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灵素真的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吗?

 明月清风000 2016-11-01
点 击 道门网 关 注 我 们



“宋徽宗崇尚道教,最终导致亡国的下场”、“重用道士,祸国殃民”、“林灵素善用幻化之术迷信皇帝”等。


这一种言论,是某学者于八十年代对道教提出的歪曲和评论。在道教史上制造了一起冤假错案,给民族文化,道教的发展蒙上了晦涩难愈的阴影和创伤。就这些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期揭开徽宗时期的历史面目。


一、宋徽宗赵佶,崇奉道教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历史上,大凡不是“崇洋媚外”、“具有民族气节”的皇帝,皆信奉土生土长的我中华之道教。


二、林灵素是道士,宗教以经典为传承,上为国家、下为百姓祈福念经,实属正常。就现代而言也是如此,大凡国家有事,五大宗教莫不响应之。各自均按其教义举行祈福、禳灾的宗教活动。这也无可厚非!


三、徽宗皇帝,世人皆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天才,善书法且自创“瘦金体”。现代人经常说一句话,“有文凭不一定有才学,有文化不一定懂管理”。当皇帝同样也不一定会“御人之术”,宋徽宗就属于后者。


四、徽宗皇帝宠信蔡京等流,远君子、近小人,贪图享乐、荒诞放纵。致使忠臣不能尽其忠,小人反倒得势逞其强的局面。这焉有不败的道理!

五、徽宗时代,可谓天灾人祸不断,全国各地不是干旱就是冰雹雪灾,各地聚众起义者此起彼伏。如梁山聚义、方腊称帝等。可以说内忧外患、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民心浮散,这也为徽宗亡国带来必然。


六“重用道士”就“祸国殃民”吗?唐代皇帝重用道士,为什么反而达到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呢?西汉时期也是以“黄老无为之治”不也达到了“文景盛世”吗?

研究历史,是站在正史的立场和角度呢?还是站在主观臆断,仅靠猜测去研究呢?


诚然,如果我们能客观的从正史的角度去研讨,就会发现徽宗皇帝亡国及屈尊被俘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如参考《二十四史》第十三卷,第148-172页的最后评论,说:“北宋后期的祸乱,章惇(dūn),蔡京是首恶份子,赵良嗣则开其祸端”。这大宋亡国与道教何干、与林灵素何干?真可谓“满腹经纶的文盲,粉饰华丽的乞丐”更是“学者信口雌黄,历史颠倒断肠”啊!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