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科网,下好资料 http://www.zxxk.com/U2105333.html http://700125.reg.经典高考资料尽在于此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远东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模拟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km,又向北行驶3km.则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km处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置的变化即是位移,根据矢量合成原则即可求解. 【解答】解: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km,又向北行驶3km.则位移大小为x==5km,θ=37°,所以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km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矢量合成的方法,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m/s 39m/s B.8m/s 38m/s C.12m/s 19.5m/s D.8m/s 13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将t=0s、t=2s、t=3s代入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x=5+2t3(m),可求出三个时刻质点离O点的距离,求得位移,再求解平均速度. 【解答】解:根据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得当: t=0时,x0=5m; t=2s时,x2=21m t=3s时,x3=59m 则质点在t=0到t=2s时间内的位移为:△x1=x2﹣x1=16m, 则质点在t=2s到t=3s时间内的位移为:△x3=x3﹣x2=38m, =38m/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中物体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3.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忽略空气阻力).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明确两人的运动过程,知道甲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快,乙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的特点分析即可解题. 【解答】解:先看第一段,乙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甲向下做自由落体,甲乙相向运动,所以甲看到乙向上运动.当乙到最高点,速度为零时,甲有向下的速度,而且越来越快,乙也开始向下运动,但是速度没有甲快,所以甲乙之间的距离也是减小的,那么,相对来说,甲就看到乙一直向上运动. 甲做自由落体运动:v1=gt, 乙做竖直上抛运动:v2=﹣v0+gt 甲乙之间的相对速度:v1﹣v2=gt﹣(﹣v0+gt)=v0即甲相对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抓住同时到达蹦床解题,涉及到参考系的选取,对题目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4.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AB:xBC等于( ) A.1:1 B.1:2 C.2:3 D.1:3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求解 【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知, 所以AB:AC=1:4, 则AB:BC=1:3.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 5.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1N、6N B.5N、6N C.1N、2N D.5N、2N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可根据受力平衡进行求解,弹簧的弹力是2N,不知道是处于拉伸还是压缩状态,故应分别讨论. 【解答】解:(1)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两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T=3﹣2=1N;N=2+4=6N (2)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对两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T=3+2=5N;N=4﹣2=2N 所以:天花板所受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为:1N和6N或5N和2N; 故选:AD. 【点评】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直接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解决,此题的关键点是分析弹簧的弹力方向不明确需要分类讨论. 6.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g取10m/s2)( )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 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 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严格的对称性. (1)速度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时间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 【解答】解:A、根据,速度为10 m/s时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速度为﹣10 m/s时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AC正确B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末速度的方向未知,要分情况讨论;竖直上抛运动的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灵活地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 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2kg的小球自与斜面底端P点相距0.5m处,以4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在返回P点之前,若小球与P点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d与t的关系式为( ) A.d=4t+2.5t2 B.d=4t﹣2.5t2 C.d=0.5+4t+2.5t2 D.d=0.5+4t﹣2.5t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运动,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根据即可写出表达式. 小球的位移=4t﹣2.5t2,与P点的距离d=x+0.5=0.5+4t﹣2.5t2.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本题考查了有往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注意运动学公式的矢量性. 8.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中,斜率代表速度,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不变,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斜率逐渐减小,所以做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并非曲线运动,故A错误; B、0~t2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时间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面积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故C正确; D、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又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所以两车路程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图象读出有用信息,注意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9.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只在摩擦阻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s B.8s C.9s D.10s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分析在B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物体A追上物体B时物体B早已停止运动,根据位移关系求出物体A追上B所用的时间. 【解答】解:因为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B速度减为0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故在B停止运动前A追不上B. 所以A追上B时,A的位移xA=x+xB=32m,故A追上B所用的时间 故选:B 【点评】A追上B时两者的位移关系很易得到,但考虑到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的位移表达式不仅是简单的把代入位移就行的,要注意B停止运动的时间及位移公式的适用条件. 10.某学习小组为体验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状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位同学坐在长直木板上,让长直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θ变大),另一端不动,则该同学受到支持力FN、合外力F合、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G1、摩擦力 Ff随角度θ的变化关系图象是中正确的是( ) 【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分析】在长直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的过程中,人受到的摩擦力先是静摩擦力后是滑动摩擦力,对人受力分析可以求得人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解:对该同学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①G1=mgsinθ,即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G1按正弦规律变化,故C对; ②FN=G2=mgcosθ,即支持力FN按余弦规律变化,故A对; ③在该同学滑动之前,该同学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等大,即合外力为零,而滑动之后,F合=mg(sinθ﹣μcosθ)由于合外力与θ不成正比关系,故B错; ④在该同学滑动之前,该同学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等大,即按正弦规律变化,而滑动之后,Ff=μmgcosθ,即按余弦规律变化,但滑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稍小,故D对. 故选ACD. 【点评】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首先要判断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11.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增大 D.保持不变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由题,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P的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先小于弹簧的弹力,后大于弹簧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分析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解:设物块的重力为G,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静摩擦力大小为f. 由题,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弹簧的拉力不变,物块P的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先小于弹簧的弹力,后大于弹簧的弹力,物块P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先木板向下,后沿木板向上. 当物块P的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小于弹簧的弹力时,则有Gsinθ+f=F,θ增大时,F不变,f减小; 当物块P的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则有Gsinθ=f+F,θ增大时,F不变,f增大; 所以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抓住弹簧的拉力没有变化,重力的分力是变力,先小于弹簧的弹力,后大于弹簧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12.