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辣泡面

 昵称535749 2016-11-03
2016-11-01 13:00 | 豆瓣:坚持写字的猫

麻辣泡面

因为母亲应邀进城探亲,席间向父亲征求意见,父亲半开玩笑地说:“想去就去吧,这几天,正好我可以吃方便面,我就喜欢吃方便面,华丰伊面,香脆可口,好吃。”那神态,看起来似乎是沉醉在美食中陶陶然;那语气,听起来似乎面对着美味的食品垂涎欲滴。

然后,不自觉地,全家人的话题忽然从家长里短变成了泡面专题研讨会,手里攥着螃蟹,嘴里讲的却是泡面,从华丰讲到龙丰,再从小浣熊干脆面讲到白象康师傅乃至五谷道场辛拉面,嘴边也因为泡面而垂涎三尺。也许,仔细扒拉扒拉,关于泡面会有很多故事呢——

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方便面的发展演变几乎是与80后的成长同步的,除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孩子们对美食的需求外,方便面,确实方便!

1、华丰三鲜伊面

婴儿时,我是吃奶粉泡饼干长大的;而童年时,却是伴着华丰三鲜伊面成长的。

儿时,最期待的时刻是街头传来老爷爷清脆悠扬的“换面包,换面包了”的吆喝声;儿时,最幸福的时刻是跟着大人背了半袋子小麦边喊边追换面包的老爷爷。因为,老爷爷不仅有面包,还有方便面;也因为,大人可能不舍得花钱去买,却从不会吝啬从缸里挖几瓢小麦去换,甚至一段时间里,破铜烂铁废塑料都可以换得各种美味。由此,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方便面成了百变的美味,早晨,方便面是美味的早餐;晚上,方便面是可口的宵夜;即使不饿的时候,方便面也是不错的零食。

忘记了从何时起,世间有了这种叫作方便面的美食,貌似随之而来的是穿着塑料皮衣的火腿肠,很般配的美食搭档。犹记得第一次吃方便面是何等香脆,咬一口,酥脆的面条欢快地在嘴里跳舞,满口流香。放进水里,柔韧的面条欢畅地在水里游泳,香气四溢。也由此,每天放学回家,要么在饭前想尽办法偷偷吃一包干面,要么在晚餐时刻千方百计躲避吃饭,然后,睡觉前可以以饿为由得以品一碗泡面,汤汤水水丝毫不剩,干净到碗不洗都可以用了。

印象中,应该是从小学四五年纪开始一直到初中毕业,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如今被称作垃圾食品的泡面在我的早餐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稳如泰山。只是,那个时候的泡面,不是自己用热水冲泡,而是母亲每天摸黑早起,用水煮好的,为了营养均衡,母亲会变换花样地在煮面的同时,放入火腿肠、蔬菜和煎蛋,热气腾腾,筋道爽滑,色香味美!

等到弟弟读初中的时候,家里依旧泡面不断,早餐依旧是泡面的舞台。只是,因为母亲病倒了,碗里虽然依旧会有火腿肠,却没有了煎蛋蔬菜,柔韧爽滑的煮面变成了胖胖软软的泡面,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泡面,却也真正体现了泡面的方便性!

高中的时候,因为寄宿,也因为时间紧课业重,大部分同学的柜子里都少不了泡面,方便面依旧是同学们的宠儿,不管是早自习后的早餐时间,还是午休时间,抑或是晚餐时间,甚至晚自习后,也不管是宿舍里,还是教室里,总而言之,只要有人在,必定少不了香气四溢的泡面味。

记不清高二还是高三的冬季,校方在原来每晚三节课的基础上,加了半节课的自习时间,而彼时一向以严厉出名的班主任居然出乎意料地支持同学们在自习课上可以泡面吃,于是,其他时间的小众行为变成了有组织有规模的大众行为,20多分钟的自习课上,刷啦啦的翻书声变成了呼噜噜的吃面声,煞是壮观。同学们是伴着上课的铃声开始泡面,而下课铃声则追着同学们的收拾碗筷声而至,然后,紧张的一天在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中结束,回到宿舍,连做梦都是心满意足的舒畅!

