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业未来十年的机遇期(下)

 冰河xxd 2016-10-31




电影体制的市场化变革

现在很多人一谈问题,就喜欢谈体制,一有问题都归结到体制上,但是这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适应。那么我们简单谈谈电影体制是如何促使电影行业变革的。

    首先说说放映技术的革新,二十世纪中期,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专业电影放映设备“松花江”牌电影放映机问世,改变了我国电影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困境,后逐渐开始采用彩色胶片以及晶体管的电影扩音机,让电影放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八十年代以后,我国成功的研发了影院声音处理设备,比如大功率的播放器,立体声处理器系列配套的扬声器等,这大大提高了我国影院声音质量的提高。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影放映技术飞速发展,表现在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不仅实现了胶片到数字电影的转换,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经历了1.3K、2K、3D这一过程。随着机场芯片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初期2K的DLP cinemas DMD芯片诞生了,大大的提高了分辨率和对比度,进一步的提高了2K芯片的利用率,2K电影的放映使得影像效果更加好。3D 技术的引进大大的改变了人们欣赏电影的方式,是电影放映技术的一次大变革。

    其次谈谈民营影视公司的进入对影视行业的推动;1958—1994年,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禁止民营资本涉足影视行业,因此这一阶段在政策和法规上是空白的。1994—2003年,对于民营影视,政策与法规从“禁止”转变为“限制”。1995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第16号令,该令第5条规定:“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2001年以来,广电总局先后批准了多家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华娱、星空、凤凰卫视中文台、MTV等在中国内陆有限落地。90年代末期,一些民营影视类公司开始了无序化发展,但没有法律和政策保障正当权益,甚至存在被叫停的风险。2003年8月和2004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两次给24家实力雄厚的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发放了长期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并陆续发布肯定与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的政策和法规。

最后聊聊院线制的改革,中国电影的发行放映体制是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省级发行公司地市发行公司县公司这样一个基本架构。可以说,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隶属于政府的发行放映公司,从而造成电影市场条块分割、布局分散、自我封闭、结构单一的特征。1993年1月,原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为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放映单位见面,电影票价要放开。以此为标志的电影发行放映机制改革和院线制试点,在上海、北京、四川、广东、辽宁、江苏等省市进行试点。2001年,国家广电总局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开”,“培育新型市场主体”的改革方向,提出了院线制改革的举措,并于当年12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电影院线制正式拉开序幕。

之所以大谈特谈放映技术,民营影业的介入,院线制改革,是因为这一体制的改革,才造就了今日影视行业的火爆,也会因为这些探索与改革,保证影视行业未来的高速发展。


数字电影技术的革新

我一直坚信,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电影行业的发展,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缩影。

技术和机器虽不是救世主,但却是诺亚方舟,在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我们不要简单的迷恋技术和机器,它们只是电影人用来做电影的工具。

影视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拍摄技术,放映技术,数字电影技术,电脑技术,3D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并不断的被用在影视行业,才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兵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影视精品。

数字电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高科技的产物,是革命性的技术,对于影视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数字电影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除了与视觉效果紧密相关的CG、合成、影像处理等技术以外,最近几年的数字技术更渗透到电影制作中的摄影、放映环节。尤其是随着《阿凡达》对于3D电影拍摄技术的开拓,电影的数字技术和艺术成就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为今后电影视觉效果树立了新的标杆。

电影从胶片时代到数字电影,相当于动力领域从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这是划时代的

 

结语

通过影视的分析,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影视行业的前景与未来,我们有理由判定,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中国电影将迎来黄金周期,就像房地产行业从90年代初开始,正在酝酿着蓬勃的未来。

这是影视行业的大趋势,我是说给那些有眼光的人。

10月21日上午,《金牌制作人》擂台赛的顾问杨步亭老师在北大2016艺硕班上谈了“数字技术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推动力”的讲座,我深受影响,本文的多个观点与杨老师相同。再次诚挚感谢杨老师的教诲。同时感谢杨老师数十年在影视行业的耕耘,为中国影视行业做出的贡献。

影视行业的未来不在一朝一夕,而是在于全行业从业者的同心同德,共同成就。

 

   作者:黄埔开疆,《金牌制作人》擂台赛操盘手,华疆传媒董事长,疆文艺术学院校长,中国影人俱乐部创始人,创投人部落创始人,京城武林俱乐部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