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牛角清热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369蓝田书院 2016-11-03

犀角,为犀科动物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苏门答腊犀牛等的角。犀角为进口的珍贵动物药,在传统中医中应用超过2000年,物稀量少,疗效卓著,价值昂贵。1970年至1987年间,非法狩猎导致全球犀牛70000下降至11000只。

水牛角 (BubaliCornu)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bubalisLinnaeus)的角。始载于《名医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性味苦咸、寒具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水牛是中国的一种生态经济动物,不涉及濒危或受保护物种。水牛角己收入中国药典(85年版),可药用。


现代研究表明水牛角具有良好的解热、镇静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热病头痛、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出血、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等症。水牛角传统用法即单用或组方以水煎煮得提取液使用因此水溶性物质可能是水牛角的主要功效物质基础。据文献报道水牛角和犀角均含有17种氨基酸,15种微量元素。蛋白质鉴定技术研究水牛角中蛋白质类物质组成主要为角蛋白、胶原蛋白、桥粒蛋白等结构蛋白;以超滤系统与LC-MS/MS结合鉴定水牛角中肽类物质组成主要为源于角蛋白与胶原蛋白等蛋白质的C末端肽段与非C末端肽段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定了水牛角中次黄嘌呤、尿苷、鸟苷及腺苷4种核苷类物质。

最近,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通过代谢组学水平研究分析了水牛角解热作用机制。

Metabolomics of the Antipyretic Effects of Bubali Cornu (Water Buffalo Horn) in Rats,PLoS One. 2016 Jul 6;11(7):e0158478.doi: 10.1371/journal.pone.0158478. eCollection 2016.

他们将32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采用20%酵母(10毫升/公斤)溶解在0.9%无菌盐水皮下注射诱导发热,使用数字体温计插入直肠约2厘米测试直肠温度记录,并收集血浆和尿液测量相关指标。结果如下:


水牛角通过影响氧化应激的成分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和前列腺素,白三烯,胱氨酸等,发挥其解热效果的相关成分缺乏前期研究。其他的代谢过程,如胆汁酸合成,氨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神经鞘脂代谢可能对解热有辅助影响。其它代谢物,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和17-羟孕酮等也可能参与发热病理。水牛角治疗后均能显著改善它们的水平。

结论

水牛角给药后,述内源性代谢物分布与未处理发热大鼠显著不同PGs,白三烯,氨基酸,鞘脂和嘌呤等一系列指标的水平治疗前呈现显著差异。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氧化应激是水牛角解热功效主要涉及的代谢过程。本研究提供了一个代谢组学水平的酵母引起的发热治疗前后血浆和尿液变化,揭示了水牛角解热功效背后的可能的机制


仲景说: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历代医生对各类珍贵药材并不迷信,著名临床家从清代王孟英到当代的蒲辅周对人参评价都不高,认为性质燥烈,不堪配药,临床疗效还不如党参。《本经逢原》记载:羖羊角(黑羊角)与羚羊角性味稍殊,但与羚羊角功效大致相似。蒲辅周在农村曾用水牛角合童便代替犀角也有效。毛主席的保健医生问蒲老,鹿心的作用如何?他说:“鹿心虽贵,医疗也是以脏补脏。鹿心、羊心、猪心无大差异。鹿心久存腐败,吃了害人肠胃。”

通过现代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研究,能更好地阐明传统中药的作用机制,为稀有品种找到替代品并提供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