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要回归简约

 凡人sypls 2016-11-02

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非常简单,学生学习非常轻松,让数学课散发出数学特有的魅力,这正是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回归简约。

教学目标的简约化

有老师这样设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一)》一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数学思考:在学生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数学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分析、解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渗透类比和方程建模的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学会利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目标不在于教师怎么写,而在于它是否切合这节课的实际,是否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一节课的基本目标应当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目标,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因此,这节课的整个教学目标如果改为“经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等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并灵活应用”,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情境引入的简约化

有老师针对《确定位置》一课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引入:一组“神舟七号”飞船从发射到着陆的过程图片,光演示就达两三分钟。

这样的引入是不是太复杂了?!其实,这节课主要是讲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方法,如行列定位(直角坐标法)、“方位角+距离”定位(极坐标法),对学生来说,这与神舟飞船的发射、着陆并没有“显而易见”的关系。因此,“单刀直入”不挺好吗?导入新课的方式,要因内容而异,重在促进对所讲内容的理解,而不能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

教学手段的简约化

在《矩形的性质》一课中,老师让学生又是合作,又是交流,又是折纸,又是度量,去“探究”矩形的性质。有必要吗?对于从幼儿园就开始认识的长方形(矩形),还需要这样吗?实际上,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后,结合矩形的定义推理矩形的性质,是比较容易的事,何必如此绕弯子?选择自主探究的手段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基础状况。我们应当把数学教学的过程真正看作是向求知方向探索和挺进的旅程,在这中间有困难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有疑惑和解惑后的收获,有知识的学习和学习过程的总结,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办法的寻求,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发生和发现意外的风景。

当然,简约化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只有经历了反复的“理论学习—实践探索与反思—理论研究”的锤炼过程,才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叹:数学其实很有趣,课堂原来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