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7届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解析版)

 许愿真 2016-11-01

2016-2017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彻底水解糖原、淀粉、蔗糖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B.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糖既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的组成成分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分析】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二糖中的麦芽糖是由2分子的葡萄糖组成的,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的半乳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组成的.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

【解答】解:A、蔗糖水解得到的单糖是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

B、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B错误;

C、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C错误;

D、糖既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的组成成分,D正确.

故选:D.

2.下列变化会在产生抗体的细胞中发生的是( )

A.合成淋巴因子

B.以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作为膜骨架

C.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由丝状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成为染色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

clip_image002

【解答】解:A、淋巴因子是T细胞产生的,而产生抗体的细胞为浆细胞,A错误;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B正确;

C、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错误;

D、只有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由丝状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成为染色体,而浆细胞缺乏细胞增殖的能力,D错误.

故选:B.

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是由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含量有关

C.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被浆细胞识别并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D.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并释放其遗传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解:A、激素是不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蛋白质含量有关,B正确;

C、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该过程中不存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D错误.

故选:B.

4.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clip_image004

A.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

B.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C.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分析题图:植物茎段再生时出现极化再生现象,即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这也体现了生长素对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极化再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A、近根端长成根、近苗端长出叶,近根端属于形态学的下端,近苗端属于形态学的上端,A正确;

B、极化再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生长素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所以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不会向着苗端,C错误;

D、生长素促进离体茎段的近根端长成根、近苗端长出叶,说明其对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D正确.

故选:C.

5.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高于内环境,131I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是核电站泄露的核辐射源之一.口服一定剂量131I可以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据此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31I属于化学诱变因素

B.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耍消耗ATP

C.131I辐射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而增加细胞癌变机率

D.131I可能破坏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解答】解:A、131I属于物理诱变因素,A错误;

B、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且消耗能量(ATP),B正确;

C、放射性的131I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诱发基因突变增加细胞癌变几率;C正确;

D、131I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对细胞有一定损伤,在甲状腺内作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的131I会对甲状腺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甲状腺细胞受损,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水平,D正确.

故选:A.

6.研究人员将抗虫基因(SCK基因)导入水稻后,挑选出SCK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SCK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SCK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06

A.甲图个体自交,F1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3:1

B.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的比例为1:1

C.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clip_image008含SCK基因

D.题中育种方式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植株相当于是SCK基因纯合子,其产生的配子均含有SCK基因;乙图植株相当于是SCK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clip_image008[1]含有SCK基因;丙图植株相当于是SCK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clip_image010含有SCK基因.

【解答】解:A、甲图植株产生的配子均含有SCK基因,因此其自交后代均含有抗虫基因,F1中都是抗虫植株,A错误;

B、乙图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有clip_image008[2]含有SCK基因,因此,乙图个体与正常水稻进行杂交,子代中抗虫植株和非抗虫植株之间的比例为1:1,B正确;

C、丙图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clip_image010[1]含SCK基因,C错误;

D、题中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7.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包括来自LDL(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进来的胆固醇和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如图示意胆固醇在组织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及其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

clip_image012

(1)图中过程②表示细胞将胆固醇酯及其载脂蛋白通过﹣﹣方式运入细胞.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是 细胞核

(2)胆固醇的元素组成是 CHO .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组织细胞中胆固醇过多时,细胞通过哪些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 抑制HMG﹣COA还原酶,以减少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抑制LDL受体基因的转录,减少LDL受体的合成,从而减少LDL的摄取

(4)催化过程⑥的酶是 RNA聚合酶 ,可用 双缩脲 试剂对其进行鉴定.

【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据图分析,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内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被溶酶体分解;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抑制LDL受体的合成(转录和翻译),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以胆固醇酯的形式储存,减少来源来源,增加其去路.

【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过程②表示细胞将胆固醇酯及其载脂蛋白通过胞吞方式运入细胞,接着通过内吞体处理后,又将LDL受体通过胞吐方式置于细胞膜外表面.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控.

(2)胆固醇的元素组成是 CHO.在人体中的作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制中心是细胞核.

(3)组织细胞中胆固醇过多时,细胞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以减少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抑制LDL受体基因的转录,减少LDL受体的合成,从而减少LDL的摄取等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

(4)过程⑥表示转录,催化转录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其本质为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对其进行鉴定.

故答案为:

(1)胞吞 细胞核

(2)CHO 构成细胞膜的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抑制HMG﹣COA还原酶,以减少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抑制LDL受体基因的转录,减少LDL受体的合成,从而减少LDL的摄取

(4)RNA聚合酶 双缩脲

8.如图是体育运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14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 .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神经递质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 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 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3)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该激素作用是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通过 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两种措施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解答】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3)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通过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故答案为:

(1)反射 神经递质

(2)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

(3)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9.运用种群和群落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除数量特征外,种群还有 空间 特征.

(2)群落中 物种数目的多少 称为丰富度.

(3)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解答】解:(1)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除数量特征外,种群还有空间特征.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是群落的重要特征.

(3)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故答案为:种群密度 空间 物种数目的多少 速度和方向

10.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l

Aa2

a1al

a1a2

A2a2

           

(1)若某对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 黄色、灰色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组合的基因型是 Aa2×a1a2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 clip_image016

(3)A、a2、a1复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不定向性 (特点).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最简便的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表格可知,从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知,A基因对a1和a2均为显性基因;从灰色个体的基因型看出,a1对a2为显性基因.

【解答】解:(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1AA(死亡)、2Aa1(黄色)、Aa2(黄色)、1a1a2(灰色),即有黄色和灰色两种.

(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由3中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 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为clip_image018,雄性概率为clip_image020,所以黑色雄鼠为clip_image016[1]

(3)A、a2、a1复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4)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故答案为:

(1)黄色、灰色

(2)Aa2×a1a2 clip_image022

(3)不定向性

(4)实验思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

②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快速、大量繁殖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不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如表所示.

 

A组花芽

B组花芽

C组花芽

D组花芽

E组花芽

生长素

0

3×106

3×106

0.033×106

0

细胞分裂素

0

0.2×106

0.002×106

1.0×106

0.2×106

花芽生

长状况

组织

切块

形成愈

伤组织

愈伤组织分

化出根

愈伤组织分

化出嫩枝

稍生长

(1)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 B、C、D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花芽形成的条件是 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生长素的浓度 .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 D 组.

(2)若上述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镜检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 焙花青﹣铬矾法

【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由题表可知,在此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起着调节作用,生长素浓度高时,愈伤组织分化出根;细胞分裂素高时,愈伤组织分化出嫩芽;对它们的调控的关键是适当控制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及二者的比例.

【解答】(1)从表的实验结果可看出:B、C、D组均能形成愈伤组织,故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B、C、D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生长素的浓度.在生产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D组的培养基进行大量生产.

(2)选择花药时用肉眼无法分辨,一般要通过镜检法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铬矾法.

故答案为:

(1)B、C、D 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大于生长素的浓度 D

(2)镜检 焙花青﹣铬矾法

2016年10月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