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三十一功:混元一气桩功 武当混元一气桩功 混元一气桩功,是武当拳的内功法门。没有内功作为基础的拳法,是不堪以临大敌的;故而,武当拳法之秘传,多以“混元一气桩”入手。 练功之时,必须凝神静定,又宜空腹,在早晚时行功最妙。 练功之时,必须凝神静定,又宜空腹,在早晚时行功最妙。 1.立身面南,正直端定,平心静气,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足尖微内扣。双掌心向上,十指交叉,置于小腹丹田前。(如下图) 2.徐徐翻转掌背(仍十指交叉),两拇指侧紧靠小腹之下,如按下之状。如此可以收束下部关元之气,使其上下流通;全身血气筋脉自然舒畅,故曰“内外功用,以其由外而达于内也”。(如下图) 行功时身体中空,头正且平,眼内神光注视鼻准,舌抵上腭。 3.放开前按小腹交叉之指,双掌垂下,左右排齐,掌心向里,指尖向下,五指紧并,不可散开。(如下图) 4.稍凝定一刻,默数7 数,不可过限。然后缓缓将掌心翻转向外。(如下图) 5.双掌徐徐并举,手肘伸直平端,不可急忙散乱,恐流行之气不舒,有误开源立柱之功。直伸双掌,缓缓捧上,直举过头,如双峰并立,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头如顶天,身与足俱不可移动半点,或摇荡分厘。身首如常,而呼气吸气,皆用鼻不张口,依照前法,从容徐缓,万不可有意用劲;如用劲有意,即着痕迹,而气机凝滞。(如下图) 6.双掌伸臂上举不变,右掌及臂按原势不动;左掌向上伸二三次,五指尖贯劲,有如插入云霄。(如下图) 7.再伸右掌,方法与左掌伸劲相同。(如下图) 8.双掌并齐,一齐向上伸劲。(如下图) 9.两掌内转成掌心相对,屈肘缓缓下收,两掌停于两肩前,指尖高与耳齐;小臂、大臂均与肩平。(如下图) 胸须舒,背须合,肩须松。 10.静定一刻,两掌尖向内划弧,转腕成掌尖向下,掌背向前;由口角下旁缓缓从胁旁插下,掌心向后,两臂尽量伸直,两掌停于两大腿前。(如下图) 11.静定一刻,先左掌暗力向下插坠,坠而复坠,用暗劲守住;须臾提起,与右掌平齐。(如下图) 12.又将右掌依照左掌坠法一样行之。(如下图) 13.然后,两掌一齐用暗劲下坠。(如下图) 14.双掌转成掌心相对,指尖向下,沿两胁部提至腋前,两肘亦须抬起与肩平。(如下图) 15.然后,两掌转腕成指尖向上,沿肩前耳侧伸臂上举,至臂直时,转腕成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如下图) 16.两肘向下沉,肘尖向外。然后,两掌屈指握拳,一握一伸,默数24 次;头项左右微摇,旋即停止。(如下图) 17.先左拳变掌向上伸冲,冲而复冲,将劲冲到,则无复冲;继冲右掌;微微复还平定,双掌平齐,掌心向前,指尖向上,一齐向上伸冲,并守住不动,均以暗劲为主,不可用力,身体不可有丝毫摇动。(如下图) 18.然后,两掌内转成掌心相对,屈肘缓缓下收,两掌停于两肩前,指尖高与耳齐;小臂、大臂均与肩平。(如下图) 胸须舒,背须合,肩须松。 19.静定一刻,两掌尖向内划弧,转腕成掌尖向下,掌背向前;由口角下旁缓缓从胁旁插下,掌心向后,两臂尽量伸直,两掌停于两大腿前。(如下图) 20.双掌转成掌心相对,指尖向下,沿两胁部提至腋前,两肘亦须抬起与肩平。(如下图) 21.然后,转腕立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直臂前推,高与肩平;用暗劲前撑,默数12 下。(如下图) 22.收回双掌于肩前,掌心相对。然后,右掌不动,左掌外展向左侧推出,臂与肩平,掌尖高与耳平,掌心向外,目视左掌。(如下图) 左掌用暗劲向左推动,默数12 数。 23.接着,收回左掌于左肩前,右掌外展向右侧方推出,臂与肩平,指尖高与耳平,掌心向外。(如下图) 右掌用暗劲向推动,默数12 数。 24.右掌收回右肩前,与左掌相对。然后,两掌转腕成掌心向前,直臂向正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如下图) 两掌同时用暗劲向前伸推,默数12 数。 25.左右掌收回,屈臂立掌于两肩前,掌心相对。