但直到2005年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心血管刊物仍刊出误诊心房分离的论文[见图10],为此,2011年《心电学杂志》再次刊文2予以强调。

二、呼吸肌肌电特征

REG和呼吸动作密切相关、严格同步出现。呼吸动作有间歇性,故REG也呈间歇出现;两次发作间歇并无伪差的图形,这是重要特征。使用呼吸记录仪与心电仪同步记录,可见到呼吸曲线和心电记录上的REG严格对应,成为最可靠的客观“实证”。临床上简单而实用的判断方法是在描记心电图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动作(含哭泣时抽泣、膈肌痉挛时的呃逆)。如心电记彔到REG和呼吸动作同步出现,并用屏气试验佐证即可确定。

2

RER屏气时隨即消失  [见图3] 

3


REG由两部分组成:即振幅较高的类P’波和高频细颤波。两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属同质性,仅仅是呼吸肌活动的强度不同:类P’波必定居先,高频细颤波一定隨后。多数情况下,有呼吸困难时,呼吸辅助肌(主要是前斜角肌群)参与活动。在吸气之伊始,呼吸肌活动显著增强,遂出现振幅较大的类P’波;其后呼吸肌活动渐渐减弱,振幅就变小,成为类似心房颤动的高频细颤波。历史上误诊为心房分离者认为:心房内有异位房灶活动显示为类P’波,同时心房内又有“局限性心房颤动”(显示为高频细颤波),形成两者的分离,遂作为诊断心房分离的依据。

对高频细颤波认为属于〝心房颤动〞的看法,其不能令人信服的原由有四:

1. 频率不符合电生理特点:高频细颤波频率可高达3000/分,按此推算,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为0.02s,不符合心房肌“最短”有效不应期为0.09s的特点。临床所见的心房颤动f波频率为350650/分,按此推算心房肌的最短有效不应期应为0.09s

2. 所谓类P’  只是呼吸辅助肌活动剧增时的表现,在吸气动作伊始的一刹那才明显增强,因此它必定出现于呼吸动作的一开始并在高频细颤波之前,从不位于其中间或末尾。类P’波如果属独立的心房异位激动,和所谓心房颤动的高频细颤波两者构成真正的分离。那么类P’波应该可任意地重叠于高频细颤波的任何位置,称之为叠罗汉现象[8] [见图4]

4


 

3. 高频细颤波可单独出现而类P’波决不会单独存在而不后继以高频细颤波,说明两者密切相关并且都是REG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同质性的肌电活动仅强度有所不同:強度明显时即有类P'波伴以高频细颤波,強度不显时则仅有高频细颤波。因两者又都和呼吸活动相关,是REG伪差。令被试者作屏气试验两者就同时消失[见图3],也佐证两者不是分离的。

4. 有时呼吸困难者如无类P’波和高频细颤波(或无类P'波仅有高频细颤波),可人为地诱发出类P’波和高频细颤波。令患者作屏气动作,当达到“忍无可忍”时就可在恢复呼吸的一刹那,即可描记到类P’波和高频细颤波,并随着呼吸强度的变弱在类P’波消失后仍维持有高频细颤波。最后,类P’波和高频细颤波可以一起消失,或者仅仅存在高频细颤波9

四、REG的误诊病种或同时伴行的异常心电图例示范

呼吸困难多见于肺部有疾病者,心脏有疾病者也常常有之。因此,REG在心肺疾病者中都可见到。虽然是伪差,但这也是信息而可以提示与呼吸困难有关,系呼吸肌肌电活动的表现[见图5]

5

鉴于心肺疾病者多伴有心律失常,故REG也就更多地被误诊为同时伴有的心律失常:

1. 房性早搏  这方面的误诊不仅见于一般心电人员[见图6]

6


 

也见于著名心电学大师级人物[见图7]

7


但亦千万别作“非此即彼”地判断,有时也可“亦此亦彼”地既有房性早搏,也同时有REG[见图8]

8


2. 房性并行心律和REG共存[见图9]

9


 

10 [下图]则误诊为〝心房分离〞


3. 伴行症的情况

①同时伴有WPW综合征[见图11]

11


②同时伴有呼吸性左后分支阻滞(亦可能为右心病变致心电轴右偏)[见图12]

12


4. 呼吸动作的心脏位移可致QRS波明显改变[见图13],此图多在QRS波振幅变高前出现,进一步佐证其和呼吸的相关性。

13


德国著名诗人说,你只能“见到”你知道的东西。对于REG也是如此。1966年之前虽然有人怀疑过这种REG是伪差,却并未予以证实。Higgins的研究使REG这种伪差得到确认,提高了认识,也就“知道了”。“知道了”也就会“见到”更多的REG

五、REG的临床意义

对于其临床预后,牢记世界级心脏病学大师Zipes 的叮咛应该是有益的,他说:你所诊断的是“心律失常的病人”而不是“心律失常”, 何况REG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律失常,它是伪差。当然,伪差和心律失常也可以一并存在;此时宜综合地评估其临床意义。

由于REG主要见于呼吸困难者。举凡伴有呼吸困难的所有病种皆可出现REG。我们主要在矽肺合并结核病者中作了系统观察9~10。出现REG至死亡最长时间可达46个月,与FleischmannPBar-Khayim Y1看法不尽一致:他们认为其预后不良,主要和他们收集的对象有关。由此得出预后不良的结论有局限性,用于对REG的评估也就不能令人信服。

对于慢性肺部疾病者随着呼吸困难状况的改善,呼吸肌的肌电活动仍可以伴随,此时即或有REG,并非是预后不良的指标。至于少数影响呼吸动作的抽泣、呃逆引发的REG,自然属于非重危的疾病状态。这里再一次重温Zipes 前述的箴言更可以令人明白为何医学也一定要〝以人为本〞。

当你意识到出现REG是伪差后,一定要作屏气试验。少数不合作者(如小孩、病情危重、昏迷…….)可在描记心电的同时观察呼吸动作和REG出现是否同步也可予以佐证。有时心电图上可出现与呼吸动作相关的波形(如QRS波振幅)变动,也可得到证实[见图13]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P, Bar-Khayim Y.Electromyogram of Respiratory Muscles Registered in the Ordinary ECG[J]. Brit.Heart J. 1968,30,242~248.

2. 方炳森.历史经验值得重视:再谈呼吸肌肌电伪差[J]. 心电学杂志,2011302):174-175.

3. Watanabe YDreifus LS. Cardiac Arrhythmias[M].  New York: Grune Stratton 1977, 66.

4. Higgins TG, Phillips JH,Sumner RG. Atrial dissociation: An ECG Artifact Produced by the AccessoryMuscles of Respiration[J]. Amer J Cardiol ,1966,18:132.

5. 龚仁泰、张松文. 心电图P波形态诊断学[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81.

6. 方炳森. 对“心房分离”心电图诊断的一些看法[J]. 心电学杂志,198322):57.

7. 编者按. 严格掌握心房分离的诊断[J]. 心电学杂志,198433):158.  

8.李业蓮、方炳森.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室性并行心律合并阻滞性心房分离【M】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1)70.

9. 方炳森. 呼吸肌肌电所致心电图伪差酷似房性脱节25例报告[J]. 新医学,197673):115116.

10.方炳森. 心电改变的新视野.見/卢喜烈主编.心电学技术规范化培训纲要〔M.北京:人民軍医出版社.2014.282~285.

 

 

 

~~~~~~~~~~~~~~~~~~~~~~~~~~~~~~~~~~~~~~~~~~~~~~~~~~~~~~~~~~~~~~~~~~~~~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