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所悬挂,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B物体,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平衡静止状态.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的张力是,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 A.弹簧的弹力为 10 N B.重物A的质量为2kg 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O′a绳的拉力关系,求出O′a绳的拉力.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弹力和绳O′b的拉力.重物A的重力大小等于O′a绳的拉力大小.再根据物体B平衡求出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 【解答】解: A、设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O′a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则有: 2Tcos30°=T1 得:T=20N.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为F1=Tcos60°=10N.故A正确. D、由于动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细线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故D错误.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滑轮和结点平衡问题.根据动滑轮不省力的特点,确定细线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关键.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 13.实验室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滑块做减速运动时的运动情况,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纸带的 B (填“A”或“B”)端与小滑块相连,纸带上AB段运动的时间为 0.08s . (2)根据纸带请判断该滑块的运动属于 匀减速 (填“匀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3)从纸带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 9.26 cm,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5.32 m/s2.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间隔数得出AC端运动的时间,根据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确定滑块的运动规律,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 【解答】解:(1)纸带的B端与滑块相连接, 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AB段的运动时间为0.08s. (2)因为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知滑块做匀减速运动. 从纸带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9.26cm, 则滑块加速度大小为5.32m/s2. 故答案为:(1)B,0.08s;(2)匀减速; (3)9.25~9.27,5.32. 【点评】对于纸带的处理,要掌握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的运用. 14.某同学利用甲乙两图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图中GE是橡皮条,甲图按两个互成角度的方向牵拉,乙图用一个拉力作用于橡皮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个拉力的方向必须相互垂直 B.甲、乙图中必须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O点 C.甲、乙图中橡皮条拉伸方向GO必须水平 D.甲图操作完成后,可更换橡皮条,继续进行乙图实验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析】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则甲、乙两步骤同一橡皮条必须沿同方向拉到相同位置.两个拉力的方向没有要求,只要两次效果相同即可. 【解答】解:A、本实验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而合力与分力效果相同,对两个拉力的方向没有要求.故A错误; B、两次将橡皮条拉到相同位置 O 点,两个拉力与一个拉力效果相同,故B正确; C、橡皮条拉伸方向不一定要水平,只要橡皮条两次拉到相同位置 O 点就行,故C错误; D、不同的橡皮条,劲度系数不同,同一次实验不得更换橡皮条,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实验中,为了使合力与两个分力达到相同效果,橡皮筋不仅伸长量要相同,方向也要相同. 1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某一深度为h=0.25m、且开口向右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距筒口右端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l,作出F﹣l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 N/m,弹簧的原长l0= 0.15 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 在于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缺点在于: 弹簧与筒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写出F与l的关系式,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即可. 本题中l为距筒口右端弹簧的长度,还有一部分弹簧在深度为h=0.25m小筒中 【解答】解:(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2)弹簧原长为l0, 则根据胡克定律有:F=k(h+l﹣l0)=kl+k(h﹣l0) ① 由此可知,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劲度系数大小,故k=100N/m, h=0.25m,当l=0时,F=10N,将数据代入方程①可解得:l0=15cm=0.15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缺点在于:弹簧与筒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2)100,0.15 (3)在于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弹簧与筒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点评】找到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胡克定律列方程,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学推导能力 16.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υ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υ0满足的条件.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要使两车不相撞,临界情况是在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v0应满足的条件. 【解答】解: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有v0﹣2at=at,解得t=. x1=x2+x 【点评】本题是追及问题,在速度相等前,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小,若未撞上,则速度相等后,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只能在速度相等之时或相等之前相撞. 17.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开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 (1)伞兵刚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整个过程中,伞兵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总位移大小等于224m.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先研究匀减速过程,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到v0与h的关系式,再研究自由落体过程,也得到一个v0与h的关系式,联立求解. (2)由(1)求出v0,由速度公式求出两个过程的时间,即可得到总时间. 【解答】解:(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对于匀减速运动过程,有:, 联立解得:h=99 m,v0=50 m/s 以5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 (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则有: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0=gt1, 故所求时间为:t=t1+t2=(5+3.6)s=8.6 s. 答:(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99m,着地时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8.6s. 【点评】本题涉及两个过程的运动学问题,既要单独研究两个过程,更要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等等.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5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kg,且始终静止,取g=10m/s2,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1)以滑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滑块向上匀速运动时,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2)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的合力为零,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解答】解:(1)以滑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滑块向上匀速运动时,则有: F=m1gsin30°+f1, 则得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 f1=F﹣m1gsin30°=30﹣50×0.5(N)=5N (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的合力为零,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f2=Fcos30° 竖直方向:N+Fsin30°=(m1+m2)g 答: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是5N. 【点评】本题是两个物体平衡的问题,首先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其次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本题解答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简便. 19.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60°的夹角.若在B点用细绳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kg,人的质量M=50kg,连接人的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始终保持30°,g取10m/s2.试求: (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2)轻杆BC和细绳AB所受的力的大小.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绳子对滑轮的压力的合力在两个分力的角平分线上,结合几何关系得到绳子对人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然后对人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 【解答】解:(1)对重物,由平衡条件知绳子拉力FT=mg=300 N 人的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Mg﹣FTsin 30°=350 N (2)对定滑轮,如图乙所示,FTBO=2FTcos 30°=300 N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 将B点的拉力FTOB分解,如图丙所示,则细绳所受力为:FAB==600 N 答案:(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350 N; (2)轻杆BC和细绳AB所受的力的大小分别为900 N和600 N. 【点评】本题关键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然后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分解法列式求解,不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