然后,转腕向外,两掌向左右两侧推出成展臂势,掌心向外,高与肩平。(如下图) 两掌向左右有如排山之势,用暗劲抻推,默数12 数。 26.两掌下落,于小腹角侧停住,屈指握拳,两拳心相对,拳眼向上。然后,两拳伸、握12 数。(如下图) 27.接着,两拳成掌上收于肩前,掌背对肩,指尖向上。然后,两掌向正前方推出,双臂伸直,高与肩平。(如下图) 两掌同时用暗劲向前伸推,默数12 数。 28.左右掌收回,屈臂立掌于两肩前,掌心相对。然后,转腕向外,两掌向左右两侧推出成展臂势,掌心向外,高与肩平。(如下图) 两掌向左右有如排山之势,用暗劲抻推,默数12 数。 29.上盘动作不变,两脚掌同时动作,脚尖外摆一步,接着脚跟外摆一步,脚尖再外摆一步;重心下沉,两腿半蹲成马步桩。(如下图) 30.接着,两掌握拳,用暗劲缓缓向内收抱,左拳收至右腋前,拳心向里,拳眼向上;右拳收至左小腹侧,拳心向里,两小臂略成平行。(如下图) 守住动作,默数12 数。 31.左脚尖外摆前移,上体左转约90°,成左弓步;同时,两拳按原架势不变转向左侧,两臂略抬与胸平。(如下图) 32.下盘动作不变,两拳变掌,右掌向下,向右侧伸出,掌心向下,指尖斜向右下;左掌立腕向左前方移推,掌心向外,指尖向上,掌高与头平;两臂暗劲向左右抻紧。(如下图) 33.然后,上体右转约90 °,复还原成马步展臂平肩势。(如下图) 34.接着做右势。(如下三图) 35.左转身约90 °,成马步展臂平肩势;两掌转腕成掌心向下,手十指捏拢(如猿拳之状)注劲。然后前俯身,两臂、掌向裆下合拢如捡物状,双掌尖以到地为度。(如下图) 36.两掌背相对,沿胸前上提至额前时,翻掌成掌心向前,指尖相对;注劲于掌心。(如下图) 37.左脚向右脚后侧退一步;同时,左掌随退步向左后撒掌,高略低于肩,指尖向下成勾手状;右掌向下撒掌于右膝内侧,指尖接近于右脚背,掌心向内,上身略前俯。(如下图) 38.接着,上体左转约180 °;同时,左掌向左脚背前撒掌,指尖对脚背,掌心向里;右掌向右后撒掌,高与肩平,勾腕成指尖向上。(如下图) 39.左脚向左后撤退一步,上身左转,两臂抬平成一字展臂势;同时,两腿半蹲成马步。(如下图) 40.两掌转腕成掌心向下,手十指捏拢(如猿拳之状)注劲;前俯身,两臂、掌向裆下合拢如捡物状,双掌尖以到地为度。两掌背相对,沿胸前上提至额前时,翻掌成掌心向前,指尖相对,注劲于掌心;同时,两膝伸立直身。(如下图) 反复3 次后,进入下一势。 41.两掌十指收如猿拳势,向下经两肋侧撒掌于左右臀部后侧,指尖向后上方,两腕略屈勾,两臂自然伸直。然后,上体俯身前躬,膝盖挺直,两手背向两膝弯外侧贴拢。反复动作3 次。(如下图) 42.接着,右脚向右侧开一步,上体右转约90°,下盘成右弓步;同时,左掌向右前撒掌,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掌向右后下侧撒掌,掌心向上,指尖向后。然后,右掌向下弧形过右脚踝关节、向前上绕弧一周还原位;左掌向下,经后侧向上过头顶绕弧一周还原位。两臂按此动作连环转臂3 周。(如下图) 43.然后,左转身成左弓步;同时,右掌向左前上撒掌,左掌向左后下撒掌,动作与上一势相同,唯动作相反。同样连环转臂3周。(如下图) 双手一高一低,如大鹏展翅之势,双手连环摔转,多少任意。 44.右转身约90°,两腿半蹲成马步桩;两掌(屈臂)举于头顶两侧,掌心向前,指尖向上,两小臂竖直,大臂平肩。然后,两掌在身前以肘为轴顺逆绕弧,不拘次数。(如下图) 45.左脚向右脚内侧收步约与肩宽,两脚尖内扣成内八字;两膝伸直,正身,两臂向前平伸,与肩同宽,两掌屈指握拳,拳心相对。然后,随吸气,两拳加紧,一次比一次紧,不能松;直至49 次呼吸后,方可放松。(如下图) 46.两拳变掌回收下伸,交叉反掌,下按于小腹前还原。(如下图) ~~~~下一功:先天八卦桩功~~~~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内功三境界:练气化精、炼精化气、御气还神。一层一境界,戒骄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练,成于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