这是华丰三鲜伊面的故事,黄澄澄的油炸方便面,香脆可口,比肩而立的还有龙丰伊面,虽然价格便宜,但味道却差了许多!

2、白象方便面

等到上大学的时候,虽然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虽然课业不再繁重如山,但是因了各种各样的机缘,方便面依旧形影不离。只是,华丰三鲜伊面与时俱进地变成了白象方便面,除了料包,多了一个油乎乎的酱包。

也许是某个周末,也许是没有课程安排的某一天,甚至是众姐妹一拍即合集体逃课,只为了相约采购方便面,她要八包,我要十包,她喜香辣味的,我要红烧味的,七拼八凑,订货量居然达到了三四箱,其中以香辣牛肉面和红烧牛肉面最为得宠。于是,一声令下,众人浩浩荡荡出发。

那个时候,学校旁边有个叫作联邦的批发市场,破破烂烂的三层小楼,一楼食品和日用品,二楼衣服鞋帽学习用品,价廉物却不美。理所当然,我们的泡面也是来自于那里。大家三五成群地将摊位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句地砍价,终于摊主架不住姑娘们叽叽喳喳地围攻而妥协降价,于是,众人一哄而上,两人一箱抬了就走,相同的是依旧浩浩荡荡,不同的是多了几分喜气洋洋。

回到宿舍,拆箱、分面、收钱、储藏,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团购的始祖。不一会,宿舍里便升腾起浓郁的泡面味儿,伴着刷啦啦的嚼干面声。

这是白象方便面的故事,清新自然的非油炸方便面,虽然不如三鲜伊面浓郁,却依旧干脆可口。就这样,大学四年,从最初的白象方便面一直到后来升级版的金白象方便面,在白象不离不弃的相依相伴中,告别大学,告别白象!

3、面哥面姐一二三

再后来,大学毕业,群居生活变成了离群索居,忽然没有了吃泡面的氛围。加之因为工作后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不再在泡面中流连忘返。于是,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曾吃过泡面。偶尔乘坐高铁出差恰逢午餐时间,大碗面永远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着整个车厢里都是浓浓的泡面味,纵使会被引诱的肚子咕咕叫,却不曾有过想吃的欲望,有时候会想,也许是以前的确吃的太多了,胃口已经有抵抗能力了。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也许我与泡面的缘分已尽,就此别过,以后该是天涯海角各自珍重了!

然而,忽一日,重新忆起了与泡面相伴的岁月。急匆匆去往超市,却发现泡面的种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泡面一二三四五,全是些陌生的面孔,发小三鲜伊面早已不见了踪影,闺蜜白象方便面也如受气的小媳妇般躲在某个角落,而康师傅、五谷道场、今麦郎甚至是国外来的各种不知名的面哥面姐,却趾高气昂地站立在货架上虎视眈眈。于是,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泡面一边大发感慨,一边无从下手,随意抓了一包狼狈逃离。

回家,因为懒,也因为馋,干吃、冲泡、水煮,变着花样做,一天三顿,顿顿不离,犹如蜜月中的新人形影不离,如此这般一口气吃了n多天的方便面,直到有一天,面到嘴边却无法下咽,自此,挥一挥手,说声再见,不带走一个面渣。

这是群面荟萃的如今,泡面的品牌层出不穷,泡面的种类不断翻新,从料包到酱包到蔬菜包,甚至还有咸菜包,遗憾的是,胃口大大满足,心里却无限惆怅。

前几日,因为家里的大厨外出,接连饿了几天之后,无奈之下,重拾泡面,清水冲泡,泡好之后从原汤里捞出,拌了料包吃下,算是勉强充饥。而面汤泡了酱包菜包,加上剩下的面渣拌了麦麸花生饼玉米面,成了大狗的美食,一人一狗,吃得津津有味,也算是一举两得,美哉善哉。

只是,再也吃不出华丰三鲜伊面的味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