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徒步需要的是 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体力 的确,这些很重要。 但是徒步时, 如果不知道如何休息和体力分配要领 无论你有多丰富和经验和强大的体力 仍旧会觉得吃力。 连休息都不会 怎么还敢说自己会徒步呢? 今天小超就来为大家分享休息和体力分配要领。 ◆ ◆ ◆ ◆ ◆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一感到疲劳,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 想走的时候,本来就十分疲劳的双腿,还要消耗很多能量来把整个身体和背包支撑起来。其实,休息的办法有多种,没有必要全身坐下。 1、选择树干斜靠一下,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2、选择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与臀部高度差较小的斜坡、石块上来休息,起身走的时候不用耗费很多体力来抬起全身。 3、使用驴行专用休息法:双手扶膝盖部位支持上身,弯曲上身成平衡桥,背部水平,让背包平稳地放在背上,双腿略弯曲,面向上坡方向,放松躯干,可以让双肩减轻负重感,使脊柱缓解自上而下的压力,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启动的时候,不要迅速抬起上身,而是在向上行的过程中,慢慢恢复躯干到正常位置。 4、如果坐下休息,尽量在走到前方是平缓道路的地方坐下,而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进入拔高的地方休息。否则休息之后,心肺和肌肉都处于平静状态,突然需要巨大体能,会引发危险不说,还更浪费体能。 5、小步,略拖着脚走。小步可节省部分体力,而上山的时候,不把脚抬很高,略微有点拖地,只要不影响行走和安全就行,这样可以节省体力,这些小地方都留心一下,养成习惯,就能节省很多体力。 1. 体力分配 徒步穿越,体力是关键,有再多的户外技能,如果体力没有分配好,穿越只能半途而废。一般而言,在穿越途中应尽量保持匀速,掌握节奏,按计划地休息和进食。 如果是集体徒步穿越,要根据大家途中的体力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体力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保存体力。 2. 行走原则 起步宜缓:在乘车期间人是处于低能耗状态,人体机能基本处于“休息状态”,如果一下车就剧烈运动会引发机能平衡失调。症状:心慌、头晕、缺氧、无力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 措施:应就地休息及做一些小的适应性活动,至少应在1分钟以上,尤其在高海拔地区,开始必须慢行,让机体逐步适应运动状态,然后才可加快步伐。 大步行进:在旅途中比平常的步幅稍大地行走,其作用是在总体上减少步频,而最终节省体力。行走,是通过人双脚的摆动做功而达到人体的位移,在单位路程上减少双脚的摆动,就降低了人体体力的消耗。 雨天行走:雨天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最头痛的就是泥土粘脚的问题。如果能向当地农民买到草鞋就比较幸运,因为,草鞋比其它的鞋不易粘泥,且在爬坡时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买草鞋时尽量买大的,可以套在自己的鞋外。如果没有草鞋就只好时不时地刮泥巴了,还要将鞋带系紧些,有些泥坑会将鞋子粘脱下来。在泥地里爬坡时最好用上鞋爬子或手杖。 3. 上坡:上小于45度的坡时,一般不用借助任何工具,直接用双脚就可完成。上坡时人的重心应在脚的前掌部位,人的身体应稍微向前倾,如果是大于45度的坡,还要借助双手攀援路边的可以用的支点(如灌木、岩石等),或者借助登山手杖。 下坡:下坡时应当将重心放在后脚前端,同时降低重心的高度,即身体稍微下垂(脚步稍微弯曲),尤其在坡度大时。上下坡应当走“之”字形,避免直接上下。 过独木桥: 在不少山乡的小溪上总是铺架着独木桥,这些独木桥一般是用一两根木头并排架起来,走起来还会一闪一闪的,对于都市人来说是有点悬。过独木桥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一根竹杆来调整重心,脚呈外八字,眼看桥头或前方,不要看脚下,尤其是溪流急的情况下。如果队伍带有绳子,且队员比较多,可以先过去两个人(同时将绳子带过去),在溪流两岸拉上一根或两根保护绳,绳子两头绷直或者栓在两边的树上,就可以大胆地通过了。 过栈道:这里指的栈道是一些峡谷边的窄路,一边是河谷一边是峡壁,道路只能一次通过一个人。通过时,身体重心要放低,要贴近峡壁一面行走,重要的是要细心大胆。 4. 徒步的五大要领 身体:行走是全身运动而决不只是脚部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态。 足部:全脚掌触地,先是脚跟,然后到脚尖。 节奏:最好的速度是边走边聊而不喘,注意脉搏不要超过90-120/分钟。 呼吸:调匀呼吸,避免岔气,一定要深呼吸。 背部:沉肩,保持背部挺直,用腹部深呼吸。 以上的 徒步时如何休息 体力如何分配,如何行走 你学会了吗? 如果刚好解决了你的问题 记得在下面给小超留言哦~ 说不定你的队友也有这类烦恼,记得分享给他们哦! |
|
来自: 天青青水蓝蓝我 > 《户外装备/出国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