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歷史文化古跡——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築群(上)【圖文】

 還舊樓主. 2016-10-30
 
         呈坎古建筑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时代为明—清。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该村自唐代以来,高官、隐土、巨贾、史志学家、作家、制墨家、书画家代不乏人。据《新安府志》载,仅明代呈坎罗氏官至主簿以上者达110人。该村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和街巷水系,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40处。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呈坎村内代表性古民居建筑20处(其中明代民居18处,清代民居2处)。这20处构筑明代古村落特征的建筑,包括1处祠堂、1处社屋、1处更楼、2处石桥和民居15处。分布在该村方圆0.7平方公里的山区盆地内。文献祠堂位于村西首,是呈坎罗氏宗祠,族人祭祖、议事、举行重大礼制活动的场所;长春社位于村南首,是村民祭记土地神、五谷神之所;位于村中衔巷交叉口处的钟英更楼是打更巡夜供了望和报时之场所;横跨众溪的环秀桥、隆兴桥则是联系村东、村西和南向进出该村的交通要道,两座石桥还是村人游憩休息之所;位于该村五街九十九巷的15处民居建筑是村民世代生产生活居住的私宅和家园。既有显赫的官邸,也有素朴的民宅,还有徽商的寓居所。这些建筑除正房外,有些还保留有厨房、私塾、花园、杂院等。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早在宋代被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今天又被国内外诸多名专家学者冠为:“中华八卦经典、徽州风水宝地”它是我国著名的“国宝之乡”。呈坎古村“山形交错水色清澄;人情庞实;伦理端严;有田可耕;有水可渔;脉祖黄山;五星朝拱;可开百世不迁之族;因而古人认定这里是理想的人居环境,遂举家迁此。择地筑室而居焉”。呈坎四面高山,有利于夏避东南飓风,冬避西北寒风事业恶劣天气,又利于避火防灾。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从高处看村落,呈坎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山与山似连非连,形似八卦的八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面:灵金山、峰山;西有:龙山、鲤王山;南临:观音山、马鞍山;北靠:葛山、长春山等八座山峰,成不规则分布四周。而山与山之间则有梯田相互连接,地形成八卦之(=-=)坎卦,即外八卦。整个呈坎村就在八座山、夹一河的盆地中。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巧借山水形势,形成二圳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呈坎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有震惊世界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有着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体。呈坎现有人口2800多人,700多户,但75%还是罗姓,他们仍同宗同族,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是典型的徽州古村,现有原宋代建筑二处,元代二处,明代建筑23栋,清代建筑130多处。呈坎是我国现存皖南民居、明清建筑最集中,最富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村落之一。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呈坎自古以极少受到战争劫难。所以,这里的古民居星罗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徽雕(砖、木、石)古屋、古亭、古台、古楼阁、古井、古文化遗址等,古迹众多,至今还保存着具有特出代表的古建筑有:罗东舒祠(宝伦阁)他是我国民间发现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最高的民间家族祠堂,被称之为:“中华第一祠”。皖南独一无二的、宋代“长春大社”;被誉为:固若金汤的“燕翼堂”。还有我国古代最高层建筑的明代“三层楼”就有八幢,为中华奇观,举世罕见。被国内外专家认定为中国古建筑之最。元代“环秀桥”,“隆兴桥”为我国古代最大的单孔桥。还有宋代建筑“老虎洞”为宋代经典建筑。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呈坎还有被民间百视为神树的千年桂花树“金桂”被称为是“江南第一桂”,以及村口的千年古楮树又成为呈坎一大奇观。罗氏后裔还保留着朱熹的《罗氏宗谱》序说、《熹又识》苏轼的“序赞”等等。其中呈坎古匾是家族世代荣耀显贵标志。从宋代、元代、明代、到清代现保存完好的历代名人古匾仍有50多块又称的上是“中华一绝”。我国现今保存最古老的木匾宋代的“大司成”为我国古匾保存历史最悠久之匾;为元代高官“李孟”于1311年所题、赠给国子监祭酒罗绮的,距今 己有七百年历史。“彝伦悠叙”匾长度6米,宽2.5米,在我国历史上被誉为“匾中之王”“天下第一匾”的称号,它是我国古匾中现今保存最大的木匾,为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所题。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安徽黄山呈坎村古建筑群(明、清.国五)(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