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靠“大补丹”混日子的公司!

 斐睿 2016-11-02

导读:上市公司三季报全部收官,有1026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出现负增长,占比达35%,1929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六成公司业绩向好。但也有些厚脸皮的公司是靠政府给“大补丹”混日子过的,这些公司您要留意了。

 

 

 

我们先来看一份报表(京东方A

   

 

  从以上报表中可以看到,京东方A2016年三季度每股收益为0.004元,相比半年报是扭亏为赢。

 

 

京东方A真实成绩单是什么样呢?

  

  我们发现,京东方A10月24日晚间披露三季报显示,公司2016年1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458.42亿元,同比增长25.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92.94%。

 

 

京东方A赚钱能力如何?

 

   

 

 

京东方A成长能力怎么样?

 

   

 

 

京东方A是怎么混日子的呢?

 

  在过去几年,京东方几次艰难扭转亏损的背后,都有政府大举补贴做靠山。

  2016年1月-9月,京东方A收到的政府补助款17.91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补助款,京东方A财报应该是亏损的。

 

 

还有哪些公司靠“大补丹”过日子?

 

  中国石油收到的政府补助款最多,今年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款为35.92亿元。

 

  东方航空今年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款为24亿元。

 

  江淮汽车今年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补助款为18亿元。

 

  太化股份虽然收到政府对公司拆迁补偿资金7647.38万元。但是,由于公司业绩亏损严重,政府补助并不足以解除公司亏损的危机。

 

  *ST韶钢在2016年以来合计获得1448万元的政府补助,而公司披露的中报中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了2.3亿元,由此可见,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并不能另公司扭亏。

 

  另外,对政府补贴最为依赖的就数ST公司了。如*ST南电A、、*ST盈方等多家ST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了政府补助补贴。不过,有部分ST公司即使在收到政府补助的情况下,也因亏损过大而无法扭亏。

 

 

为什么地方发“大补丹”?

 

  中国股市处于数量稀缺且严格审批的环境,因此公司上市也就成了当地的一种政绩工程,也就形成了地方政府不断对当地上市公司输血保壳,但政府补贴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并不能起到改善作用。

 

  上市公司不能只靠获得政府补助来维持业绩,应该寻找自身的利润增长点,这才是长久之计。

 

 

 

 

区别对待政府补贴

 

  投资者对于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起到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区别对待。除了以“保壳”为目的的政府补助外,同样也有鼓励企业研发或支持政策的政府补助。

 

  对于后者,我们还是鼓励和欢迎的。

 

  但对于前者,那些一边拿着垄断性资源还亏损,而另一边还伸手向国家要钱的上市公司,是不是感到羞愧呢?请大家远离这些股票为宜。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数据对您有帮助的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