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易经今说”选载11:泰与否,阴阳离绝到和合的一变之间 (一) “泰”字,上三人,下水,意指人们脱离水而在水上。 古代山东水患多,在高处可避水患,于是“泰”字本意为避水患而得平安。 泰字的含义为:平安,安定。如泰然处之,泰极否来,泰然自若,天地交泰、国泰民安…… “否”字,多音且多义,读作:fǒu或pǐ。 一是表示不同意,不认可。二是表示不好、坏、恶,闭塞、阻隔不通、不顺之意。 《说文》解释道:否,不也。 《易经·师卦》也说:否臧,凶。(“否”谓破败,“臧”谓有功。虽“臧”亦凶) (二) “泰”的字义,由《周易》第11卦《地天,泰》卦而来。 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小的投资,大的收获。吉祥而通达。) “否”的字义,自《周易》第12卦《天地,否》卦而来。 卦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闭塞不通畅,遇到的是不适当的人,不宜再坚持守正下去;付出大,回报少。) 《泰》卦与《否》卦两两对应。 相同处,都是消息卦,由下而上运行。两卦上下单卦均为纯阳纯阳。 不同点,泰卦代表正月,否卦代表七月。 《泰卦》天地、阴阳、上下之间能够交泰和合;《否卦》则相反,互相之间,各行其是,相互离绝。 《易经》64卦384爻,一卦一精华,一爻一故事。 一爻一卦、一字一句、字里行间的变化,都阐述宇宙事物间的矛盾与发展,自然的规律与奥妙。 《易经》里的“易”与“道”,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德”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 美国易经学会会长、普林顿大学儒学教授、郑州大学客座教授段建华先生所著的《易经今说》一书中,在论述《泰》卦时说: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大好的局面,如天地交换了位置。 “既要像天一样地‘降尊从贤’,又要像地一样地不‘妄自菲薄’”。 同时,在谈到《否》卦指出:有上山就有下山,物有必反,上下閉塞,事不順畅。单打独斗,老死不相往來,也就是,主观自以为是,不问客观现实的片面思维,这是失败的根源。 原文分享如下: 节选“泰卦“(000 111)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上下贯通,小往大來,储蓄有余,规范有序,百业兴旺,国泰民安,这就是第十一“泰卦“(000 111)的卦意。 取得这种大好的局面的根本原因,犹如天地交換了位置,就是既要像天一样地“降尊从贤“,又要像地一样地不“妄自菲薄“。 把自己的优势归功於周边的一切。 节选“否卦“(111 000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紅,有上山就有下山,物有必反,上下閉塞,事不順畅,肯定的少,否定的多,这就是第十二“否卦“(111 000)的卦意。 而卦像是天在上,地在下,各就各位,单打独斗,老死不相往來,也就是,主观自以为是,不问客观现实的片面思維,这是失败的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