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只需点击图片上的'摇钱树农资'即可! 此外,如需了解最新农产品市场批发价格, 请联系摇钱树客服小妹(微信号:q948113273)
柑橘疮痂病是柑橘产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
每年3月下旬,当气温上升至15℃以上和有阴雨时,病菌又开始活动并产生分生孢子。
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通过伤口或者表皮侵入春梢幼嫩叶片、枝梢、花及幼果中危害,常造成落叶、落果,树势衰退,严重影响柑橘生产。
为害症状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
关键词:疥疮疤、癞头疤、麻壳
柑橘疮痂病主要危害新梢幼果,也可危害花萼和花瓣。
受害的叶片初期发生水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病斑木质化而凸起,多向叶背面突出而叶面凹陷,叶背面部位突起呈圆锥形的疮痂,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
新梢叶片受害严重的早期脱落。
天气潮湿时病斑顶部有一层灰色霉状物。有时很多病斑集合在一起,使叶片畸形弯曲。
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叶片明显,枝梢变短而小、扭曲。花瓣受害很快脱落。
幼果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发病,受害的幼果,初生褐色小斑,后扩大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突起。
严重受害的幼果,病斑密布,引起早期落果;受害较轻的幼果,或成为畸形果。
果实受害后,在果皮上常长出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状突起,幼果发病多呈茶褐色腐烂脱落,稍大的果实发病产生黄褐色木栓化的凸起,畸形易早落,果实中期发病,病斑往往变得不大显著,但皮厚汁少;果实后期发病,病部果皮组织一大块坏死,呈藓皮状剥落,下面的组织木栓化,皮层较薄,久晴骤雨常易开裂。
与柑橘溃疡病的区别:
柑橘疮痂病在发病初期易与柑橘溃疡病相混淆,这2种病害在叶片上的症状,主要区别是:
柑橘溃疡病病斑表里穿破,呈现于叶的两面,病斑较圆,中间稍凹陷,边缘显著隆起,外圈有黄色晕环,中间呈火山口状裂开,病叶不变形;
柑橘疮痂病病斑仅呈现于叶的一面,一面凹陷,一面凸起,叶片表里不穿破。病斑外围无黄色晕环,病叶常变畸形。
此外,柑橘溃疡病是细菌病害,而柑橘疮痂病是真菌病害。
柑橘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
柑橘疮痂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其无性阶段称为柑橘痂圆孢菌。
病菌在病叶、病梢的组织内或新芽鳞苞上越冬,第2年春季阴雨多湿,气温上升到15℃以上时,病菌开始活动,产生无性孢子叫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害当年的新梢、嫩叶。病菌侵入组织内约10天,病部即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危害幼果。如此生长,可反复多次再侵染。
疮痂病远距离传播则通过带菌的苗木、接穗进行。
春季气温长升到15℃以上和多雨高湿时,老病斑产生分生孢子,以风雨或昆虫传到春梢嫩叶、花及幼果上,侵入表皮后,以3-10天潜育期出现新病斑,完成初侵染。以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辗转危害夏、秋梢嫩叶、嫩梢及果实,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
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24℃,最适温度为20-24℃,气温超过24℃即停止发病,故该病在春梢和幼果期或迟秋梢发生严重,夏秋梢高温干旱,一般不易发病。
若在新梢抽生及展叶时,碰上连绵阴雨,或清晨大雾重露,此病易流行。
所以温度、湿度是对柑橘疮痂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防治
1、新建果园时,选用无病苗木,病区接穗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有良好的杀菌消毒效果。
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肥机(追求口感优越、高收购价的果园,建议施用荣获多个顶级大奖的、效果极佳的康宝精制有机肥[点这里了解]),以改良土壤,改善理化性,创造根系生长良好环境,实行氮磷钾及微肥的配方施肥。
3、减少菌源,结合冬春季修剪,剪除带病枝叶和过密郁闭枝条,并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随后进行针对性喷药,减少浸染源。
4、药剂防治:
用药需要注意的是:
1)注意用药要适时。防治该病一般要用2-3次药。第1次要掌握在春芽萌动时进行,即芽的长度不超过1粒米长以前,否则容易引起药害。这是保护新梢的关键。第2次施药要掌握在橘树2/3的花瓣脱落时,这是保护幼果的关键。第3次防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6月份有连续霉雨趋势,幼果上病斑仍在发展时,可在6月中旬防治1次。苗木疮痂病主要掌握各次树梢抽芽前防治。
2)注意选用恰当的药剂。目前,防治疮痂病以波尔多液为最好。因为这种药剂杀菌性能好、杀菌面广,黏着力强,不易为雨水淋洗,残效长。但其缺点是容易诱发锈壁虱。因此,除第1次外,第2-3次喷药,在锈壁虱危害严重的地方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农药代替。
3)注意每次防治的药剂浓度。防治柑橘疮痂病,第1次防治可用0.5%-0.8%的波尔多液,配制时取硫酸铜、生石灰各250~400克,加水50千克;第2、3次为0.3%-0.5%的波尔多液,配制时取硫酸铜、生石灰各150~250克,加水50千克。
4)可选用的药剂:0.5%-0.8%的倍量式波尔多液,或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12.5%烯唑醇2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40%腈菌唑3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交替防治,连喷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