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据北京晨报、大河健康报整理10月27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十三五”期间,北京城市核心区将实现疏解三级医疗机构床位2000张以上;同时,启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等新址勘选工作;此外,将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适当调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 资源平衡:市级公立医院床位不得超过1500张
根据规划,未来,在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方面,北京将全面推进医药分开、价格调整、财政补偿、医保支付方式相互衔接综合配套的改革。按照属地原则全面推开公立医院医药分开。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适当调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平稳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等项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所占的比例。
北京还将严格控制大医院规模扩张的冲动,合理控制部分公立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同时,着力遏制医疗卫生资源向中心城区和大医院过度集中的趋势,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城和资源薄弱地区扩散,城市核心区实现疏解三级医疗机构床位2000张以上。重点加强产科、儿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薄弱环节建设。
今后,首都功能核心区将不再批准建立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床位和建设规模。五环路以内禁止新建综合性医疗机构,不再批准增加政府办综合性医疗机构床位总量。
同时,规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引导中心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以整体迁建、建设分院等方式向郊区、新城和医疗资源匮乏的大型居住区转移,同时压缩原址医疗规模。建成天坛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等新院区,推进友谊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口腔医院等新院区建设,启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等新址勘选工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市级以上新建公立医院单体最大床位规模不超过1500张,区办公立综合医院最大床位规模不超过900张。
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加强康复人才培养
昨日,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介绍,未来本市将加强老年健康管理网络、服务网络、机构网络、人才网络及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为支撑,综合医院为保障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达到70%以上。
同时,本市将加快康复护理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到2020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设置达100%。
全市范围内,还将推动部分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护理机构,建设临终关怀服务医院,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到2020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0.5张康复护理床位,每张康复床位至少配备医师0.15名、康复治疗师0.3名和护士0.3名的建设目标。
医联体建设:全市范围不少于50个
方来英透露,本市将逐步降低大医院普通门诊比例,根据各区居民分布和医疗机构布局,拓宽区域医联体覆盖面,医联体数量发展到50个以上。
医联体内三级大医院预留30%号源用于社区预约转诊。对预约上转诊的非急诊患者,在24小时内安排就诊,特殊情况不超过48小时。医联体向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实现医联体内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及检验结果互认。医联体核心医院全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慢病常用药品种与核心医院对接。
2020年,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将不低于65%
2020年,基层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将不低于65%,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公共财政卫生投入向基层倾斜力度,结合人口分布变化,调整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同时,将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之服务功能相匹配的药品配备,加大全科医生和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力度。
此外,全市范围内,将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开展签约服务,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2020年,基层医生团队签约覆盖率大于等于50%。
全球最大医院也被逼门诊量降10%
事实不仅北京开始布局医疗资源的平衡,10月24日上午,郑州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暨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市政府举行。会议提出:2017年起,三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普通门诊量年下降率10%以上,同时逐步取消三级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急诊除外)。
按照《意见》,2016年,郑州市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2017年,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30%、农村签约服务覆盖率≥80%、城乡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6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40%;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努力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具体工作方案另行制定。
这也意味着全球最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面临着门诊量被“打压”的局面,按照这样的形势,大医院不断扩充、吸虹的现象将被遏制,而基层将担起基本医疗的重担,但具体基层能否留住患者还有看是否能吸引人才,而留住、吸引人才的重中之重就是“薪资待遇”,期待后续更多的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好政策,来助力“强基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